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2.分离定律(知识)杂交、测交、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中间-不可丢,可能导致扣分):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解释问题→演绎推理预测结果→进行实验验证推理→总结规律提出定律(若实验与假说不一致则推倒假说重新提出假说)

交配类名词: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用“×”表示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用“⊗”表示
测交:待测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杂交)[常用于验证待测个体性状]
性状类:
相对性状: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如图)
性状分离:杂种自交后代同时显示显性隐性性状的显性
基因类: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显性,隐性基因(如图)
个体类:
表型:个体表现的性状
基因型:表型相关基因组成,Aa,Bb等
纯/杂合体:相同基因的配子为纯如AA,反之为杂如Aa


分离定律:
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