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国智慧化管理古树名木项目汇编(一)

2023-08-24 14:07 作者:荣文科技  | 我要投稿

古树名木是承载文明记忆的“活化石”,是一个城市的绿色名片,更是赋予了城市沧桑厚重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人们的悠悠乡愁。近年来,一些城市创新举措,通过推进古树名木信息化监测、精准化保护,带动更多市民关注支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让古树名木“活”起来。

 

广州省黄埔区实施古树名木智管系统与“树长制”结合

       据统计,黄埔区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数量为5208株,约占广州市古树名木总数的53%,约有3096株散生在自然村落的房前屋后。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更新,古树名木作为城市历史文化名片,存在被人为破坏的风险。黄埔区为做好古树资源保护工作,进一步对古树资源保护和对古树状态情况全面掌握,应用AI、IoT等技术,建立一树一档“一张图”的名木古树保护智管系统,实现古树状态实时监控、异常情况自动报警、违法自动抓拍取证、处置任务自动推送等,实现全方位、全天候、业务闭环的安全监控与智慧化管理。

 

《广州市黄埔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明确“开展古树名木的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三维GIS信息技术,建立一树一档“一张图”,全区古树全部纳入古树名木电子地图系统。

        在黄埔区长岭街道岭头社区,几棵贴着二维码标识的大树根枝粗壮,郁郁葱葱。“这几棵树是看着我们长大的,守护着我们几代人,我们也要好好守护它。”在长岭生活了近50年的胡艳玲动情地说。当前,长岭街道正在实施“古树故事”保护项目,依托辖内东江纵队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挖掘古树名木相关的历史故事,拍摄村民口述视频,人们可以扫描树上二维码,读懂古树背后的历史。此外,摄像头及振动位移传感器等高科技装备也被应用到古树名木的保护中,对古树的生长环境、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湖南省启动全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

为摸清家底,早在多年前,湖南省启动全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不断完善古树名木基础信息,核对校准古树名木坐标位置和树木编号,做到“一树一档”,及时将纠偏完善后的古树名木信息数据纳入林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

依托互联网,湖南开发运行了基于卫片影像的湖南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及APP,具备外业调查、综合查询、古树位置及导航、建档维护、统计分析、视频监控、树种鉴定、专家会诊、巡查记录、科普宣传、二维码生成及扫描等功能。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湖南省相关研究中心重构了古树名木三维结构,构建了古树名木机械稳定性评价模型;在选区的古树名木上广泛布设温湿度传感器、树干径流传感器、土壤分析套件、树木生长量等检测器件,通过云计算平台与人工智能算法,实时监测并深度挖掘预测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

 

北京市研发了全市古树名木保护智慧管理平台

为提升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信息化水平,北京市研发了全市古树名木保护智慧管理平台,包括古树名木档案资料管理,以及日常巡护、养护、复壮、巡查问题反馈等管理模块。通过该平台,可实现对全市古树名木资源的动态管理。天津市将古树名木资源信息纳入全市智慧林长平台管理,定期核实更新古树名木相关信息台账,实现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国信息平台充分衔接、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古树名木信息化、可视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山东省济南市为古树安装生长监测仪

“我们已经养护复壮12株古树。”山东省济南市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针对普查“健康体检”中发现的树势欠佳、空间不足以及生长濒危等情况,根据树种的不同“脾气”,由专业技术队伍采取个性化养护措施,对症下药,让古树名木“颐养天年”。同时,采用了雷达无损探伤技术,给古树做“CT”,科学诊断衰弱原因;为唐槐等古树安装生长监测仪,借助物联网技术,实时检测古树修复后的生长状态。

在摸清古树名木“家底”后,济南市为每株古树建档立案,并且每年更新数据,目前数据库的信息已达2万多条。“古树信息进驻古树名木智慧云平台后,工作人员在手机APP上随时可以一键查询,动态监测,实现了基础数据信息化、档案管理智能化、业务监管透明化。”济南市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古树名木智慧云平台的信息,来自一个名为‘古树芯’的生长监测仪。它利用广域网和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古树生长状态,实现动态监管。”据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韩波介绍,古树名木智慧云平台设有生长监测、巡查管护、档案管理等板块,“不但可以随时调阅古树名木的档案资料、地理位置等信息,对于重点保护对象还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土壤养分、古树倾斜角度等信息,提升保护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开发了古树认养小程序

打开“云迹古树”小程序首页,可以看到“古树地图”“古树认养”“科普资料”“认养互动”等界面,还能看到认养古树名木的品种、属性、树龄等具体信息……通过数字赋能,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开发了古树认养小程序。“小程序中详细介绍了辖区内所有古树的基础信息、科普知识和具体位置,认养人可以一键下单认养。”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如果市民在摇号时没有选到自己喜欢的古树,也可以在这个程序上再次选择其他古树进行线上认养。

“这样的模式不仅方便了市民选择认领古树的过程,也为政府部门的管理统计减轻了负担。”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定海区还依托“云迹古树”平台,通过古树名木数据驾驶舱查看碳汇量变化趋势、古树三维地图、认养者数量和年龄分布等情况。

 

浙江省杭州市推出智能语音导览介绍古树文化

为带动更多市民关注支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浙江省杭州市注重亲民便捷互动,如杭州云栖竹径枫香古树文化公园推出智能语音导览模式,方便市民游客游览和了解古树文化;在手机的“蚂蚁森林”项目中启动“杭州古树名木保护公益支持项目”,拓宽保护资金来源,开展古树名木认养和救护,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保护古树名木意识。

 

安徽省合肥市上线“古树名木”微信小程序

安徽省合肥市上线“合肥古树名木”微信小程序,市民可通过扫描古树名木保护牌上的二维码进入小程序,了解古树名木详细信息并可进行咨询、留言等互动。

“发现身边古树名木存在病虫害、异常落叶等状态,在看到市民留言后,相关部门及时会同辖区组织技术人员赴现场查看、救助。”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探索实施重点古树名木“一树一监测系统”建设,从温度、湿度、风速、土壤、病虫害监测,倾斜、倒伏及火灾预警等方面全方位逐步对古树实行全天候精准监控和可追溯保护。

 

 

内容部分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全国智慧化管理古树名木项目汇编(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