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读诗经 027】诗经·大雅·文王之什(下)

2022-12-15 22:04 作者:眼晕的账号  | 我要投稿

       本文整理了大雅·文王之什部分的注音版。《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文王、大明、绵、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文王有声。

       下半部分包含后五首:思齐、皇矣、灵台、下武、文王有声。

  • 思齐

 

sī zhāi tài rèn,wén wáng zhī mǔ,sī mèi zhōu jiāng,jīng shì zhī fù。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

tài sì sì huī yīn,zé bǎi sī nán。

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huì yú zōng gōng,shén wǎng shí yuàn,shén wǎng shí tōnɡ。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

xíng yú guǎ qī,zhì yú xiōng dì,yǐ yù yú jiā bāng。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yōng yōng zài gōng,sù sù zài miào。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

pī xiǎn yì lín,wú shè yì bǎo。sì róng jí bù tiǎn,liè jiǎ bù xiá。

不显亦临,无射亦保。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

bù wén yì shì,bù jiàn yì rù。sì chéng rén yǒu dé,xiǎo zǐ yǒu zào。

不闻亦式,不谏亦入。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

gǔ zhī rén wú yì,yù máo sī shì。

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 译文

  雍容端庄是太任,周文王的好母亲。贤淑美好是太姜,王室之妇居周京。太姒美誉能继承,多生男儿家门兴。

  文王孝敬顺祖宗,祖宗神灵无所怨,祖宗神灵无所痛。示范嫡妻作典型,示范兄弟也相同,治理家国都亨通。

  在家庭中真和睦,在宗庙里真恭敬。暗处亦有神监临,修身不倦保安宁。

  如今西戎不为患,病魔亦不害人民。未闻之事亦合度,虽无谏者亦兼听。

  如今成人有德行,后生小子有造就。文王育人勤不倦,士子载誉皆俊秀。

 

  • 注释

思:发语词,无义。齐(zhāi):通“斋”,端庄貌。大任:即太任,王季之妻,文王之母。

媚:美好。周姜:即太姜。古公亶父之妻,王季之母,文王之祖母。

京室:王室。

大姒:即太姒,文王之妻。嗣:继承,继续。徽音:美誉。

百斯男:众多男儿。百,虚指,泛言其多。斯,语助词,无义。

惠:孝敬。宗公:宗庙里的先公,即祖先。

神:此处指祖先之神。罔:无。时:所。

恫(tōnɡ):哀痛。

刑:同“型”,典型,典范。寡妻:嫡妻。

御:治理。

雝(yōnɡ)雝:和洽貌。宫:家。

肃肃:恭敬貌。庙:宗庙。

不显:不明,幽隐之处。临:临视。

无射(yì):即“无斁”,不厌倦。“射”为古“斁”字。保:保持。

肆:所以。戎疾:西戎之患。殄:残害,灭绝。

烈假:指害人的疾病。瑕,与“殄”义同。

式:适合。

入:接受,采纳。

小子:儿童。造:造就,培育。

古之人:指文王。无斁(yì):无厌,无倦。

誉:美名,声誉。髦:俊,优秀。

 

 

【赞美周室三母】

 

  • 皇矣

 

huáng yǐ shàng dì,lín xià yǒu hè。jiān guān sì fāng,qiú mín zhī mò。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wéi cǐ èr guó,qí zhèng bù huò。wéi bǐ sì guó,yuán jiū yuán duó。

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

shàng dì shì zhī,zēng qí shì kuò。nǎi juàn xī gù,cǐ wéi yǔ zhái。

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zuò zhī bǐng zhī,qí zī qí yì。xiū zhī píng zhī,qí guàn qí lì。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

qǐ zhī pì zhī,qí chēng qí jū。rǎng zhī tī zhī,qí yǎn qí zhè。

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dì qiān míng dé,chuàn yí zài lù。tiān lì jué pèi,shòu mìng jì gù。

