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一章

2023-08-13 20:05 作者:冷场怪物_  | 我要投稿

第一章   在天空还未破晓之际,淮江城里的一位面馆老板同往常一样,早早的开了门,应该是准备迎客了。   据面馆熟客们说,这面馆的老板许安似乎出生在歌黎的一个富贵人家,不知家里出了什么怎样的变故,居然一个人跑到淮江城里生活。         不过这许安还算有点本事,相貌堂堂,在淮江城里生活了三年,得了笔钱财,买下了当时并不算多贵的一处地皮,做起了面馆。   几年后,许安与城东柳氏的二女儿柳春兰喜结连理。   回忆起那天,整个面馆,张灯结彩,馆内更是红的喜庆,人都坐满了,面馆院子里又摆了几桌,里里外外看的好不热闹。   那日黄昏时刻,新娘被轿子抬进了院子,拜了天地。   整个淮江城都知道许安是孤身一人闯荡,父母在不在世也是尚未可知,好在柳家长辈也表示理解,没有过多询问,便拜了柳春兰的父母。   夫妻对拜之后,像是给整个面馆的热闹添了把柴火,在场的食客无不夸赞这对新人郎才女貌,一些别家的老人也是恭喜柳氏的父母有了一位贤婿。   没过几年,许安家里便添了位公子,名为许建。原本这一家三口,也该是如此这般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可惜命运使然,当今朝廷宦官专权,贪图享乐,使得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靖历三十八年,也就是许建出生的那年,蛮族来犯,边疆战事紧张,靖国内临近边疆之地也兴起叛乱,不过数日就形成钢铁洪流趋势一路向东,不过两年,就已经拿下靖国四分之一的国土。   靖历四十年末,离淮江城两三百里的嵩山城遭受了反贼的进攻,估计明早,嵩山城就会被破,打到淮江不过是时间问题,此时淮江城原本一片祥和之景,也不在如当初模样。   许安站在面馆门口,看着那落日余晖,不禁愁上心头。   “岳父岳母去年相继离世,如今大夫人一家独大,他们我估计是指望不上了,我已备好马车,今天晚上,你们就动身去歌黎。”   许安走进面馆,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对着柳春兰说,柳春兰不解其意。   “发生什么事了?嵩山城被破了?”   “还没,不过也是早晚的事。”   “你不和我们一起走?”   “这是我的信物,我虽早已被赶出家门,但好歹也是出生在许家,就算家里的老人看我不顺眼,我的父亲也不会对你们视若无睹。”   “许郎,你,你不和我们一起走?”   “你看看还有什么要带的,你们母子二人路上所需的干粮,盘缠我都已经备好。”   “许安!”   柳春兰猛地抱住许安,一头扎进许安的怀里,眼泪片刻就打湿了许安的衣襟。   “嵩山城已经和反贼对抗十日有余,被破也迟早的事,若淮江城城主要抓人充军,我就算一走了之,城主如若还有余力把名册上报,容易查出我的来历,许家也会受到牵连,以反贼的实力,淮江城被破也只是时间问题,不如早做打算,将你们母子二人送去许家。”   “你要活着……”   “放心,你还不了解你夫君我啊,我可是怕死的很。”   说完许安大笑一阵,安抚好了柳春兰,把她扶到床沿坐下。   “我已经买通了守门,夜深我们就动身,我送你们到城门,守门的会放你们出去,城门外有我的老友接应,你们大可信任他,让他护你们周全。”   “许安……”   两人对视良久,无言以表其情。   夜深人静,许安架着马车,带着柳春兰以及熟睡了的许建朝城门驶去。   一路上许安路过几户人家,听到的都是对嵩山城的讨论,人们似乎都坚信嵩山城易守难攻,反贼一定会在嵩山城打上一些时日。   临近城门,许安与守卫示意,守卫却无动于衷。   “官爷,是我啊,早上才与您打过招呼,您不记得鄙人啦?”   许安低声下气的和守卫交谈,又拿出一笔钱财递给守卫,守卫掂量了一下,与同伴示意放行。   许安回过头去,看着柳春兰,示意让她带着许建离去。   “你要活着。”   “夫人放心,我若活着,就用家里的信鸽天天给你传信,省得夫人你会为为夫担心。”   