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中国的叛逆偶像。
美国的马龙白兰度和詹姆斯迪恩:同时马龙白兰度也是演艺圈的另类,他总是与好莱坞格格不入。他经常穿着牛仔裤参加豪华高尚的聚会。玩世不恭,行为乖张,虽未必是“叛逆”角色的先驱,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最能发扬光大的人物。他为自己,也为观众建立一种风格――以独树一帜的“反英雄”格调突破传统、超越常规。很少人能像他那样,既是魅力十足的男性性感象征,又有令人称道的出色演技。










50年代的美国,新一代青年在物质富裕与精神空虚间迷失,怀疑父辈的传统观念与道德信条,他们正酝酿着长大成人的裂变,等待叛乱的爆发。他们需要一位新的文化偶像来充当代言人——加里·格兰特太优雅,亨弗莱·鲍嘉太沧桑,贾利·库柏、约翰·韦恩这些一身正气的好莱坞古典英雄只适合他们的中产父母膜拜。
詹姆斯·迪恩顶着一头蓬松的乱发,叼着香烟,穿着牛仔裤、夹克、T恤衫,拖着犹疑而茫然的步子走进了好莱坞,以一股近乎粗野的原始力量击中了彷徨的青年敏感的神经:他徘徊在成人社会的边缘,迷惘地找寻伊甸园的入口,眼底的幽怨折射出涉世的创痛;他以冰冷漠然的目光挑衅刻板世俗,用无因的反抗证明叛逆是青春的原色。或许是第一次,青少年找到了能够与之认同的偶像,逐渐麻木的生命力被唤醒,他们寻回了一种丢失已久的对自身的信仰与解放。
这种桀骜不驯竟成为深入骨髓的风华,于是电影角色便只是他对自我的诠释,如镜像般将他投射到银幕上。詹姆斯·迪恩在台前幕后保持了惊人的一致,真实的迪恩和那些虚构的角色之间已然没有界限。生活中的他,同样拒绝循规蹈矩与妥协退让,他的狂妄放肆经常令合作者格外头疼。他几乎从来不会按时到达摄影棚,让所有人等得火冒三丈;他喜欢即兴发挥,往往使配戏的搭档手足无措;他极其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毫不退缩地公然反驳导演。有点孩子气的单纯无知,有点年轻气盛的骄傲自负。坚毅的额头,微蹙的双眉,眼神深邃,沉积着饱受折磨的抑郁,嘴角挂着一丝嘲弄的微笑,忧伤的脆弱与野兽般的强悍如此和谐地并存在他身上。










日本的尾崎丰:1984年6月,18岁的尾崎丰在东京日比谷公园举行的反核音乐会上演出时从6米高的舞台照明灯钢架上纵身跳下,摔断了双腿仍继续演唱。所有人对他脸上忍住剧痛的表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所有关于尾崎丰的“神话”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段故事。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尾崎丰响应了“十代”因精神空虚而产生的叛逆情绪,成为他们的反叛偶像和代言人,由此一跃成为日本歌坛不容忽视的存在。但由于拒绝长大,他艰难地走在自己充满矛盾的人生之路上,直至去世,令人感叹。尾崎丰以向学校、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表达不满以厌烦心情,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被誉为“十代教主”,“一个时代的歌唱者”。







中国的李小龙和谢霆锋。:一个大明星的出现,背后必定是一个时代的兴起。像马龙?白兰度、詹姆斯?迪恩,自身固然很有魅力,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父辈价值观的否定,获得了更大的社会共鸣。要成为世界级的明星,一定要有很多人模仿他,仅仅觉得你好看、可爱,都成不了世界级的。李小龙的武术观念、对身体的认知,都含着无言之教,他拼搏、爽朗,幽默达观,颠覆了传统的中国人形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西方社会对中国人仍存很深的成见,提到中国人就是窝里斗、体能弱、没有科技贡献。在民族性上,西方强调竞争、主动出击,中国人的谦虚退让在他们眼中简直就是笑话。
“李小龙打破了这种观念。他在电影里打西方人,有非常特殊的种族意义。因此,他在日韩、黑人中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李小龙的时代是全球叛逆的时代。






不羁酷由心造的新新人类,另类鲜明的叛逆个性,再加上将想法化成行为的信念,这一切的组合,令那些平日不得不在之内循规蹈矩的人,羡慕、佩服,直至追捧,谢霆锋身上集中体现了一代人的审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