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dì xǐng qí shān,zuò yù sī bá,sōng bǎi sī duì。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

dì zuò bāng zuò duì,zì tài bó wáng jì。

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

wéi cǐ wáng jì,yīn xīn zé yǒu。

维此王季,因心则友。

zé yǒu qí xiōng,zé dǔ qí qìng,zài cì zhī guāng。shòu lù wú sàng,yǎn yǒu sì fāng。

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

 

wéi cǐ wáng jì,dì duó qí xīn。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

mò qí dé yīn,qí dé kè míng。kè míng kè lèi,kè zhǎng kè jūn。

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

wàng cǐ dà bāng,kè shùn kè bǐ。bǐ yú wén wáng,qí dé mǐ huǐ。

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

jì shòu dì zhǐ,yì yú sūn zǐ。

既受帝祉,施于孙子。

 

dì wèi wén wáng :wú rán pàn yuán,wú rán xīn xiàn,dàn xiān dēng yú àn。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

mì rén bù gōng,gǎn jù dà bāng,qīn ruǎn cú gòng。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

wáng hè sī nù,yuán zhěng qí lǚ,yǐ àn cú lǚ。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

yǐ dǔ yú zhōu hù,yǐ duì yú tiān xià。

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

 

yī qí zài jīng,qīn zì ruǎn jiāng。zhì wǒ gāo gāng,wú shǐ wǒ líng。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冈,无矢我陵。

wǒ líng wǒ ē,wú yǐn wǒ quán,wǒ quán wǒ chí。

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

dù qí xiǎn yuán,jū qí zhī yáng,zài wèi zhī jiāng。

度其鲜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

wàn bāng zhī fāng,xià mín zhī wáng。

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dì wèi wén wáng :yú huái míng dé,bù dà shēng yǐ sè,bù zhǎng xià yǐ gé。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

bù shí bù zhī,shùn dì zhī zé。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dì wèi wén wáng :xún ěr qiú fāng,tóng ěr dì xiōng。

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弟兄。

yǐ ěr gōu yuán,yǔ ěr lín chōng,yǐ fá chóng yōng。

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

 

lín chōng xián xián,chóng yōng yán yán。zhí xùn lián lián,yōu guó ān ān。

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

shì lèi shì mà,shì zhì shì fù,sì fāng yǐ wú wǔ。

是类是禡,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

lín chōng fú fú,chóng yōng yì yì。

临冲茀茀,崇墉仡仡。

shì fá shì sì,shì jué shì hū。sì fāng yǐ wú fú。

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 译文

天帝伟大而又辉煌,洞察人间慧目明亮。监察观照天地四方,发现民间疾苦灾殃。就是殷商这个国家,它的政令不符民望。想到天下四方之国,于是认真研究思量。天帝经过一番考察,憎恶殷商统治状况。怀着宠爱向西张望,就把岐山赐予周王。

砍伐山林清理杂树,去掉直立横卧枯木。将它修齐将它剪平,灌木丛丛枝杈簇簇。将它挖去将它芟去,柽木棵棵椐木株株。将它排除将它剔除,山桑黄桑杂生四处。天帝迁来明德君主,彻底打败犬戎部族。皇天给他选择佳偶,受命于天国家稳固。

天帝省视周地岐山,柞树棫树都已砍完,苍松翠柏栽种山间。天帝为周兴邦开疆,太伯王季始将功建。就是这位祖先王季,顺从父亲友爱体现。友爱他的两位兄长,致使福庆不断增添。天帝赐他无限荣光,承受福禄永不消减,天下四方我周占全。

就是这位王季祖宗,天帝审度他的心胸,将他美名传布称颂。他的品德清明端正,是非类别分清眼中,师长国君一身兼容。统领如此泱泱大国,万民亲附百姓顺从。到了文王依然如此,他的德行永远光荣。已经接受天帝赐福,延及子孙受福无穷。

