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大作文要怎么写(13)——通过「新华网」的搜索提升卷面的「高级感」

全文字数|2.9千
阅读时间|11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1.「新华网」搜索入口
2.「新华网」搜索的优点
3.「新华网」有大量的「乡镇县市」宣传稿件
4.乡镇级别的宣传更好理解、更好学习

一、「新华网」搜索入口
今天给大家推荐更简单让自己的卷面变得「漂亮、高级」的方法,那就是活用「新华网」的搜索功能。

这个功能非常简单,进入「新华网」后在顶部右侧找到「搜索」入口即可,如图:


二、「新华网」搜索的优点
之前的文章和大家分享了「毛选邓论」「重要文献」和「人民时评」三种学习渠道,虽然「人民时评」的文体和申论最为接近,但评论的内容可能非常「高大上」,申论常见的话题不一致,或许会出现「学了用不上」的情景,而「新华网搜索」就是对这一不足的补充。
「新华网搜索」和「人民时评」相比,后者的站位往往特别高,相对来说可能没那么「接地气」,所以当学习「人民时评」比较累的时候,可以尝试下使用「新华网搜索」。
「新华网搜索」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搜索的内容非常全面,既有权威媒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也有很多级别不太高的媒体(如某县、某镇宣传部门)。对于权威媒体来说,我们通过「学习强国搜索」可能会更加方面,而级别不太高的媒体的很多内容其实也是很值得学习的,因为它们较容易理解。

三、「新华网」有大量的「乡镇县市」宣传稿件
通过「新华网搜索」能够轻松获取大量的「乡镇县市」级宣传稿件,其最大的作用是「快速理解、积累素材,提升卷面观感」。
「申论大作文」虽然考点千变万化,但综合分析后不难看出,其考查的内容基本可以用「治国理政重要事件」来概括,因此,我们可以将其归纳总结,大致包括以下类别,即:
生态环保、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城市规划、科教兴国、创新强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深化改革、提振内需
申论大作文的考点,基本上都在上面这些概念范围内。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申论「给定资料」的描述和近期领导人重要讲话进行搜索,从而学习分论点的展开等技巧,并用于卷面上。
还是以「驻小谷村书记汪杰」为例,如果确定将文章重点放在「脱贫攻坚」上,就可以通过「新华网」搜索关键词「脱贫」:

可以看到,搜索结果的第二条「常牧镇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第三方评估工作安排部署会」就是今天(2021年10月23日)由贵州省一个镇的宣传部门刚发出的新闻。
从题目可以看出,这似乎是一个例行工作,很多小伙伴可能觉得它不怎么重要,但其实「乡镇宣传部」这个级别的文章往往更加贴合实际,我们更容易理解,学习吸收也很方便。

四、乡镇级别的宣传更好理解、更好学习
大家在考试中可以适当引用中央重要文献的句子,但不宜全盘引用,因为很多句子是指导性、纲领性的,想要把「给定资料」的解读和自己的观点见解落到实处,还是要多学学「乡镇县市」级别媒体的表述,这就是「新华网搜索」的好处。
原文内容如下:
为贯彻落实省州县委关于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评估工作的部署要求,10月20日,我镇召开……会议。
会议传达了……等内容,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第三方评估工作通过座谈访谈、查阅资料、入户调查等方式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巩固成效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实地评估。各村(社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查找短板,狠抓落实,压紧压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严格贯彻落实过渡性「四个不摘」要求,确保评估任务圆满完成。
会议强调……按照任务分工要求,认真梳理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落实情况,重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监测帮扶、饮水安全、控辍保学、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形成档案资料备查,确保评估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反馈的问题建立整改清单,查漏补缺,立行整改,及时完善,严格对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巩固脱贫成果工作的相关要求,自查自验,并做好巩固脱贫成果工作总结,谋划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本文前两段属于在宣传稿件中必须写的,包括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目的,参会人数,传达的要求等,大家不需要学习,直接跳过就行,但后面可以学的地方就太多了。
第三段:
会议指出,第三方评估工作通过座谈访谈、查阅资料、入户调查等方式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巩固成效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实地评估。各村(社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查找短板,狠抓落实,压紧压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严格贯彻落实过渡性「四个不摘」要求,确保评估任务圆满完成。
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点。
1.脱贫攻坚的「第三方评估工作」
这里的「第三方评估工作」很多小伙伴可能不太熟悉,为什么贵州的一个镇子会那么重视「第三方」的作用呢?此时可以百度查一下,了解其含义大致如下:
为确保脱贫攻坚效果,需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此类机构要具备扶贫领域调查评估的经验能力和专业背景,通过在本文中提到的「座谈访谈、查阅资料、入户调查」等方式来客观评估脱贫攻坚效果。
了解这一点之后,如果再遇到「请根据给定资料分析如何保障脱贫攻坚效果」等问题时,就可以将其列为措施了,在大作文中也可以作为分论点中的一个小措施。
2.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巩固成效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实地评估。
这里涉及4个方面,即「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巩固成效」,如果我们要论述「怎样注重脱贫攻坚实效,建立机制要考虑哪些方面」时可以用上它。
3.「四个不摘」
四个不摘指的是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和摘帽不摘监管。目前我国已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但帮扶单位仍要「四个不摘」,引领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
在申论大作文中,当考生论述「脱贫攻坚」时能够用到「四个不摘」,阅卷人就会至少觉得这个考生真正学习过「脱贫攻坚」的相关重要文献,并准确应用,从而对考生高看一眼。
第四段:
会议强调……按照任务分工要求,认真梳理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落实情况,重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监测帮扶、饮水安全、控辍保学、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形成档案资料备查,确保评估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反馈的问题建立整改清单,查漏补缺,立行整改,及时完善,严格对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巩固脱贫成果工作的相关要求,自查自验,并做好巩固脱贫成果工作总结,谋划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该段有很多总结性的词语值得学习。
1.「两不愁三保障」
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
三保障: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这是脱贫攻坚的基本要求,出现频率很高,如果我们写「脱贫攻坚」主题的大作文,就一定要带上这个表述。
2.监测帮扶、饮水安全、控辍保学、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形成档案资料备查,确保评估工作顺利开展。
「监测帮扶、饮水安全、控辍保学、人居环境整治」这句话的信息量很大,要注意简写的技巧。大部分考生是不太了解治国理政方面的简化表述,如果能在大作文中用到上述技巧,就给人一种特别精炼的感觉。
3.做好巩固脱贫成果工作总结,谋划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这句话很扎实,尤其是「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句特别应景,非常建议大家牢牢记住。

总结:
「新华网」的内容更新很快,而且有很多内容的发文级别并不高,这看似是不足,实际是一种优势。
对于尚未接触过治国理政具体事务的公考学子来说,「乡镇县市」级媒体发布的信息,往往简单易懂,能够直接引用的词语和短语多,而且用在申论大作文中也比较朴实,更加符合考生的身份。
我们要知道,阅卷老师基本都对党政类文体都很熟悉,如果考生的大作文全篇都出自中央重要会议或重要讲话,就显得特别不真实,在申论的环境下反而不一定能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