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三顿饭离不开红薯
现在每到饭点,我们都会发愁,愁着吃什么,愁着吃牛肉那,还是羊肉、鱼肉 、鸡肉、鸭肉,是吃烧的,烤的、煮的、蒸的,还是涮的,还是去喝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鱼肉汤。。。要是嫌肉腻了,其他吃的也不少,什么三皮,面呀什么的,吃的品种多了去了。现在水果也多了去了,什么香蕉,苹果,梨,榴莲,芒果,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水果。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生活,大概就是七几年吧,那时,我们也发愁,愁着怎么能吃饱,不饿肚子,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们一天三顿吃红薯,早上吃,中午吃,晚上还吃。当时村中有个老人说,什么时候天天吃上小麦磨白面我就知足了,这辈子就算没有白活。那大家肯定有话要问了,这怎么个吃法。
伊川一年收二季,春季小麦,小麦一般交公粮和留种子,吃到嘴里的极少,也仅仅是春节那天能吃到用小麦粉包的饺子,大家吃的主食,就是红薯,每到秋季就是红薯和少量的五谷杂粮,红薯很高产,每到秋天,红薯收获的时节,先把一多半红薯切片,晒干,打成红薯面,一半入红薯窑存储。小麦交完公粮就剩的不多了。
早上,我们一般吃炒红薯面,具体就是把红薯面在锅里炒熟,再把地窑的红薯取出切块放入锅里煮熟,吃的时候把煮熟的红薯添到碗里,再把炒好的红薯面也放入碗里,用筷子把煮熟的红薯和炒好面一起打成糊糊状,中间可以根据自已的爱好加入红薯汤,调节稀稠。这个吃法很耐饿。
中午是吃红薯捞面,这个捞面不像现在的红薯捞面,现在的红薯捞面是在红薯捞面是在红薯面里加了小麦面,而且还用小麦面粉和成的面把前面混合体和成的的面团在外面包成,压成面条状,下在沸的锅里,这种吃法现在我们称为“吃新宣”。我们那时吃的红薯捞面是纯红薯面做的,纯红薯面做的面条很容易散,口感也不好,后来就想到了用滚烫碱水把红薯面烫烫,这样和出来的红薯面条不容易散,再把蒜捣碎加上如今都流口水的柿子醋做成的蒜浆,浇在刚出锅的红薯面条上,那时,我能吃两大碗。
晚上,我们就吃红薯面蒸成的窝窝头,日子好些了,就吃些用黄面或红薯面花卷馍,晚上还有汤,汤是用五谷杂粮熬成的,晚上还有菜,有时捡些野菜,有时吃些红薯叶,有时吃些树叶,有时吃些茄子什么的,反正,农村菜不缺,五谷杂粮不缺,红薯面不缺,就缺小麦磨成的白面。有时就把窝窝头用压面条机器压成饸络面。当然了,这几种吃法经常换,有时晚上吃中午的或是早上的饭样,红薯还有其他很多种吃法,但我记起的就这几种,
总的来说吃红薯养大了我,可以说,没有红薯,我早就饿死了。我非常怀念红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