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鸿路的考据向(很漫长)

2022-07-16 22:14 作者:鬼渊路在彼岸  | 我要投稿

本周没有视频,因为这周有官中而且已经有人传了,所以只有专栏和动态的备注补充。
1,韩语的红楼梦是这个:홍루몽.(红楼梦,紅樓夢)

韩语wiki中用的英文是这个: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鸿路的名字是这个:홍루.(鸿路)(不确定是根据标题来,还是根据读音来的)(韩语的读音类似:hong(这里的读音有点类似“轰”但是没有轰的读音那么干脆) lu mong)
(我们一般是梦,他们那边似乎会读ong的读音)

2,一只眼睛的颜色是翡翠的颜色,87版红楼梦 翡翠手镯会经常出现,在电视剧中根据宝子哥家的情况,这些玉器珠宝也会随着贾家的衰落而逐步减少。(有兴趣真的很推荐去看看那一版的红楼梦,推荐原著,加电视剧一起看,因为原著有注释,会更容易理解这个故事)

玉是冰清玉洁的象征,贾宝玉不为封建礼教所困,有着叛逆的心理,正是玉的象征意义所在。当然也意味着鸿路的身份尊贵,但是,可惜,最后也没反抗成功...

3,英文字幕一开始有弹出这个:T/N:《鸿璐》, lit.“Great Jade"
Lit.:
(=literal) 真实的,精确的,逐字的,文字的,(=literally) 逐字地,真实地,完全地
Great  adj.大的;巨大的;数量大的;众多的
Jade玉; 翡翠; 碧玉; 玉制品; 玉器; 翡翠色; 绿玉色;
【程甲本】女娲弃在青埂峰的剩一石原是一块巨石,锻炼通灵后曾自变人形各处游玩,被警幻仙子封为赤霞宫神瑛侍者,又在西方灵河岸与绛珠草结下木石前盟,然后仍回青埂峰,变成一僧一道所见的那块扇坠般大小的石头。
(注意)
有个说法就是 开篇就交待贾宝玉不是玉只是块顽石, 这块顽石所以被称为玉是因为他出生在贾府这样的显赫之家。

公子哥在曹雪芹笔下的形象
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是个清纯的公子哥。他不同于当时社会上的那些斗鸡走狗的八旗弟子,更不同于胸无点墨,没有受过家教,愚顽可笑,不好诗书,打架斗殴,寻衅闹事,眠花宿柳的薛蟠,薛呆子。他生在贾府,长在贾府,根本没有见过世面,整天被贾母捧着,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王夫人的怀抱。
他见的世面不如黛玉、宝衩、湘云,甚至不如丫环袭人等人。他被养在贾府虽然读了书却不用功,让他参加科举考试肯定名落孙山,得不到功名,离开了贾府宝玉根本就没有自食其力的生存能力。就是这个不轻易与外人交往,不滥交朋友契弟的公子哥,和丫环袭人尝了云雨之欢,和他母亲王夫人的丫环彩云偷偷的睡了觉。他洗澡时常常让自己的丫环陪着。
尽管曹雪芹一直在夸宝玉,可是宝玉的所作所为确实难以让人夸讲。用老百姓的话说,宝玉是个不成器,天天在风花雪月下吟诗来卖弄风雅的公子哥。这个公子哥是个娘炮,还是在外面横冲直撞,耍无赖敢惹事的顽劣公子。在姑娘眼里就成了抢手货,好男人,起码结了婚之后他斯文,不敢打媳妇。这个不立事,不成器,没有一点竟争意识的宝玉,性格懦弱,没有自我,当然会在社会竟争中被淘汰出局。
清朝末年的大臣们面对列强大多如此。宝玉的懦弱造成了他命运的悲哀。他爱黛玉却不敢完全表达出来,不敢在贾母面前抗争,听任贾母的摆布,没有一点个性。清朝末年的大多数大臣都像宝玉一样听任列强的宰割。

以灵眼观之,无物不灵。贾宝玉的眼睛,给了万物以生命。眼睛外面的那个饰品是翡翠手镯,眼睛是翡翠色,应该是在说鸿路身份高贵。

옥에도 티가 있고 좋은 일에는 탈도 많다.(原)

美中不足 好事多魔(原)

옥에도 티가 있고, 좋은 일에도 탈은 있는 법이죠."(现)

「Jade has its flaws,and life its vicissitudes.」

玉有小瑕,好事多魔。

红尘乐事,美中不足,好事多魔,瞬息间则又乐极生悲,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vicissitudes有l.世事变化;变迁

此处是典型的一声两歌之语,文中隐意为:美好中华先天不足,有多方恶魔与明为敌,转瞬之间竟然社稷崩塌,沧桑巨变。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是说转眼间由荣华富贵沦落到贫困潦倒,受到世人的讥谤。世态炎凉。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这几句大意是:别看你现在金银满箱,财富无数,转眼间就可能成为一无所有的乞丐,受到世人的讥谤。

出自:曹雪芹的《好了歌注》

语音继续:

And getting scolded by yeye for being,a nuisance to the people who dress you.

