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常识午餐】
1. (单选)下列关于流行病的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疟疾是一种感染人口众多,能在短时间内广泛蔓延的传染病
B.艾滋病是由感染HIV病毒引起,这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C.埃博拉的致死率并不高,该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D.登革热主要通过蚊虫传播,是东南亚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物医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流行病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埃博拉的致死率很高。主要通过接触被感染体的体液进行传播,埃博拉的致死率很高,死亡率可达90%。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疟疾主要通过受感染的蚊虫叮咬进行传播,能在短时间内广泛蔓延并感染众多人口。
B项:艾滋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该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系统,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将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
D项: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东南亚地区天气炎热、雨水较多,蚊虫活跃,致病率与死亡率高。
2. (单选)某县新建公路路口设置了超速违章摄像头,赵某不知情,多次超速驾车在该路段被拍照,且未收到违章通知。赵某被处罚后不服,将县公安局告上法庭。恰逢县公安局聘请了某专职律师作为法律顾问。下列做法符合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是:
A.该律师可全权代理县公安局出庭应诉,县公安局不必再派员出庭
B.为查明案件事实的需要,该律师可自行向赵某调取相关证据
C.该律师查阅、复制该案庭审材料必须经人民法院许可
D.若赵某和县公安局同意,则人民法院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该案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诉讼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诉讼法。
第二步,《行政诉讼法》第8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一)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二)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的;(三)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除前款规定以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本题属于第一审案件,若赵某和县公安局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行政诉讼法》第3条第3款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本题中的被诉行政机关县公安局在应诉时应当派员出庭。
B项:《行政诉讼法》第35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本题中该律师不得自行向赵某调取证据。
C项:《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代理诉讼的律师,有权按照规定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有权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与本案有关的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保密。当事人和其他诉讼代理人有权按照规定查阅、复制本案庭审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本题中该律师查阅、复制该案庭审材料,无需经过人民法院许可。
3. (单选)下列关于避雷针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南北朝时就已出现与避雷针工作原理相似的“避雷室”
B.避雷针和它要保护的建筑是由绝缘物质隔开的
C.接闪器可用铝合金、镀锌钢、不锈钢等各种材料制成
D.我国现在已经放弃了“避雷针”这一叫法,而代之以“接闪杆”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避雷针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避雷针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将引来的雷电流泄入大地,使建筑物免遭雷击。如果用绝缘物质将避雷针与建筑物隔开,会使导入的雷电无法释放,进而引发危险。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南朝盛弘之《荆州记》中记载:“重母畏雷,为母玄石室,叫避之。”说明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为防止雷击而在建筑物上安装的“避雷室”。
C项: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和避雷带都是接闪器,用铝合金、镀锌钢和不锈钢等合金材料制作的接闪器耐腐蚀性强,并有足够的热稳定性,能够承受雷电流的热破坏作用。
D项:“接闪杆”更能体现“引雷上身并将雷电流泄入地下”的工作原理,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已经放弃使用“避雷针”这一称呼,改为“接闪杆”这种更加贴切的叫法。
4. (单选)关于成语与其所对应的地理知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风雨交加——冷锋过境时的天气变化
B.春雨如油——春雨为返青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水源
C.蜀犬吠日——四川盆地地势低洼,气温较高
D.吴牛喘月——江淮带夏季出现伏旱天气,炎热干燥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地理国情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蜀犬吠日”指四川的狗不常见到太阳,看到太阳后觉得奇怪,就会不停地吠叫。这主要是因为四川盆地四面环山,空气潮湿,多云雨天气,全年日照时间较短,与气温高低无关。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风雨交加”描绘了冷空气袭来的天气现象。冷空气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冷锋过境时,会伴有偏北风加大、气压升高和温度降低等现象,并会造成雨雪天气。
B项:“春雨如油”是因为春季越冬作物如冬小麦开始返青并达到乳熟期,需水量大,若能有雨水降临,自然就显得特别宝贵。
D项:“吴牛喘月”中的“吴”指江淮一带,意为吴地天气炎暑而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
5. (单选)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存在主义是十九世纪流行于西方的哲学思潮
B.玛雅文化以南美洲的秘鲁为中心
C.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D.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历史-世界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史。
第二步,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产生于英国,发展到法、德等国。法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为深远,是启蒙运动的中心。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因此,存在主义不可能流行于十九世纪。
B项:玛雅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是美洲非常重要的古典文化。玛雅文明孕育、兴起、发展于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恰帕斯和塔帕斯科和中美洲的一部分,包括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并不包括秘鲁。
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而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6. (单选)关于生物进化的先后顺序,下列选项排列错误的是:
A.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B.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C.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
D.爬行动物-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物医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整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D项中两栖类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而爬行动物由两栖类动物进化而来,是真正适应陆栖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并由此进化出恒温的鸟类和哺乳类。正确顺序应为两栖类-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和C项: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多细胞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B项:植物进化的历程:单细胞藻类-多细胞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