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
日光炎灼,蝉鸣聒噪,我匆匆地行走在熙熙攘攘的长沙太平街上,试图寻找一处荫凉,然而四周全是高矮错落的楼房和比肩接踵的游客,我抿着干裂的嘴唇四处打量,竟寻不到一丝树荫。
突然,一抹绿意跃入我的眼中,牵引着我加快了脚步。随着我逐渐走近,被浓绿掩映着的青砖灰瓦映入眼帘,我终于走到树荫之下,抬头望着这古意盎然的灰瓦小筑,小筑冷冷清清,与人山人海的太平街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门前挂了两个褪色的红灯笼,门上书写着四个大字:“贾谊故居”。
是那位“夫民者,万事之本也,不可欺”的贾谊!是那位“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的贾谊!我竟不知不觉间,来到了那才调风流千古的贾生故邸。这般名留青史之人的故居,如今竟是这样冷冷清清吗?
我在树荫里休憩着,正感慨着故居无人问津,迎面便走来了一个脸蛋稚圆的小姑娘,她牵着妈妈的手,抬头望着贾谊故居的大门,小鹿般圆润的黑亮眼睛里充满了求知欲,我听到她问:“妈妈,这是什么地方呀?”而疲惫不堪的母亲却没有为女儿解惑的精力,她一把拉住小女孩想要去触摸门口楹联的手,说道:“爸爸还在前面等我们呢!”然后便拉着满脸好奇疑惑的小女孩匆匆离去。
我欲言又止,望着小女孩依依不舍回头张望的背影,将为小女孩解说贾谊的话语咽回肚中。我感到一丝遗憾,但迎面又走来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男女。
“诶,那边有个景点!快来快来!”他们活力四射,呼朋引伴地一起簇拥过来。
“是贾谊故居!快拍照打卡!”有人举起了自拍杆。
“贾谊是谁呀?好像有点耳熟。”有人提出了疑惑。
“管他是谁呢,先打卡再说,快拍,拍完我们好去下一个景点!”有人无声地将好奇的萌芽消解。
他们热热闹闹地拍了好久,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踏进故居去看一眼,最终又一起浩浩荡荡地离去了。
我更加遗憾了,难道真的没有人愿意去倾听这青砖灰瓦下絮絮的历史低语,去感受这千年时光里永不停息的文化脉搏了吗?正当这时,来了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他穿这一身干净整洁的蓝黑色衣裳,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带了一副银边老花镜,他艰难地用手推行着自己的轮椅,停在了故居的大门前,抬头凝望着门上“贾谊故居”四个大字,他一边轻叹着:“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一边竭力伸出了自己的手臂,试图抚摸门前的石鼓。很明显,他想进去看一看。
我站起了身,想要推动轮椅,帮助老人进入故居,可还没等我走近,老人的女儿便匆匆赶来,一边抱怨着:“爸,怎么一会儿不见您就自己跑到这大太阳底下来晒着了,赶紧走,再在这晒下去您又要不舒服啦!”一边匆匆地推动轮椅,将老人推到了隔壁带着空调的店铺里。
深深的遗憾如同密密结网的蛛丝,紧紧地将我的心包裹起来,缠绕得我有些窒息。当年的贾谊因为满腹才华无处施展抱憾而终,两千多年后的我居然在如今感受到了相同的遗憾,我好像才华空负的贾生,又好似抱着玉璧痛哭的卞和。最让人遗憾的,不是辉煌的文明突然泯灭,而是曾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被一点点忽视,一步步遗忘。我轻叹一声,转身迈入了贾公故居里。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千年前的贾谊之憾。
“可叹贾公无君问,千古风流断今人。”这是千年后的你我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