天帝对着文王说道:“不要徘徊不要动摇,也不要去非分妄想,渡河要先登岸才好。”密国人不恭敬顺从,对抗大国实在狂傲,侵阮伐共气焰甚嚣。文王对此勃然大怒,整顿军队奋勇进剿,痛击敌人猖狂侵扰。大大增加周国洪福,天下四方安乐陶陶。

密人凭着地势高险,出自阮国侵我边疆,登临我国高山之上。“不要陈兵在那丘陵,那是我国丘陵山冈;不要饮用那边泉水,那是我国山泉池塘。”文王审察那片山野,占据岐山南边地方,就在那儿渭水之旁。他是万国效法榜样,他是人民优秀国王。

天帝告知我周文王:“你的德行我很欣赏。不要看重疾言厉色,莫将刑具兵革依仗。你要做到不声不响,天帝意旨遵循莫忘。”天帝还对文王说道:“要与盟国咨询商量,联合同姓兄弟之邦。用你那些爬城钩援,和你那些攻城车辆,讨伐攻破崇国城墙。”

临车冲车轰隆出动,崇国城墙坚固高耸。抓来俘虏成群结队,割取敌耳安详从容。祭祀天神求得胜利,招降崇国安抚民众,四方不敢侵我国中。临车冲车多么强盛,哪怕崇国城墙高耸。坚决打击坚决进攻,把那顽敌斩杀一空,四方不敢抗我威风。

 

  • 注释

皇:光辉、伟大。

临:监视。下:下界、人间。赫:显著。

莫:通“瘼”,疾苦。

二国:有谓指夏、殷,有谓指豳、邰,皆不确。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或说:“古文上作二,与一二之二相似,二国当为上国之误。”此说是,上国系指殷商。