许安吹了一段口哨,一人突然出现在马车旁边。   此人一股子江湖气息,眼睛的刀疤像在透露出他不好惹的信息。   “张兄,我这家里人就有劳你护送去歌黎了。”   说完许安递给张汉民一袋钱。   “许兄,你这是何意,你于我有恩,我帮你做事怎能收你钱财,你大可放心将你的家人托付给我,我定会将他们平安的送到歌黎。”   “我对张兄是十分的信任,但这钱你还是得收下,如今这世道,钱财虽是必要的,但在我这未必,在反贼破城之后,我在淮江城里开面馆所挣得的钱财估计也会被洗劫一空,所以如今这些身外之物于我是最没用的,你就收下吧。”   “……”   张汉民驶车而去,许安仍有不舍,一直看着马车直到不见踪影方才回到面馆。 第二日一早便传来了嵩山城被破的消息,淮江城内人心惶惶,许多人想冲破城门去,却被兵戈阻拦。   城主下令,每家必须得有两名男子充,充当劳役或充军,官府会下发粮食钱财至其家;若家中没有男子,则女子在家做些缝补工作充当后勤,也一并由官府下发粮食钱财;若有无家可归者,一并抓起充军,住军营,有三餐;若有拒服役者,抓其入狱,战后处置。   “城主,你这是何意?若如此以往,粮食怕是不够军队所需啊。”   “如今反贼不过二十日便破了那易守难攻的嵩山城,可见其实力强盛。淮江城不如嵩山城那样的城防,你觉得我们能守几日,早上就已经有人要冲破城门,逃离淮江城,我若再行不义之举,成人人心如何安定?如今只能恩威并施,让他们心中有所安定,全民皆兵,方有一战之能。”   “如此说来,城主此举当真是妙哉,妙哉。”   “充当劳役之人,可有逃走的?”   “二十人有余。”   “把人名记名册上,若还有家人在城内,不管老少,一并抓其入狱,若是查到是有家族的人,你就把其姓名上报,其家族定会受到皇族处置。”   “得令。”   “你再让人去通知护城军和被抓的劳役来城门,要让他们知道护城军与他们同在……”   于是淮江城主在城楼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军中人皆听闻城主所讲——嵩山城被破后,反贼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心中顿感悲愤,必须守住淮江,保护家里人,如此不如放手一搏,说不定真能守住,而且城主说了其余防线已经等到朝廷军队,多守些时日,朝廷军队若至,定会力挽狂澜。   可谁又知为何非要等到反贼大势已成,朝廷军队才姗姗来迟原因呢?   嵩山城破后的第五日,反贼军队就兵临淮江城下,他们派出一人来到城下传话。   “城墙上的人听好了,若你们投降,有话咱就好说,只需上缴钱财,再把城内的女人给我们耍耍,我便扰你们不死,不然,我大军必将踏碎你们淮江城。”   城墙上一语不发,箭在弦上,只等城主下令,那来传话的人必备万箭穿心而死。   “要战便战,休再叫唤。”   此话一出,传话之人恼羞成怒,回营便将此事上报,反贼大军即刻攻城。   此战靖国史称“淮江之役”,此战,以不足十万之兵力对抗其三十万余人,十日有余拖到了朝廷军队助力,据传此战,城内人皆拼死反抗,誓死不降,待反贼大破城门之日,城内百姓全民皆兵,以命相争,朝廷军队一到,果真力挽狂澜,反贼大败,可整个淮江城,血流成河,说是人间地狱也不为过。   此战还有许多传闻,传的最神乎其神的就是说那许安当真神人也,杀敌不费吹灰之力,如行云流水般将人斩首,若不是许安身疲力竭,不然真不好将其围杀。   于是许安一度成为了淮江之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后世文人于此地重游,心中悲悯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有感而发,写下:   “秋游淮江城,满地皆枯黄。忽闻管竹声,余寻声而往。人在亭中坐,面目皆迷茫。问尔何在此,答曰护城亡。何故不离世?不知心所往。欲帮尔立碑,指向木亭旁。碑依树而立,冢已挤路旁。悲悯油然生,昔事如何忘。若是同世生,与君征沙场。”

第一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