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9世乒赛总结 —— 乒乒乓乓又两年

2020-02-06 15:33 作者:皓维说  | 我要投稿

这是一百点赞的福利,五十粉丝的福利另有,敬请期待。

这是我在世乒赛结束后,上海旅游期间写的总结,还是希望大家喜欢。

—————————————————————————————————————————

10

三十年后,当你回忆起2019年的世乒赛,会想到什么?

我不是神,可以穿越时光,可以计算人心。但我可以让大家们看一看三十年前的世乒赛赛场上发生了什么。

1989年的多特蒙德,女乒的主角是来自朝鲜半岛的南玄北李和中国的乔红陈静,男乒的对抗是中国,韩国,瑞典的三国演义。

可最终的结果让人惊愕。

一代天后陈静单项上两手空空,女单半决赛输给了南玄北李中的李粉姬,女双则是输给了乔红和邓亚萍,一年之后这位奥运女单冠军远走他乡,并最终将一段私人恩怨演绎成了女乒奥运第一个十年对抗的主旋律。

南玄北李则是在这届世乒赛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只可惜分兵作战的南北朝鲜无力和当时众星云集的中国队抗衡,但谁都不会想到两年之后的千叶中国女乒将面对一只可能是再也不会出现的梦之队。

16岁的邓亚萍初出茅庐一战成名,她即将拉开对于一个时代的统治,让第一个十年变成自己的舞台。

男团决赛上中国队0:5溃败,之后包揽男单决赛的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携手推翻了连续四届拿下男团冠军的中国王朝,并在之后的六年里一统江湖,三联桂冠,直到那对名扬天下的双子星登场,依靠着丁松的神奇发挥,男乒方才重返世界之巅。

当然,三十年后在这个舞台上叱咤风云,在接下来的文中成为主角的几位大多数还没有出生。

不过这也证明了一个道理:

竞技体育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9

竞技体育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对于别的运动员这句话算是领先时的提醒,对于刘诗雯来说这句话算是真真切切的教训。

决胜擦边,记错时间,对手开挂,场上受伤,……除了球拍的胶水不合格这种二十年一见的破事儿以外,什么奇葩情况刘诗雯在世乒赛的赛场之上都经历了个遍。

当然,对刘诗雯来说真正难以忘怀的,还是那个奇迹般的莫斯科之夜。

只不过那个夜晚对于新加坡的双薇来说是一个奇迹,对刘诗雯来说是一场噩梦。

从此之后,莫斯科的一幕仿佛成了刘诗雯的心魔,从鹿特丹到巴黎,从普斋尔到苏州,这个心魔如同魔咒一般缠绕了刘诗雯九年。

当布达佩斯世乒赛的战火燃起人们才意识到,这已经是刘诗雯的第六次单打世乒赛之旅了。

如果乒乓球也有各种赔率的话,我相信刘诗雯肯定不是第一。

想拿冠军,必破心魔。

半决赛站在刘诗雯面前的是丁宁,七块女单金牌的获得者,目前最有可能终结国乒历史第一人的争论的其中一人。

很多人都认为这不过是苏州和鹿特丹的重演。

最终的结果令人惊讶,刘诗雯在落后两局的情况下连扳四局,第五局更是打出了11:0的比分。

故事没有回到苏州和鹿特丹,而是回到了十年前的横滨。

决赛,面对着比自己小四岁的陈梦,刘诗雯的表现根本不像是一个老将,凌厉的攻势,飞快的速度,一切仿佛都回到了十年前的横滨,那个青春飞扬的年代,那个鲜衣怒马的年纪。

命运是公平的,最终刘诗雯获得了女单冠军,吉盖斯特杯上终于写上了新的名字。

十年,世乒赛全满贯,28岁的刘诗雯面前只剩下了一个荣耀,那就是2020年的东京奥运女单冠军。

努力吧,刘诗雯,你的传奇之路不过刚刚开始。

 

8

马龙算不算是传奇?

