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合群的人到底有没有出息?
太合群的人到底有没有出息?
我从读书到工作头两年也是一味的讨好周围人,同学、父母、同事。班霸说不和谁玩,就不跟谁玩;说哪个女生丑,就跟着在后面嘲笑;老妈说亲戚在厂里当领导,将来给你安排外贸工作,我就去苦读英语(结果我一毕业,亲戚就不干了);同事玩游戏洗脚夜场,我也跟在屁股后面happy。
经历了很多的自我怀疑和纠结,我开始询问自己的内心,为了迎合所谓“多数人”的主流观点,而强迫自己去合群/讨好他人,这真的是好事吗?
从小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和朋友、同学们搞好关系,不要不合群,长辈的话一定要听,他们吃过的盐他们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然而,这话要分两面看。现实中大部分人都是很无聊的,且会一直平庸(包括你的长辈)。我读书时候,怕被人孤立,学抽烟打牌半夜偷摸上网,现在再看手机,读书时候那帮“出生入死”的弟兄,到现在一个个感情都淡了,慢慢变成了微信人数之交。
反倒是班上读计算机技术类的学霸,我经常有求于他们,发个红包请吃个饭,跟他们联系反而多些。
儿时再好的情感,如果长大了长久没有交集,也是慢慢会变淡的。寝室同学聚会上,一伙人除了同窗时的叛逆糗事还能乐道乐道,其他生活、工作,都已经不在一个频道上,久而久之,也就没啥好聊的了。
真不是我孤芳自赏,你们工作年数久的,肯定懂这种感受。
工作还是萌新的时候,怕人说我不合群,也是跟着团队最活泼的那群人“鬼混”,吃喝玩乐跟着他们全学会了,钱也是真的没赚到。
人脉是你生命中必须的一部分,但你要认清,哪些是无效社交,哪些是酒肉之交,哪些是精神之交,哪些是利益之交。知道无效了,该抛弃的就抛弃,该割舍的就割舍,生命中的匆匆过客,酒肉朋友不是你该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维护的。如果把合群当成一个“包袱”,当成一个生活工作的必需品,那你就完了!因为你换回的很有可能是一个极为平庸的人生。
当然,不盲从合群,不盲目听取他人意见,不是让你一个人独来独往,埋头傻干。判断一个人到底厉不厉害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他玩得最好的三五个朋友收入有多高!放弃低质人脉是为了把更多宝贵时间投入到增值人脉上。
有互联网营销相关方面的疑问,欢迎互相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