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 - 热门知识点】热融地貌
一、定义:指在多年冻土和冰川区,由于气温和地温升高,部分冰块融化,产生类似石灰岩区的岩溶现象。如冰洞、冰塔、热融坍陷、热融洼地等。是由地下冰 融化而造成的地面下沉和滑塌,又称热融。热喀斯特现象广泛分布在冰缘地区。


二、分类:热喀斯特可分为两种,即热融沉陷和热融滑塌。

1、热熔沉陷:主要产生在平坦地面,冻土层内地下冰融化使地面发生沉陷,出现沉陷漏斗、浅洼地,如果洼地集水成湖,称热喀斯特湖,也称热融湖;广泛分布于多年冻土发育的平原或高原地区。

2、热融滑塌: 主要发育在斜坡地面,由于坡地冻土层地下冰融化后饱含水分,使土体沿融冻面滑动,称热融滑塌。形态有新月形、长条形、围椅状、枝叉形等。其活动具明显的周期性,如中国大兴安岭北部、祁连山东部的热融滑塌,始于每年春季,夏季达高峰,秋季逐渐停止。

三、分布: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中低纬度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多年冻土具有厚度薄、地温高等显著特点。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内,冷生过程在融化因素起主导作用下形成的热喀斯特地貌随处可见。
※补充:对青藏高原北麓河盆地天然形成的湖塘(该湖塘为非贯穿型热喀斯特湖)下部及其周围地温的监测分析,发现湖塘下部多年冻土上限变化较大,湖岸过渡带及天然场地多年冻土上限基本保持不变。随着远离湖塘中心,湖塘下部及其周围多年冻土含冰量依次升高,地温年变化深度依次降低,年平均地温依次降低。观测期内,湖塘下部浅层多年冻土地温在逐渐升高,深部土体地温基本保持不变;湖岸过渡带及天然场地下部多年冻土地温基本保持不变。天然场地多年冻土地温明显低于湖塘下部土体地温。

讲到这里大家肯定在想热喀斯特和喀斯特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了吧!
四、喀斯特:
1、名字来源:“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意思是岩石裸露的地方。
2、定义:“喀斯特”一词即为岩溶地貌的代称。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3、形成条件:
(1)具有流动的水(最好是湿热气候可以加速反应)
(2)岩石具有可溶性(大多数是碳酸类盐和硫酸类盐,例如: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
(3)水的溶蚀作用
典型地区: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从热带到寒带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齐全。中国几乎所有的省区都有喀斯特的分布,但多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

五、热喀斯特和喀斯特的联系与区别:
热喀斯特地貌是由于地下冰融化而产生的;
喀斯特地貌是在可溶性岩石地区是由于流水溶蚀产生的。
所以虽然与喀斯特有三字相同,但两者之间毫不相干。因为热喀斯特是地下冰受热融作用形成的地形。它们没有太多的联系,只是最终形成的地表形态上有些类似罢了。

六、关于热喀斯特有关知识点的地理题:
单选题

1. 下列区域能够经常见到热喀斯特地貌的是
A.云贵高原 B.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
C.巴西高原 D.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
2. 热融沉陷区域形成的热融湖
A.会继续陷落成溶洞 B.是岩层弯曲形成的
C.面积广、水量大 D.会使冻土层逐渐变薄或被切穿
3.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发生热喀斯特的形式和时间一般是
A.热融沉陷一夏季 B.热融沉陷一秋末冬初
C.热融滑塌一夏季 D.热融滑塌一秋末冬初

答案解析:
1.B
材料中已明确了热喀斯特地貌为冻土中的冰融化后形成的地貌,因此要选择有冻土且冻土中的冰能够发生融化的区域。云贵高原、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巴西高原基本上没有冻土。
2.D
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湿度相对于冻土较高,具有导热性,加速了湖底和湖岸多年冻土的退化速度,使冻土变薄或被切穿;溶洞是地表水流入地下的进口,形态与漏斗相似,是地表岩溶地貌与地下岩溶地貌的过渡类型,热喀斯特地貌并非喀斯特地貌;热喀斯特地貌也并非是岩层的水平运动形成的;面积大小与水量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3.C
由图可知,热融沉陷湖泊发生在地势平坦地区,而热融滑塌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地势起伏大,夏季温度高,冻土中的冰易融化,故会出现热融滑塌。

综合题
[选修 6:环境保护](10 分)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冻土区气温升高造成冻土融化。由于这种融化作用形成的地貌,与石灰岩地区岩溶作用形成的地貌很相似,故称为“热喀斯特”作用 ;由其形成的低洼地积水成湖,称为“热喀斯特”湖。研究人员在北极地区11个“热喀斯特”湖 72个地点捕获了湖底冻土层释放的甲烷气泡(如下图所示)。

分析“热喀斯特”作用对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
1. “热喀斯特”作用使冻土融化,形成湖泊(2分) 湖泊的形成加快冻土融化过程(2分)
冻土融化过程释出甲烷温室气体(2分) 促进全球进一步变暖, 形成恶性循环(2分)
冻土融化将原来封冻的古老微生物、病毒等释放出来,影响生态环境(2分)
答案详解:
1.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北极地区冻土融化,冻土中所含水分在低洼处积水成湖,湖水温度高于冻土温度,进一步加剧深层冻土融化进程,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进- -步变暖,形成恶性循环。冻土融化还会将冻土中封冻的古老微生物、病毒等生物释放出来,改变地表环境,影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