这个问题很简单。

马龙是不是那个唯一的传奇?

这个问题很困难。

两年制时代世乒赛的上他离庄则栋和王励勤差一座世乒赛,冠军总数上他,巴纳和张继科并驾齐驱。

有人说如果不是签运太差,或许十年前马龙就能捧起那座男单的冠军奖杯。

但是竞技体育上哪里有那么多的如果。

上面有张继科压着,后面有樊振东追着,这就是2015年的马龙。

但是2015年的苏州我们见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马龙,我想了很久用什么词来评价2015年的马龙,我将半决赛和决赛看了好几遍,可能真的只能是日本的那个六边形的战士了。

我们似乎都习惯了马龙的强大,2016年之后的他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但在2017年的乒乓球世界杯上,当马龙输给波尔的时候;2018年保加利亚公开赛首轮输球的时候,我们才不得不愿意承认一个事实。

这个被戏称为“奶龙”,被日本人称作帝国破坏龙和六边形战士的男人已经要到了而立之年了。

是啊,一个从2006年就开始征战世乒赛的球员,一个从我们刚结识乒乓球时就已经是国家队主力的人,我们都要二十岁了,更何况那个在不莱梅初次登场的小将呢?

匈牙利,布达佩斯——世乒赛之王巴纳的故乡。

八十年前,一代天王维克托·巴纳第二十二次获得世界冠军的荣耀,树立了那座难以企及的丰碑,此后的八十年中无数名将向这个荣誉发起过冲击,只是都功败垂成。

如今马龙站在传奇的故乡,他距离那个唯一的传奇只差一步之遥。

当成为独一无二的传奇的机会摆在眼前,有谁不会去努力呢?

男双半决赛内战获胜,决赛又击败了西班牙和罗马尼亚的跨国组合,马龙拿到了第二十二块金牌。

男单决赛场上,他的对手是瑞典的法尔克——正手正胶的怪球手。

这也是三十二年来第一次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出现的世乒赛决赛。

三十二年前,正手正胶的江嘉良击败了横板双反的老瓦;

三十二年后,横板双反的马龙对上了正手正胶的法尔克。

时隔三十二年,仿佛一场宿命的对决,只是强弱已然反转。

当比赛结束的时刻,一个崭新的传奇就此诞生,二十三座世界冠军,世乒赛两年制时代的第一王者,时隔五十四年诞生的第二位单打三连冠得主。

此时此刻,手握六块男单金牌的马龙,距离成为那个唯一而且是第一的传奇只差一块奥运金牌,拿下它,他就将成为那个无可争议的NO.1。

十年一梦终成龙,试问五洲谁不臣。

7

如果国乒是势压天下的霸主,谁是那个可以让霸主认真对待的人?

我会把票投给波尔。

纵观整个世界乒坛,真正有实力让中国队提心吊胆的恐怕只有这位已经38岁的老将了。

2002年济南世界杯,波尔先后击败王励勤和普里莫拉茨,杀进决赛,终结了孔令辉的最后一次三大赛决赛之旅。

2005年列日世界杯,波尔面对着二王一马集体出战的国乒,上演了一穿三的壮举,既雅典之后,让王皓第二次在三大赛的决赛梦碎。

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波尔面对着当时被大家看好的马龙,连扳三局,逆转获胜,这一战直接把马龙的时代往后推了五年。

2017年,还是列日,依旧是世界杯的赛场,面对着君临天下的中国男乒,波尔连续两场逆转林高远和马龙,终结了中国男乒的八连冠的梦想。

鼎之轻重,可以问否。

当今年世乒赛的抽签结果出来的时候,我对笔友说:“这可能是波尔大叔这辈子最好也是最后的一次机会了。”