政:政令。获:得。不获,不得民心。

四国:天下四方。

爰:就。究:研究。度(duó):图谋。

耆:读为“稽”,考察。

式:语助词。式廓:犹言“规模”。

眷:思慕、宠爱。西顾:回头向西看。西,指岐周之地。

此:指岐周之地。宅:安居。

作:借作“柞”,砍伐树木。屏(bǐng):除去。

菑(zī):指直立而死的树木。翳:通“殪”,指死而仆倒的树木。

修:修剪。平:铲平。

灌:丛生的树木。栵(lì):斩而复生的枝杈。

启:开辟。辟:排除。

柽(chēng):木名,俗名西河柳。椐(jū):木名,俗名灵寿木。

攘:排除。剔:剔除。

檿(yǎn):木名,俗名山桑。柘(zhè):木名,俗名黄桑。以上皆为倒装句式。

帝:天帝。明德:明德之人,指太王古公亶父。

串夷:即昆夷,亦即犬戎。载:则。路:借作“露”,败。太王原居豳,因犬戎侵扰,迁于岐,打败了犬戎。

厥:其。配:配偶。太王之妻为太姜。

既:犹“而”。固:坚固、稳固。

省(xǐng):察看。山:指岐山,在今陕西省。

柞(zuò)棫(yù):栎(lì)树与白桵(ruí)树。斯:犹“乃”。拔:拔除。

兑(duì):直立。

作:兴建。邦:国。对:疆界。

大伯:即太伯,太王长子。次子虞仲,三子季历。太王爱王季,太伯、虞仲为让位于季历,逃至南方,另建吴国。太王死后,季历为君,是为王季。

因心:姚际恒《诗经通论》:“因心者,王季因太王之心也,故受太伯之让而不辞,则是能友矣。”友:友爱兄弟。

则:犹“能”。

笃:厚益,增益。庆:吉庆,福庆。载:则。

锡:同“赐”。光:荣光。丧:丧失。

奄:全。尽。

貊(mò):《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及《礼记·乐记》皆引作“莫”。莫,传布。

克:能。明:明察是非。类:分辨善恶。

长:师长。君:国君。

王(wàng):称王,统治。

顺:使民顺从。比:使民亲附。

比于:及至。

悔:借为“晦”,不明。

施(yì):延续。

畔援:犹“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

歆羡:犹言“觊觎”,非分的希望和企图。

诞:发语词。先登于岸:喻占据有利形势。

密:古国名,在今甘肃灵台一带。

阮:古国名,在今甘肃泾川一带,当时为周之属国。阻:往,至。共(gōng):古国名,在今甘肃泾川北,亦为周之属国。

赫:勃然大怒的样子。斯:犹“而”。

旅:军队。

按:遏止。徂旅:此指前来侵阮、侵共的密国军队。

笃:厚益、巩固。祜(hù):福。

对:安定。

依:凭借。京:高丘。

陟(zhì):登。

矢:借作“施”,陈设。此指陈兵。

阿:大的丘陵。

鲜(xiǎn):犹“巘”,小山。

阳:山南边。

将:旁边。

方:准则,榜样。

大:注重。以:犹“与”。

长:挟,依恃。夏:夏楚,刑具。革:兵甲,指战争。

顺:顺应。则:法则。

仇:同伴。方:方国。仇方,与国、盟国。

弟兄:指同姓国家。

钩援:古代攻城的兵器。以钩钩入城墙,牵钩绳攀援而登。

临、冲:两种军车名。临车上有望楼,用以瞭望敌人,也可居高临下地攻城。冲车则从墙下直冲城墙。

崇:古国名,在今陕西西安、户县一带,殷末崇侯虎即崇国国君,《尚书大传》有“文王六年伐崇”的记载。墉:城墙。

闲闲:摇动的样子。

言言:高大的样子。

汛:读为“奚”,俘虏。连连:接连不断的状态。

攸:所。馘(guó):古代战争时将所杀之敌割取左耳以计数献功,称“馘”,也称“获”。安安:安闲从容的样子。

是:乃,于是。类:通“禷”,出征时祭天。祃(mà):师祭,至所征之地举行的祭祀;或谓祭马神。

致:招致。附:安抚。

茀茀:强盛的样子。

仡(yì)仡:高崇的样子。

肆:通“袭”。

忽:灭绝。

拂:违背,抗拒。

 

 

【周部族的史诗性颂诗、周部族的周原创业史】

 

  • 灵台

 

jīng shǐ líng tái,jīng zhī yíng zhī。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shù mín gōng zhī,bù rì chéng zhī。jīng shǐ wù jí,shù mín zǐ lái。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wáng zài líng yòu,yōu lù yōu fú。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yōu lù zhuó zhuó,bái niǎo hè hè。wáng zài líng zhǎo,wū rèn yú yuè。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jù yè wéi cōng,fén gǔ wéi yōng。wū lún gǔ zhōng,wū lè bì yōng。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wū lún gǔ zhōng,wū lè bì yōng。tuó gǔ péng péng。méng sǒu zòu gōng。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 译文

  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有乐队。

 

  • 注释

经始:开始计划营建。灵台:古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攻:建造。

亟:同“急”。

子来:像儿子似的一起赶来。

灵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名。

麀(yōu)鹿:母鹿。

濯濯(zhuó):肥壮貌。

翯(hè)翯:洁白貌。

灵沼:池沼名。

於(wū):叹美声。牣(rèn):满。

虡(jù):悬钟的木架。业:装在虡上的横板。枞(cōng):崇牙,即虡上的载钉,用以悬钟。

贲(fén):借为“鼖”,大鼓。 

论:通“伦”,有次序。

辟廱(bì yōng):离宫名,与作学校解的“辟廱”不同,见戴震《毛郑诗考证》。

鼍(tuó):即扬子鳄,一种爬行动物,其皮制鼓甚佳。逢(péng)逢:鼓声。

蒙瞍:古代对盲人的两种称呼。当时乐官乐工常由盲人担任。公:读为“颂”,歌。或谓通“功”,奏功,成功。

 

 

【周文王建成灵台和游赏奏乐的诗、文王有德使人民乐于归附】

 

