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内蒙古大学法学硕士641/841报考指南 | 我要考内大法硕
1、院校基本情况
法学院(原法律系)始建于1981年,1982年开始正式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及科研机构。经过4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基地和法学学术研究中心。学院拥有内蒙古自治区仅有的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最早获批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学专业也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评为自治区级首批品牌专业。2019年法学专业成功获批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及自治区纪委监委的大力支持下,以自治区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培养新时代纪检监察人才”为依托,内蒙古大学纪检监察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家新增本科专业,法学院于2022年开始招收纪检监察专业本科学生。
法学院有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1个,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精品课程4门,自治区级本科生系列课程教学团队1个。2012年,法学院获批成为国家“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3年,法学院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共建校外法学实践教育基地,经教育部批准为地方所属高校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5年,法学院与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共建的研究生培养基地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也成为自治区专业学位改革试点单位。2019年,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教育厅和学校合作共建的内蒙古大学党内法规研究教育中心设在法学院。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与内蒙古大学共建的内蒙古大学监察官培训学院也依托法学院成立。
法学院有教师59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教授11人,副教授25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8人,博导3人,兼职博导4人,硕导42人。法学院设有内蒙古大学党内法规教育研究中心、内蒙古地方立法研究中心、民族法研究中心、人权法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目前,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其中重点科研项目2项,其他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教师中,1人任内蒙古自治区法学会副会长,20人在国家级法学学术研究团体任常务理事或理事。多名教师受邀参与自治区地方性法规起草和自治区司法机关组织的重大疑难法律问题论证工作。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学术交流,每年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30余人(次)。近五年,学院教师出版专著22部,在《政法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研究优势逐渐显现。
法学专业除开设必修课以及专业方向选修课等理论课程外,还设有辩论课、模拟审判训练、社会实践、司法检验实验、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课程。纪检监察专业旨在培养既掌握监察法学专业基础知识,又具备纪检监察实践能力,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专门人才,为全面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课程设置涵盖“通识教育课”“专业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科研训练与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五方面的课程体系。
2、招生简章及分数线
❶专业代码:030100法学
学制:3年
学费:8000/年
❷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41法学综合一
④841法学综合二
❸ 研究方向:
不区分研究方向
❹ 备注: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党内法规方向拟招收5人。
3、2023拟录取名单
4、参考书目
专业课笔试内容
641包括法理学75分、宪法学75分;
841包括民法学75分、刑法学75分。
跨专业考生复试加试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笔试参考书目
《法理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宪法》胡锦光 韩大元主编 法律出版社
《刑法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法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5、真题展示(部分)
工ZH后台回复【真题】
获取本专业历年免费真题
6、2023复试相关内容
复试方式和科目
成绩计算
复试成绩计算公式如下:
复试成绩 (满分100分) =外国语 (满分20分) +专业课笔试成绩 (满分 50分)+专业课面试成绩(满分 30分)
入学考试总成绩计算公式如下:
入学考试总成绩(满分 100分)=初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 X50%+复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 X50%。
7、师资介绍
鄂晓梅
➤ 个人简介
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教育背景
1992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国际法学硕士学位;
200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国际法学博士学位;
2002年10月-2004年9月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比较公法和国际法研究所学习并用英文完成博士论文;
2006年11月-2008年10月,在联合国大学高等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 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与环境、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制政策、中俄蒙区域合作法律问题
吉雅
➤ 个人简介
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行政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内蒙古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特约咨询员。
➤ 教育背景
198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1985年3月至7月在教育部、司法部行政法师资培训班培训结业。
➤ 研究方向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比较法
周宝峰
➤ 个人简介
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6年7月至1988年9月,在内蒙古大学法学院任教;
1990年7月分配到内蒙古大学法学院继续任教至今。
➤ 教育背景
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诉讼法学硕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诉讼法学博士学位。
➤ 研究方向
诉讼法学与司法制度、民族法学
戴双喜
➤ 个人简介
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4年至今,在内蒙古大学法学院任教;
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在日本一桥大学法学研究科作高级访问学者。
➤ 教育背景
1994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2011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法学院,获民商法学硕士学位;
200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获民族学博士学位;
➤ 研究方向
民族法学、法律方法论、民商事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