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答疑】幕末历史常识10则(七)

2021-03-12 10:57 作者:幕末史德川家禛  | 我要投稿

反响不错,再补充10条幕末史入门常识——

1. “幕府”是什么?是指日本历史上由征夷大将军(通称幕府将军)领导与统治的武家政权。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大部分为世袭且军政大权凌驾于朝廷之上;实行封建统治,征夷大将军不直接掌控全国,而会分封土地给武士,这其中包括了事实上对当地原有大名的承认。


2. “江户幕府”是什么?1603年由德川家康开设于江户的幕府,故称“江户幕府”,也称“德川幕府”。结束于1868年,是日本历史上第三个幕府,也是最后一个武家政权。


3. “文久改革”是什么?1862年(文久2年),在萨摩藩与朝廷的压力下,也是为适应近代化,幕府对人事、职位、制度、军事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包括起用一桥庆喜、松平庆永。

 

4. “八月十八日政变”是什么?1863年长州藩控制朝廷,希望借天皇名义逼迫幕府武力攘夷,否则举兵倒幕,为此多次忤逆天皇的意志、下达伪敕,并排斥接近幕府的萨摩藩。在会津长州联合、中川宫朝彦亲王支持、天皇的授意下,公武合体派将攘夷派势力的长州藩从政治中心京都驱逐出去。也称“文久政变”。

 

5. “池田屋事件”是什么?八月十八日政变后长州藩不甘于被驱逐,攘夷势力秘密在京都集结势力,意欲推动长州藩发动战争,在京都纵火,囚禁中川宫朝彦亲王,暗杀禁里御守卫总督一桥庆喜和京都守护职松平容保,并挟持孝明天皇到长州。二十余名尊攘派浪人聚集在旅宿池田屋中密会时被会津藩麾下的新选组发现,最终以近藤勇为首的新选组队士以少胜多捕杀浪人,在支援到来后在京都范围内进行了搜查。

 

6. “禁门之变”是什么?在京都失利的长州藩试图夺回对京都的掌控力,池田屋事件后更加无可忍耐,试图集结兵力攻入京都。受到幕府指挥下的会津、桑名、萨摩等诸藩的阻击,最终被击退。由于在京都御所西侧蛤御门附近战斗激烈,故又称“蛤御门之变”。 作者:幕末史德川家禛

7. “长州征伐”是什么?禁门之变后长州藩被宣布为朝敌,此后幕府两次出兵讨伐长州藩,以打压激进的尊王倒幕派。第一次幕府不战而胜,第二次长州大获全胜。

 

8. “锁国”时期的日本通过何等渠道了解国外情况?通过“出岛”,位于长崎的一座人工岛。幕府在此处通过与荷兰人来往了解欧美状况。

出岛

9. 为什么幕末各藩财政状况普遍不佳?实行参觐交代是一方面,与太平盛世养成奢靡习惯也有关系。最重要的是米本位的崩溃,大米产量增加、工商业的发达、农副产品的丰富及其他原因共同导致大米贬值,而武士间依然用大米结算资产。 作者:幕末史德川家禛

 

10. 诸藩及幕府应对财政困难的普遍解决方法是?实行各种名目的“改革”。实际上是要求领民缴纳更多的税以及要求武士勒紧裤腰带生活。西南诸藩基于地利部分在锁国状态下发展走私生意,萨摩藩则同时借巨债并且抵赖。


 

(评论区持续收集各类幕末常识性问题!是更新的动力!)



【答疑】幕末历史常识10则(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