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学小马三千问:车厘子老师到底教了些什么?

2021-09-19 00:28 作者:量子小辐Bongo  | 我要投稿

在S6E14《喧宾夺主》中,车厘子老师在给学生宣布制作赛车前,黑板上曾写了满满一黑板的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是小马镇普通小学生的日常所学。今天小辐就来尝试破解一下,看看小马们平时会学习什么样的知识。


         咱们先来看看车厘子老师的黑板:

可以看出黑板上大致写了四板块的内容,排除右上角的一大堆貌似是公式或者字符合集的板块,我们可以对有较为具象的逻辑关系和图形的板块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左上角的这一块:

画面的内容大致是一些蔬菜和水果,然后分成了三类。当然我觉得这不太可能是分类学的玩意,比如把胡萝卜和苹果分成什么蔬菜水果,浆果坚果之类的。因为如果要把食物进行分类的话,三类绝对打不住。胡萝卜属于块根,苹果属于子房假果,除此之外,基本上植物食物包含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全部器官,绝对不可能只用三类来进行分类的。

因此,我跟倾向于这是车厘子老师在讲食物链中食物里蕴含的能量去向。

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完整的食物链结构里,食物被生物摄入后的能量一共有三个去向:

1.新陈代谢消耗;

2.流入下一营养级;

3.分解者分解。

正好有三个方向,对应了车厘子老师的三个箭头。而对于该图片下面的那个等式,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部分符号与箭头上的符号有部分出入,因此我认为可能车厘子老师想表述的是分解者分解的能量,和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在时间趋近于无穷的情况下,终究是被各类新陈代谢给消耗掉了。举个例子,草原变成沙漠后寸草不生,草原上的动植物尸体最终也会用作微生物形成代谢的能量,直到这些微生物也难以摄取营养以维持新陈代谢,最终整个生态系统陷入完全死寂。

所以在这一板块,车厘子老师教授的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接着我们来看旁边这一块:

这肯定和三角函数有关。这时候肯定有小马问了,诶,三角函数我学过,可这一点也不规整呀!既不是正弦函数也不是余弦函数!

其实,和三角函数有关并不一定它就是三角函数本身。事实上,利用傅里叶变换,就可以用三角函数来拟合绝大多数函数。对正余弦函数进行恰当的线性叠加,即可获得各种函数。特别是周期波动函数,基本上都是用正余弦函数或e指数函数进行线性叠加获得的。

回到这个板书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震荡衰减的类周期性函数。这个图像小辐很熟悉,因为在《光学》课本上就出现过这个图像。

这是一个非单色光干涉光强与传播时间的关系图

我们都知道,一束单色光被分成两束后,分别经历不同的光程后交汇在一起,会因为相位不同而叠加或相消,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这是小辐做的光栅实验,衍射的本质还是干涉,本质都是光程差导致的相位差引起的叠加和相消

这是单色光的情况,上图也是利用氦氖激光器做的光栅衍射,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明暗相间的图案十分清晰,间隔也都精准地保持一致,可观测的亮点和暗点的数量都很可观

那如果是非单色光呢?

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有两组光,两组波动的周期有较小的差别,那么在第二干涉级开始,两组光的干涉级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叠加。从直观上来看,就是第二级之后的明暗条纹逐渐模糊,逐渐均一化,最终完全趋于平静,不再有明显的光强波动

这正好和车厘子老师的板书一致。当然,这类震荡衰减函数在光学里夫琅禾费衍射光强图中也有提现。但不管怎么样,都摆不脱波动学。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一块是车厘子老师在教授波动光学


然后是下一排的第一块,也是最复杂的一块:

涉及了6类物质的相互转换......这似乎是个有点难办的问题。不过在自然界中,6类物质相互转换的例子并不常见,大多数物质并没有如此多的形态可以相互转换。因此,小辐猜测可能是和地质学相关。因为地质学中,有于压力、温度和地壳运动的缘故,经常有各种类型的岩石相互转换的情况。

在查询相关资料之后,小辐真的找到了6类地质结构相互转换的图样!(似乎是高中地理的内容?小辐没学过地理来着)

将该图进行一些简单的变换,我们可以得到一张与车厘子老师板书极为相似的图样:

是不是完全一致!

其中有几个转换是在车厘子老师板书上存在,但在地球上并不存在的,我怀疑是因为小马利亚有各种魔法水晶,所以会额外增加一些新的转换途径。

因此,车厘子老师应该会教授学生地质学


最后,还剩一个板块。

这个,应该是车厘子老师黑板上最为硬核的知识点了......

这是广义相对论里的光锥概念。

在光锥中,三维空间以二维膜平面的形式表现。垂直于空间平面的轴是时间轴,光锥就在这个四维空间里表现。

这个空间的中心点是观察者。由相对论我们知道,任何物质或信息都不能以超越光速的速度进行传播。因此当一件事在空间中某一点发生之后,只有发生点的光传达到观测者所在处之后,该事件才可能对观察者产生影响。这个传播范围在时空四维坐标系中则表现为一个锥形区域,代表处于这个锥形区域内发生的事情才能对当时的观测者产生影响。这个锥我们称之为“过去锥”,表现在空间平面的下方,可以看见空间上离观察者越远的事件,就需要越多的时间传播以对观察者造成影响。

举个例子,假如太阳立刻消失,那么地球依然会按照既定轨道运转,直到八分钟后才会沿原来轨道的切线方向进入流浪地球状态。这是因为地球到太阳有8光分的距离,光速传播的引力波要经过8分钟传播才能抵达地球,在这8分钟里,地球是无法被“太阳已经消失”的事实影响的。

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者所做的一举一动要想对外界造成影响,也同样需要传播时间。这就是三维平面上方时间轴的“未来锥”。

以上内容会在广义相对论里进行较为详细的讨论。因此,我们可以确定,车厘子老师会在课堂上教授广义相对论


综上,我们总结下车厘子老师的板书和她教授的内容:

看来,陆马能够和天马以及独角兽同台竞技是有原因的,在一个陆马小镇里,小学就要教授如此之多深奥的知识,也许陆马的确是三族中的自然科学支持担当?

感谢大家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作者:量子小辐

特别鸣谢:

Richard Kirin,感谢他的视频化三千问系列,做的很不错,希望大家去看看。

清明上坟图,这个不用多说吧,一直一直支持着我。


欢迎大家找小辐进行正剧/同人作品甚至自己的作品的相关设定进行讨论!=w=

科学小马三千问:车厘子老师到底教了些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