  • 下武

 

xià wǔ wéi zhōu,shì yǒu zhé wáng。sān hòu zài tiān,wáng pèi yú jīng。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wáng pèi yú jīng,shì dé zuò qiú。yǒng yán pèi mìng,chéng wáng zhī fú。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chéng wáng zhī fú,xià tǔ zhī shì。yǒng yán xiào sī,xiào sī wéi zé。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mèi zī yī rén,yīng hóu shùn dé。yǒng yán xiào sī,zhāo zāi sì fú。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zhāo zī lái xǔ,shéng qí zǔ wǔ。wū wàn sī nián,shòu tiān zhī hù。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shòu tiān zhī hù,sì fāng lái hè。wū wàn sī nián,bù xiá yǒu zuǒ。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 译文

后能继前惟周邦,世代有王都圣明。三位先王灵在天,武王配天居镐京。

武王配天居镐京,德行能够匹先祖。上应天命真长久,成王也令人信服。

成王也令人信服,足为人间好榜样。孝顺祖宗德泽长,德泽长久法先王。

爱戴天子这一人,能将美德来承应。孝顺祖宗德泽长,光明显耀好后进。

光明显耀好后进,遵循祖先的足迹。基业长达千万年,天赐洪福享受起。

天赐洪福享受起,四方诸侯来祝贺。基业长达千万年,那愁没人来辅佐。

 

  • 注释

下武:在后继承。下,后;武,继承。

世:代。哲王:贤明智慧的君主。

三后:指周的三位先王太王、王季、文王。后,君王。

王:此指武王。配:指上应天命。

求:通“逑”,匹配。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按‘求’当读为‘逑’。逑,匹也,配也。……言王所以配于京者,由其可与世德配合耳。”

言:语助词。命:天命。

孚:使人信服。

下土:下界土地,也就是人间。式:榜样,范式。

孝思:孝顺先人之思,此系以孝代指所有的美德,举一以概之。王引之《经义述闻》:“孝者美德之通称,非谓孝弟之孝。”

则:法则。此谓以先王为法则。

媚:爱戴。一人:指周天子。

应侯顺德:吴闿生《诗义会通》:“侯,乃也;应,当也。‘应侯顺德’,犹云应乃懿德。”而《水经注》等书认为应侯是武王之子,封于应(地在今河南宝丰西南)。

昭:光明,显耀。嗣服:后进,指成王。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广雅·释诂》:‘服、进,行也。’……《仪礼·特牲·馈食礼》注:‘嗣,主人将为后者。’……是知嗣服即后进也。”

兹:同“哉”。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兹、哉古同声通用。”来许:同“后进”。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谢沈书引作‘昭哉来御’是也,……许、御声义同,故通用。……‘昭哉来许’犹上章‘昭哉嗣服’也。”

绳:承。武:足迹。祖武,指祖先的德业。

於(wū):感叹之词。斯:语助词。

祜(hù):福。

不遐: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不遐’即‘遐不’之倒文。凡《诗》言遐不者,遐、胡一声之转,犹云胡不也。”

 

 

【赞美周武王、周成王等能继承先王德业而作】

 

  • 文王有声

 

wén wáng yǒu shēng,yù jùn yǒu shēng。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

yù qiú jué níng,yù guān jué chéng。wén wáng zhēng zāi !

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

wén wáng shòu mìng,yǒu cǐ wǔ gōng。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

jì fá yú chóng,zuò yì yú fēng。wén wáng zhēng zāi !

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

 

zhù chéng yī xù,zuò fēng yī pǐ。

筑城伊淢,作丰伊匹。

fěi jí qí yù,yù zhuī lái xiào。wáng hòu zhēng zāi !

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

wáng gōng yī zhuó,wéi fēng zhī yuán。

王公伊濯,维丰之垣。

sì fāng yōu tóng,wáng hòu wéi hàn。wáng hòu zhēng zāi !

四方攸同,王后维翰。王后烝哉!