下半区的对手之中,唯一的强敌只有许昕,至于其他人我还真没太看好。

当许昕出局的时候,我在为许昕,为直板感到伤感的时候,却也为波尔感到高兴,毕竟这可能是这位德国老将这辈子最好也是最后的机会了。

而且本届的男双上他和弗朗西斯卡所在的半区也没有强敌,很有可能既2005年上海之后时隔十四年再回世乒赛的单项决赛。

然而世乒赛上的悲喜剧之中,喜剧留给了马龙、刘诗雯和法尔克,但是悲剧留给了许昕,樊振东和他。

故事没能回到上海,也没能留在的列日,而是回到了十年前的横滨。

波尔因病退赛,放弃这次对于他来说最好也可能是最后的机会了。

我们无法苛责这位已经38岁的老将,毕竟他已经38岁了。

他不缺荣誉,两次横扫国乒的世界杯单打冠军的荣耀,足够让他名留青史的;

他缺乏荣誉,他从来没有进过奥运会单打的四强,世乒赛和奥运会上两手空空;

他不想放弃,但是他要去东京。

从悉尼到东京,乒乓球跨越了二十年,两个时代的变奏曲将在东京奏响最高潮的一刻。

明年的东京,可能我们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6

新的时代诞生,必然伴随着老的时代落幕。

在本次世乒赛的女子单打八强战中,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拿下六席,日本占据两席,瓜分了天下。只不过,八强的赛场之上少了一位熟悉的身影。

作为海外兵团目前唯一一位名列前十的巨星,冯天薇很不幸的在十六强遭遇了陈梦。

这是一场并没有太多悬念的比赛,毕竟冯天薇今年已经三十三岁了,不是每个人都像三十九岁的老瓦那样能够赢下当届的二号种子进军奥运的半决赛,还能在前四局和当届冠军五五开。

2008年以后,冯天薇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海外兵团的大旗,2010年的莫斯科,全世界都记住了她的名字,记住那个独得两分让整个国乒成为她背景板的那个女孩。

在之后的男团决赛之中,已经输了四次三大赛决赛的王皓婉言表示,难以承受压力上场,张继科抓住了机会,一战成名。

可以说,这一场比赛改变了整个国乒的未来。

之后的六年之中,冯天薇成为了中国女乒的头号强敌,2015年的亚洲杯上,冯天薇击败了两年前在巴黎战胜过自己的朱雨玲,又拿下了刘诗雯捧起了自己的第一座洲际单打冠军。

这一次的亚洲杯近乎断送了刘诗雯的奥运单打之梦。

2015年的世乒赛上冯天薇距离世乒赛的四强之梦如此的接近,作为四号种子的她面对的是名不见经传的木子。

只不过事实再一次证明了一个道理:没有世界排名是不行的,但光有世界排名也是不行的。

2016年的世界杯上,在没有国乒参赛的情况下,冯天薇希望拿下这座单打冠军,只不过躲过了国乒的冯天薇,却碰上了那届打疯了的平野美宇,冯天薇没能压住平野美宇,让这位比自己年轻14岁的小将进入了决赛。

可叹冯天薇,此战一输,再也压不住平野美宇的势头。一年之后的杜塞尔多夫,冯天薇世乒赛生涯最后一次以前四号种子的身份征战大赛,八强战被平野美宇横扫。

冯天薇梦碎杜塞尔多夫,她没能和丁宁这位东北老乡再续前缘。

今年的世乒赛上,面对着全胜出关的陈梦,冯天薇做到了她能做到的最好。

可最终,时间成了最终的答案,冯天薇没能连续六届进军八强,至于另一位海外兵团的当打主力田志希32强就输给了朝鲜的车孝心,八强战无一海外兵团选手。

1989年,在齐宝华和陈丹蕾这两位出国的海外兵团的帮助下,中国香港队冲入女团四强拉开了海外兵团和中国女乒激斗三十年的序幕。

十二年前,21岁的冯天薇在亚洲杯的赛场上一战成名,击败了当时的一姐张怡宁,那时的海外兵团群星云集,那时,人们相信他将延续海外兵团的巨星时代。

十二年后,33岁的冯天薇在布达佩斯世乒赛举步维艰,面对着被当年的自己经验更丰富的陈梦,冯天薇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可能还可以再创佳绩,但海外兵团的巨星时代可能会即将迎来终结。

