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回到二十四小时前【关于这个话题我想说说】
如果回到二十四小时前,我可能还会那样去做。
或者换一种方式。
找个话题其实和很多话是一个类型的,就比如说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出名的著作,以及人们经常说,如果我当初这么做,会怎么怎么样的。
无一不例外的透露了人们的这样一个心理。
就是人们对于过去所做所谓的后悔,以及对于以前从未得到过的东西,进行一种幻想,设想。
而人们实际上是通过这种幻想和设想,去弥补或者说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告诫自己去珍惜现在,而不是对于得不到的感到遗憾,甚至是对于以后要做的更要慎之又慎。
回到刚才的主题。
如果有人问我假如回到二十四小时前,你会怎么做?
我会这么回答他:“我要早起,然后学习,抄笔记,然后好好的吃一顿午饭,然后再好好的睡一觉,再然后啊,打会儿游戏放松放松,再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等等如是而云。
事实上我并没有这么做,整个人仍处于一种放纵的状态,依旧放任自我,依旧看小说、看直播、看视频等等,就是不看书学习等等。
人们对于过去的忏悔,或许是对今天的告诫和珍惜,但实际上是想求一个心安理得,甚至是一种满足性质上的自我欺骗。
谁也无法再度回到过去或者穿越过去,去改造自己或者说借着穿越使得自己变得年轻起来,毕竟时间还在流逝呢。
所以啊,就算回到二十四小时前,甚至是二十四年前,甚至是像电影 《你好。李焕英》中回到父母所生活的年代做点什么,都给人一种徒劳无功难以费解的感受。
我们更应该珍惜的是现在做的每一件事,而不是说,因为过去而疯狂的去写忏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