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戏称为“一组飞行的零件”,二战美国XP-75“鹰”式战斗机

1942年9月,美国费舍尔汽车公司开始设计XP-75式战斗机,这是应美国在当年2月提出的战斗机/截击机要求而设计的飞机,按照军方的要求,战斗机要拥有最大440英里的飞行时速(708千米/小时),最大升限38000英尺(11582米),最大航程2500英里(4023千米)。

设计师打算给战斗机安装一台强大的发动机,以此满足军方的飞行要求,1942年10月,公司获得军方两架原型机合同,飞机被命名为XP-75。这架飞机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架拼凑的飞机,它也因此被一些文章戏称为“一组飞行的零件”,那么该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飞机采用低单翼布局,机翼是从P-40战斗机借来的,尾翼部分来自道格拉斯 SBD轰炸机,后三点式起落架则来自F4U“海盗”,费舍尔公司的设计师们可真懂得资源利用,明明是设计一架新的战斗机,结果有一半的工作都是别的公司帮忙做了。

当然了,费舍尔公司的设计师也不是无能之辈,他们设计的机体和动力系统也很有特色,机体呈现纺锤形,一台艾里逊V-3420液冷发动机提供动力,它的额定功率2600马力,发动机并不安装在机头位置,而是安装在机体中段位置,在驾驶室的后方。

发动机动力通过长长的传动轴,从驾驶室的下方传递到前方,驱动一副6桨叶共轴对转螺旋桨,发动机的进气口位于机腹,排气口位于机体两侧翼根上方。

XP-75的武器配置数量挺丰富,它在机翼内安装6挺12.7毫米重机枪,机体内安装另外4挺,还能挂载2枚500磅的航空炸弹。虽然10挺12.7毫米机枪在数量上很丰富,该枪的弹道性能也不错,不过以1942年前线的战况来看,怎么也应该安装一两门单发毁伤能力更强的20毫米航炮才够用。

第一架原型机在1943年11月17日首飞,不久后军方又订购了4架,到1944年时所有6架原型机都完成了,如果发展顺利将获得军方2500架的生产订单,第一个生产型战斗机被命名为P-75A“鹰”。

在实际测试中发现XP-75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借用于其他飞机的结构虽然能够缩短研发时间,优化生产效率,但是每一架飞机都有自己的气动外形,把别人的设计生搬硬套反而弄巧成拙。

飞机的动力系统功率不足,无法驱动飞机达到所需的速度和高度,冷却系统效率也不高,整体操控性能差,副翼的力量太强难以操作。

之后设计师对后续的原型机进行了修改,安装了新的气泡式座舱,尾翼结构调整,升级发动机为艾里逊V-3420-23型输出动力2885马力。这些变动确实改善了飞机的性能,但是接下来的测试飞行中仍然坠毁了3架原型机,这很不寻常。

当时P-75战斗机是一个高优先级项目,它得到了许多媒体的关注,仅从外表来看它确实有点不寻常,被称为是“神奇飞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如P-51这类飞机已经很好地满足了军方需求,而划时代的喷气式飞机也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中,因此P-75A“鹰”的生产计划在1944年10月被终止。

XP-75战斗机空重5214千克,最大起飞重量8260千克,机长12.32米,高4.72米,翼展15.04米,机翼面积32.2平方米,最大飞行速度697千米每小时,最大航程3300千米,最大升限11100米,飞行员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