明年的东京,可能我们终究要告别一个时代,一个横跨了三十年,从我们知道乒乓球开始,就在经历的年代。

十二年,刚好酿下一缸好酒;

三十年,刚好存下一份记忆。

 

5

有的人即将告别,有的人还在奋斗。

如果非要说让我说本届世乒赛上最落寞的人是谁,我会说樊振东和丁宁。

对于小胖,我想了很久最后决定用一位B站up主评价一位与小胖相似的电竞选手的话:

年少本该万兜鍪。

22岁的年纪对于一位公认看好的国乒下一代接班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22岁的邓亚萍手握五块单打金牌,双打满贯。

22岁的刘国梁已经是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冠军获得者,距离单打大满贯和世乒赛全满贯的荣誉只差一座圣勃莱德杯。

22岁的孔令辉已经是世乒赛和世界杯的冠军获得者,中国队的当家主力。

22岁的王励勤已经是奥运会的双打冠军。

22岁的郭跃已经是世乒赛全满贯的荣誉加身。

22岁的王楠大满贯的荣誉加身,距离世乒赛的全满贯也只差了一座赫杜塞克杯。

而樊振东呢?

亚洲单打大满贯的荣誉固然值得欣喜,两座世界杯男单的荣誉也足以让他名留青史,但在真正成为传奇必须的奥运会和世乒赛单项上,22岁的小胖只有一座世乒赛的男双冠军。

这个成绩确实不算亮眼,但毕竟他的面前还有马龙。

今年的世乒赛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樊振东起飞的一年,毕竟马龙大伤初愈,林高远心态不稳,梁靖昆经验不足,许昕的直板又有先天劣势,波尔张本智和等强敌又都在下半区,混双赛场上的敌手只有昕雯联播。

可事实证明,竞技体育上最不缺的就是冷门。

人们总以为自己可以决定一切,可实际上最难决定的就是自己。

樊振东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

挺过去了就是山高海阔;

挺不过去……

我相信他会挺过去的。

只不过这个梦想实现的过程可能很长很长。

 

4

有的人已经圆梦,有的人还在追梦。

当我看完世乒赛的混双决赛,我对我笔友说了一句话:

梁夏银之所以是世界冠军,是因为她旁边的搭档是许昕;

石川佳纯能成为世界冠军,并不因为她旁边站的是吉村。

从2009到2019十年的时间,六次征战世乒赛单打,和同批出名的球员里,刘诗雯达成了世乒赛全满贯;马龙成为了世乒赛的单打三连冠和大赛单打全满贯;丁宁在大满贯的同时手握七块女子单打金牌;冯天薇五进世界杯四强,五进世乒赛八强,奥运会一次四强两次八强的同时还拿到了一座亚洲杯的冠军;郑怡静也赶了上来,追平了自己的比赛成绩。

十年前的日本横滨,面对着功成名就的张怡宁,石川充满信心,她有十年的时间去奋斗;

十年后的布达佩斯,面对着初出茅庐的杜凯琹,石川拼尽全力,她却没能继续冲入八强。

混双决赛,面对着从无败绩的昕雯联播组合,石川做到了她能做到的一切,一度看到了将比分扳平的希望,可惜的是她身边站得不是许昕,也不是大家希望的马龙。

作为全世界除了国乒以外仅有的几位横板双反的高手,石川并不缺荣誉,一座赫杜塞克杯足够让她留名青史。

但她真正想要的还是一座单打奖杯。

刘诗雯用了十年圆梦,可石川呢?

我们可以期待下一个十年,可以期待东京,可以期待巴黎,甚至可以期待洛杉矶,但我们还可以期待2032吗?

