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围绕高考五大核心素养,一轮复习、合格考你还头疼吗?(内附复习绝密大纲)

2022-06-19 12:00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上场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新的战争号角已经吹响。趁着还有充分的时间,知己知历史高考,方可百战不殆!今天就从历史高考考查的核心素养,看看我们需要准备什么吧!

1.五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2.对症下药

3.总复习大纲

五大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

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

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

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

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

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资料来源:中学历史地理园地)

端正坐姿,躺着伤眼~拿出笔记书,拿着它一起理解核心素养是如何考查的。

对症下药时空观念

官方定义: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以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形式呈现

通俗化:考查历史时间、具体事件的具体细节

需要准备:知道事件发生先后,五本书里的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

有定哥笔记的小可爱拿出笔记书一起翻动起来!

翻到历史时间轴打勾勾,要记熟!

除了看横向变化,还要看纵向中外对比噢~

切记切记定哥笔记里面的事件内容要看熟!(自查一下,你的笔记书是不是和新的一样?)

拿一道高考题看看

例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6)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C )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看着书,1689年英国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D排除;

读题,大概是说议会否定的法案最后还是通过了,B排除;

再看为什么,①是国王威胁,②是强大民意,如果这题考查《权利法案》后国王还有十分大的权力,这句话就多余了!而且再看1701已经有《王位继承法》啦,1721责任内阁形成,一派民主化的发展态势A,绝对不可能。

别忘了结合后面的“定哥说历史”

不能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就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利法案》只是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及军权,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只是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后来,随着责任制内阁的确立,国王的行政权才逐渐被剥夺,英王才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史料实证

官方解读: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

通俗化:根据题目所给合理推断。

而且注意了,推断内容不可能和我们所学有严重冲突。

历史解释

官方解读: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通俗化: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要准备:学习一定的历史规律,(笔记书拿起来)可以在笔记书看着发生原因和背景,思考它与结果存在的关系。定哥笔记书后面的补充部分各位小可爱也要上心去看!看看事物发生之间的联系与规律。通过已学,且确切的关系学会了一定的历史逻辑相信考试的时候也可以做对题目。

来,翻开笔记书第13页,看看这几条常考和重要规律总结,带着它们去学习,想必会是“事半功倍”!

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B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希腊神话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古希腊人文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前几年全国卷1的32小题基本上是考察古代雅典民主或罗马法,2017年的32小题却是考察古希腊人文思想,这似乎也说明命题者在命题方向上力图有所创新突破。本题难度不大,事实上类似的架构在2016年全国卷1中也出现过,如2016年全国卷1的24小题就考察了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显然与本题都是考察思想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角度。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分析和理解如人文主义等概念的内涵,也要注意对近几年高考题的回顾或训练。

翻开27页,各种主义一网打尽,看看“人文主义”什么时候产生的,它的具体内涵是啥,看完之后再选相信不会错!

家国情怀

官方解读: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及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通俗化:答案不可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

我们准备正确价值取向就好啦~

例1(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27)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B )

A.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本题聚焦的就是海峡两岸之间的现实关系,透过历史的视角以文化的角度来明确两岸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用宗法情结来架设两岸之间关系的桥梁。针对福建和台湾的地理关系,利用中国人的宗法情结,表现出历史上两岸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对现实产生积极地影响

唯物史观

官方解读: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繁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学科,只有运用历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通俗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看了小历的讲解是不是感觉自己好像没用对笔记书?其实定哥的笔记书远远不止今天展示的。做完这几题,大家感受到:后面这几种都是建立在第一个“时空观”的基础上的,所以再说一遍,拿着笔记书,反复看!不断琢磨笔记书!你得到的不仅仅只是时间与事件!当你感受到这一点你的历史学习也不再枯燥乏味,历史90+不是梦!

时间永远不嫌多,希望高效学习的人儿里有你的身影!

总复习大纲

根据这一复习提纲一一查缺补漏吧!

(一)古代中国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2)宗法制      

(3)礼乐制

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     

(2)三公九卿制  

(3)郡县制。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代:内外朝制度;推恩令、刺史制度;察举制。

(2)隋唐:三省六部制;节度使制度;科举制。

(3)宋代:二府三司制;转运使、通判。

(4)元朝:中书省制;行省制度,宣政院,土司制度。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2)清朝设立军机处。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考点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商周:集体耕作(刀耕火种;千耦其耘)。

(2)春秋战国以来:个体农耕(小农经济;铁器牛耕;直辕犁到曲辕犁;翻车和筒车)。

(3)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均田制);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考点2:手工业的发展

(1)西周:工商食官制度

(2)春秋战国以来: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冶铁,制瓷,纺织。

考点3:商业的发展

(1)春秋战国:出现大商人;私商成为主体;形成商业都会。

(2)秦汉汉朝:重农抑商;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制度,统一铸币。

(3)隋唐:坊市制;官商分利政策。

(4)宋元:交子;商业税收成为重要税源。

(5)明清:商业发展呈现出新特点。

考点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1)资本主义萌芽    

(2)重农抑商政策    

(3)海禁政策

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1: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2)道家:老子;庄子  

(3)墨家:墨子   

(4)法家:韩非子

考点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新儒学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考点3: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2)陆王心学

考点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明末“异端”思想家李贽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四、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考点1:科技成就

(1)天文历法

(2)数学

(3)农学

(4)医学

(5)四大发明

考点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1)汉字:汉字的演变;书法艺术。

(2)绘画:东晋顾恺之;隋唐吸收外来绘画风格;宋代风俗画;明清文人画。

考点3:文学成就

(1)《诗经》;楚辞          

(2)唐诗;宋词;元曲         

(3)明清小说

考点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1)戏曲的发展演变      

(2)京剧崛起


围绕高考五大核心素养,一轮复习、合格考你还头疼吗?(内附复习绝密大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