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真的可以“不花钱”?拿着录取通知书直接去上学!

新学期新一届学生陆续开学,然而有一部分同学和家长正在为开学要交的学费而发愁。

今天校校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国家最新政策:高校学生助学贷款额度提高啦!
高校学生助学贷款额度提高
为更好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顾之忧,帮助他们安心求学、学有所成,自今年秋季学期起,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贷款额度由8000元提高至12000元,研究生贷款额度由由12000元提高至16000元。☆ 财政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实行全额补贴,继续对助学贷款承办银行给予一定比例风险补偿并合理调低补偿比例。同时引导学生勤俭节约,努力向学、学以致用。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勤工助学机会。

不仅如此,早在今年7月份,国家四部门发文,助学贷款政策调整:
贷款政策新调整
一、助学贷款还本宽限期从3年延长至5年
二、助学贷款期限从学制加13年、最长不超过20年调整为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三、2020年1月1日起,新签订合同的助学贷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30个基点执行。

研究生助学贷款如何办理?
国家助学贷款由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组成。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即通过就读学校向经办银行申请;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即通过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有的地区直接到相关金融机构申请)。
两种贷款都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助学贷款,帮助解决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
1、校园地贷款:一般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里面附有新生入学绿色通道,里面会有说明贷款的相关流程。具体每个学校申请时间、申请流程不同。
2、生源地贷款:生源地贷款可以咨询当地的学生资助中心,一般在开学前向家庭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贷款申请。有了助学贷款,真的对一部分学生的影响很大。
研究生奖助政策一览
对于考研的同学们来说,其中也有一部分同学家庭条件是不足以支持读研的,所以他们在考研时也是背负很大心理负担,研究生贷款额度提高,加上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其他奖学金,基本能覆盖到读研期间的花费(消费高的除外),真的是拿着录取通知书直接去上学!
来看读研期间
1、奖助学金
奖助学金分为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其他学校奖学金、困难补助等。(1)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的基本生活支出。
硕士生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中央高校博士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5000元,地方高校博士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3000元。
也就是,硕士读研期间每年有6000固定“收入”,而且这部分钱是国家发给你的,百分之百能够领到!
(2)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也是由国家财政发放的,硕士生每年共奖励3.5万名,每生每年2万元,博士生每生每年3万元。但基本分配到学校,每年每个专业基本只有个位数的同学能拿到。
想要拿到这笔钱,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搞科研、发论文,当然,班干部、社团、竞赛也可以加分,分数越高,拿到国家奖学金的可能性就越大。
(3)学业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就是学校自主设立的校级奖学金,从目前来看大部分研究生院校基本都已经实现全覆盖,但是分为一等二等三等,按比例分配。除非受过处分挂科可能会取消评选资格。学校享有校级奖学金的所以解释权,具体分配比例,金额(1万、8000元、6000元、4000元不同学校等级不同),和具体评定规则完全自主制定,甚至二级学院之间都有不同的评定规则。
(4)其他学校奖学金项目,很多是由校友捐助设立的项目,也是和学习科研挂钩。
(5)困难补助,部分学校有对贫困生有补贴。
2、三助岗位津贴
参加学校工作(如辅导员助理等),一个月能拿几百块。
3、导师补助
这没有统一标准,看专业,看导师及项目,有的导师大方,每个月能给上千,有的则几百,甚至不给的都有。
来看部分地区高校的研究生奖助情况: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北

辽宁

上海

广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 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