因为平白无故刁难穿衣侍者,被爷爷训斥一番什么的。

关于爷爷这个英文翻译:yeye(爷爷)


亲属称谓社会化

(救命!这比前几个人物的注释还要多得多!!!)

在封建社会宗法制度下,社会等级森严,家庭内部也难例外,家庭(尤其是贵族家庭)中的称谓的使用正是等级制度的具体反映。称谓使用的原则就是“得体”,所谓“得体”,笔者以为就是指称呼者应该严格遵守“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的原则。

贾宝玉同探春谈话,双方均称其父亲贾政为“老爷”,而非“父亲”,而且贾母与王夫人也常用同样的称谓来称呼他。这样的称呼是由贾政在荣府的地位来决定的,贾政及王夫人等则称呼贾母为“老太太”,而非“母亲”。元春省亲回家,就连贾政、贾母都得行跪拜礼,称呼贵妃娘娘,森严的等级制度可见一斑。孙子辈称呼贾母时也称她“老祖宗”,不用“奶奶”,或者“外奶奶”等。王夫人通常被子女称谓“太太”。由此可见,“老爷”、“老太太”、“太太”等称谓主要反映了被称呼对象的地位,血缘关系则处于从属地位,在这里亲属称谓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称谓。

(爷爷,奶奶)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时,先后称周瑞家的和王熙凤为“你老”,极尽奉承讨好之能事,这是因为刘姥姥老于世故,并且有求于人的缘故。

两府中的仆人不论年级大小,对主人一律称“爷爷”或“奶奶”。

贾政家的清客们尊称贾政为“政老”、“老世翁”,称贾宝玉为“世兄”

(爷爷,奶奶特殊用法)

贾府中人物众多,表示人物亲属称谓的“爷爷”、“太太”、“奶奶”已不再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而是身份与地位的体现,且在《红楼梦》中使用频率最高,正如李纨说的:“什么‘奶奶’、‘爷爷’的一大堆,弄也弄不清楚了”。

.贾赦――大老爷,贾政――二老爷。他们往上排,只有老太太――贾母,没有“老太爷”了。往下排,分作两房:贾赦之子贾琏,贾政之子贾珠、贾宝玉、贾环。这都是应该称“爷”的。

老爷”的妻子称“太太”,《红楼梦》中,女眷中辈分最高的是太夫人“老太太”,其次是“反文”辈的太太。

邢夫人是“大太太”;贾政是“二老爷”,王夫人是“二太太”。

亲戚间的亲属称谓语因本家“老爷”,又联系到亲戚家:舅家(亦可称外家)、姑家、姨家。这样便有了舅老爷、舅爷,姑老爷、姑爷,姨老爷等等称谓。但“姨”没有称“姨爷”的。官吏佣人称官吏岳父为“外老太爷”,称官吏岳母为“外老太太”。如林如海家中奴仆应称贾母为“外老太太”。随着男人称谓,女眷便有舅太太、舅奶奶,姑太太、姑奶奶,姨太太、姨奶奶种种称谓。

虚幻境

E.G.O - 허환경-虛幻境

也许和太虚幻境有关:

真如福地”是太虚幻境的变形,那时尘世中已有几位清净女儿回到仙界,她们现身代警幻仙子说法,个个冷淡宝玉,意在警示宝玉悬崖撒手,故曰“亲近不相逢”“引觉情痴”。“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意指看破贾府的盛衰、大观园的女儿美及女儿悲剧,领悟到真如福地的极乐仙境胜过尘世烦恼。

《红楼梦》推尊太虚幻境为最高天庭,拔高爱神、美神的地位,寓有赞美青春儿女真情的深意。


红楼梦书名的来源。

这句话阐述的意思就是作者所有的经历不过都是红楼中做了一个梦,所有的故事不过是梦境而已。

该书原本定名为《石头记》。列出了四种书名——除《石头记》外,空空道人(跛足道人)改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者改题的《风月宝鉴》;再后来,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题名为《金陵十二钗》。

而《红楼梦》这个名称,则直到第五回才出现。它是一首曲名——太虚幻境的仙女们演唱的十二支歌曲的总名,不是书名。

在第五回在这支曲子的旁边有脂批曰:“点题,盖作者自云所历不过红楼一梦耳”。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中很重要的插曲。

“凡例”第一条亦有言:“红楼梦,是总其全书之名也。”

梦觉主人在“甲辰本”的序言里面则写道:“辞传闺秀而涉于幻者,故是书以‘梦’名也。夫梦曰‘红楼’,乃巨家大室儿女之情,事有真、不真耳。红楼富女,诗证香山;悟幻庄周,梦归蝴蝶。做是书者借以命名,为之《红楼梦》焉。”

另外说明一点,“红楼”一词,并非从清朝才开始有的,而是早在唐朝,就已经出现在古诗词中。著名红学界周汝昌先生认为,《红楼梦》中的“红楼”,不过是白居易“红楼富家女”的用法,泛指富贵之家的闺楼。


红尘乐事,美中不足,好事多魔,瞬息间则又乐极生悲,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这终究只是一场梦


鸿路的考据向(很漫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