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发现那个曾经的小姑娘,那个被我们被国乒的各位主力称作纯妹的球员今年也25岁了。

时光就是这样,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之间,认清了梦想,看透了现实。

但是,我知道石川会继续追下去。

那块伦敦的团体银牌知道;

那块里约的团体铜牌也知道;

那块世界杯的单打银牌更知道;

那座被捧起的赫杜塞克杯同样知道;

 

3

我们知道老将们不会停止追梦的步伐,可同样年轻的小辈们已经开始抢班夺权。

上届决赛,朱雨玲2比4不敌丁宁;

本届决赛,陈梦2比4不敌刘诗雯。

如果说上届世乒赛中生代还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抢前辈的班,那么本届世乒赛上小辈们已经开始了抢班夺权。

当女双的半决赛结束的时候,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从2013到2019四届世乒赛,雨梦组合打了三届,第一次输给了丁宁和刘诗雯,第二次还是丁宁和刘诗雯,今年则是输给了孙颖莎和王曼昱。

如果2013年是希望,2017年是未来,那么今年我真的是沉默了。

对于朱雨玲,我希望她能调整心态,毕竟她还有机会,也希望她打球别那么保守。

对于陈梦,这位我的青岛老乡,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是她输掉的第七场洲际以上的单打决赛了,国际大赛没赢过决赛,输一次是经验,输两次是偶然,连着输了七次……

我不想说是命运,但是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毕竟,七年前我接触体育圈的时候,我就牢牢地记住了一句话:

竞技体育上从来没有理所应当。

 

2

三十年前,邓亚萍和乔红在多特蒙德捧起了波普杯,一个传奇的时代拉开序幕。

二十年前,王楠和李菊又在埃因霍温捧起了波普杯,一个全新的时代登上舞台。

在十年前,郭跃和李晓霞在日本横滨捧起了波普杯,一个唏嘘的时代就此开始。

似乎每一座波普杯都印证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在海外兵团的时代过去以后,日本和中国的女乒双雄会再次成为了主角。

用句比较戏虐的话来说:中国的实力按吨算,日本的天赋拿车皮装。

比赛波澜不惊,波澜确有,开头丢了两局,只不过最终的结果也没惊着大家。

今年捧起波普杯的是王曼昱和孙颖莎。

看着两个赛后接受采访时有些不知所措的姑娘,拥抱时的害羞的表情,捧起奖杯时的开心,总是容易让人联想起过去。

一如三十年前在多特蒙德那般傲视天下;

也如二十年前在埃因霍温那般壮志凌云;

亦或如十年前在日本横滨那般青春飞扬;

努力吧,年轻人们,别辜负了好时光。

当然,努力奋斗的同时,也别辜负了这不再重来的青葱岁月。

 

1

世乒赛就这么结束了。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最喜欢的运动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也悄无声息。

其实这届世乒赛并不算是一届很好的世乒赛。

学欧足联学了个半拉的国际乒联,各种爆冷层出不穷,甚至于男单打到半决赛除了马龙,云观众们都会问一句:这些人谁啊?

然而,这注定了是一个时代的分水岭。

中国队的一统天下,欧洲韩国的重新崛起,日本的虎视眈眈,似乎沉寂了十年的国际乒坛终于要变天了。

三十年之后,当我们或许很多人再次回忆起青春的时候,才发现会发现自己的青春都交给了那张蓝色的球台,那块不大的球拍,那个用得看不见字的乒乓球以及那些为数不多的愿意陪你打球的人。

青春就是这样,走得比国乒主力们退役后胖得都快,每次当我们看到那些经典镜头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新球迷们为了自己喜欢的球员而讨论时,我们都会想起那些一起聊球的朋友,那些一时瑜亮的对手,那些熬夜看球的夜晚,那些幽默风趣的球评……

还有那个曾经青春飞扬,肆无忌惮的自己。

—————————————————————————————————————————

十分感谢,大家的支持,五十粉丝的福利想要什么,大家可以点一下。

2019世乒赛总结 —— 乒乒乓乓又两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