 

fēng shuǐ dōng zhù,wéi yǔ zhī jì。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

sì fāng yōu tóng,huáng wáng wéi bì。huáng wáng zhēng zāi !

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

hào jīng bì yōng,zì xī zì dōng,

镐京辟雍,自西自东,

zì nán zì běi,wú sī bù fú。huáng wáng zhēng zāi !

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kǎo bǔ wéi wáng,zhái shì hào jīng。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

wéi guī zhèng zhī,wǔ wáng chéng zhī。wǔ wáng zhēng zāi !

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fēng shuǐ yǒu qǐ,wǔ wáng qǐ bù shì ?

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

yí jué sūn móu,yǐ yàn yì zǐ。wǔ wáng zhēng zāi !

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

 

  • 译文

文王有着好声望,如雷贯耳大名享。但求天下能安宁,终见功成国运昌。文王真个是明王!

受命于天我文王,有这武功气势旺。举兵攻克那崇国,又建丰邑真漂亮。文王真个是明王!

挖好城壕筑城墙,作邑般配实在棒。不贪私欲品行正,用心尽孝为周邦。君王真个是明王!

文王功绩自昭彰,犹如丰邑那垣墙。四方诸侯来依附,君王主干是栋梁。君王真个是明王!

丰水奔流向东方,大禹功绩不可忘。四方诸侯来依附,大王树立好榜样。大王真个是明王!

落成离宫镐京旁,在西方又在东方,在南面又在北面,没人不服我周邦。大王真个是明王!

占卜我王求吉祥,定都镐京好地方。依靠神龟定工程,武王完成堪颂扬。武王真个是明王!

丰水边上杞柳壮,武王任重岂不忙?留下治国好策略,庇荫子孙把福享。武王真个是明王!

 

  • 注释

遹(yù):陈奂《诗毛氏传疏》:“全诗多言‘曰’、‘聿’,唯此篇四言‘遹’,遹即曰、聿,为发语之词。《说文》……引诗‘欥求厥宁’。从欠曰,会意,是发声。当以欥为正字,曰、聿、遹三字皆假借字。”

烝(zhēng):《尔雅》释“烝”为“君”。又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韩诗云:“烝,美也。”可知此诗中八用“烝”字皆为叹美君主之词。

于崇:“于”本作“邘”,古邘国,故地在今河南沁阳。崇为古崇国,故地在今陕西户县,周文王曾讨伐崇侯虎。

丰:故地在今陕西西安沣水西岸。

淢(xù):假借为“洫”,即护城河。

棘(jí):陆德明《经典释文》作“亟”,《礼记》引作“革”。按段玉裁《古十七部谐声表》,棘、亟、革同在第一部,是其音义通,此处皆为“急”义。

王后:第三、四章之“王后”同指周文王。有人将其释为“周武王”,误。

公:同“功”。濯(zhuó):本义是洗涤,引申有“光大”义。

翰:主干。

皇王:第五、六章之“皇王”皆指周武王。辟(bì):陈奂《诗毛氏传疏》认为当依《经典释文》别义释为“法”。

镐(hào):周武王建立的西周国都,故地在今陕西西安沣水以东的昆明池北岸。辟廱(bì yōnɡ):西周王朝所建天子行礼奏乐的离宫。

无思不服:王引之《经传释词》云:“无思不服’,无不服也。思,语助耳。”

宅:刘熙《释名》释“宅”为“择”,指择吉祥之地营建宫室。“宅”是乇声字,与“择”古音同部,故可相通。

芑(qǐ):同“杞”。芑、杞都是己声字,古音同部,故杞为本字,芑是假借字,应释为杞柳。

仕:毛传释“仕”为“事”,古通用。

 

 

【西周开国君主文王、武王的业绩所起的继往开来的作用】【成诗在成、康之际】

 

       我小学语文不好,所以给诗经注下音,方便自己后续阅读。相关译文和注释来自网络,如果对你有所帮助的话,麻烦点个赞吧!


【浅读诗经 027】诗经·大雅·文王之什(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