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蚕桑文化织就致富大道,桑梓情怀助力乡村振兴

2023-07-17 15:12 作者:发行美好社会实践队  | 我要投稿

桑为中国独有的,是优良的乡土树种之一。桑关乎国计民生,是中国最早的栽培的经济树种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桑蚕业在黄河中游一带已相当发达,此后更是从北到南持续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吴川市长岐镇新联亿圣蚕桑种养专业合作社逐步规范蚕桑产业的管理,以基地作为示范,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销售渠道,因地制宜,发展种桑养蚕、蚕丝加工、剑麻加工产业,基本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相邻农户百余户,有效助力蚕农增收,推动蚕桑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蚕桑产业的乡村振兴之路。长岐镇有桑园120亩,每到丰收之时,蚕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养蚕让当地百姓走上了致富路。

 

图为养蚕阿姨和阿叔丰收后欢喜的笑容。 敖雅雯 供图

在该村的带动下,长岐镇多个村庄也加入蚕桑产业链条,使得吴川市长岐镇新联亿圣蚕桑种养专业合作社成为了吴川乃至湛江的主要蚕桑基地。目前该镇正组织实施“蚕桑产业提升行动”,在稳定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进“桑产业”发展,从桑果汁到桑叶茶,从丝绸产品到蚕沙有机肥,从桑园鸡到休闲游等。相信在未来,长岐镇桑蚕产业的路子会越走越宽广。

 

图为“发行美好”社会实践队队员前往蚕宝宝车间。 敖雅雯 供图

在乡间绘出绚丽画卷,离不开对故乡的乡愁。吴川市长岐镇新联亿圣蚕桑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麦艳贞,扎根于吴川市长岐镇新联村,带领村民种桑养蚕、加工蚕丝、加工剑麻,传承并发扬蚕桑文化。发展蚕桑种养加工产业,落实政策要求,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充分利用合作社的大平台,发挥自己的优势长处,在信息、技术、资金、管理、收购、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全部融入到乡村振兴中去。

 

图为吴川市长岐镇新联亿圣蚕桑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麦艳贞在清理蚕宝宝。 黄凯文 供图


 

图为桑树结果,桑葚。 敖雅雯 供图

蚕桑既是一份产业也是一项传统技艺,我们应该要保存并发展下去。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乡村振兴工作依然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千秋大业,人才为先。”人才是兴邦之本,文化传承靠人才,乡村振兴同样要靠人才。唯有保持着精益求精的匠心,久久为功的耐心,认认真真做好蚕桑产业,蓄积坚韧之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善作善成,实干笃行,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为乡村振兴、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撰文/敖雅雯 初审/吴婉婷 复审/张纪园 终审/李华辉


蚕桑文化织就致富大道,桑梓情怀助力乡村振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