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310E】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学硕学姐:认识自己,学会借力
本文源自学生投稿,为学生真实教育学考研经验,勤思首发,转载请申请。
一、为什么考研
至于考研原因,一是对教育学的兴趣,二是想要与更优秀的人站在一起,让自己变的更优秀。从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把“我一定要考上研究生!”这句话深深刻在了心里。所以我才会在一战失利后毅然决然选择二战,我不甘心就此放弃。一战湖南师范大学学科语文专业,初试362分,未能进入复试。一战失败后,我想了很多,对于自己当初一腔热血选择跨考,还是热门学校里的热门专业的决定产生了怀疑,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人生的黑暗期吧,迷茫、无助。幸运的是,我在朋友的推荐下遇到了勤思,遇到了勤思的吴老师,她给我指明了方向,我放下了继续考学科语文的想法,选择了考311教育综合学硕。换个方式走上教育道路,是不是可谓“曲线救国”的呀!
二、院校的确定
说到二战正式备考,我是从6月中下旬开始的。6月中下旬到9月,我一直在学习311教育综合中的基础知识以及英语,毕竟之前专业课学习的是333,英语学习的是英语二,这个转变过程我一直在努力适应,所以对于院校的选择还不是很确定。9月份之后,我开始考虑院校的选择,也查了很多学校的资料,最终将目标锁定在湖南师范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两所院校上,但在这两所院校的选择中,我开始犹豫。这时吴老师跟我说不然我们等到国庆模拟测试之后再做决定吧,这段时间你就努力学习,有了知识储备才是最重要的。我听取了老师的建议。之后,我的国庆模拟测试成绩还可以,240分,但我担心自己在真实考场上不能发挥出现在的水平,经过与父母讨论,与吴老师商讨,与辅导员交流,我最终选择了重庆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我现在也庆幸自己选择的是重师,今年的湖师我还是走不上,而充分了解自身的情况,这也是在院校选择中取舍的智慧。
三、备考经验
对于整个备考过程,我的计划没有做到其他一些高分学长学姐那么精细,但我就自己总结的,并且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点来谈一谈。
(一)初试备考
专业课:(一天约6-7h)
① 学习讲义前一定要看教材!因为我时间不够没有熟悉教材,所以对选择题中一些细节的点就把握不住,也是说有过一年学习333方面知识的经验,大部分选择题才能选对。选择题占分大,而且考的很细,熟悉教材是选择题拿高分的关键。
② 学习一定不能死记硬背!我吃了死记硬背的亏,所以学弟学妹一定要记住别死记硬背的学习,这样下来的知识最后不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会思考,只有理解它,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才能学好311,就如教原中的很多内容就是对其他四科更精炼的总结,学好教原有利于整体把握其他科目,而中外教、教心、教研的细致学习有利于深入理解教原。现在的考题越来越灵活,学弟学妹们学习一定要联系实际生活,多关注教育热点,并且在答题中能够展示,那高分离你也不远啦。
③ 学习一定要整理错题!我在初试备考中没有把做错的题分类整理,这也是给了我血淋淋的教训,在考试过程中由于我对知识点的模糊,导致一个辨析题的判断失误,15分就这样被我丢掉了,考完真的是肠子都悔青了!学弟学妹一定要汲取我的教训啊!
④ 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辅导员沟通!我当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都会及时与辅导员沟通,她会一直耐心的帮助解决我遇到的问题,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对我学习给了很大的帮助。
注意哦:
10月份之前,我在专业课上所学的知识都是比较零碎、不成体系的,我想要把所学的知识框架更加体系化,我跟吴老师说了我的情况,通过吴老师,我了解到刷题营这个课程,我先听了刷题营的体验课,非常不错,特别是听教原的马老师讲课,真的是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因此,在10月之后,我报了勤思的刷题营,老师们会通过一道题目的讲解延伸到多个问题角度,还会让我们回答问题,从回答中找出问题,针对性地解决。通过刷题,让我进一步巩固了知识,思考问题的思维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以下是上课时做的一些笔记,答题时记框架很好用滴~

公共课:(一天约4-5h)
① 英语:一定要坚持每天背单词,我每天会花1个小时背单词书以及真题里的单词,单词是后续阅读、写作、翻译的基础。阅读题占分大,一定要把握好,我是做题和听视频相结合,重要的是总结历年阅读题型,在后期根据不同题型复习,比如细节题、中心主旨题等。作文的准备我建议越早越好,不要拖到10月份后期再开始,我是从暑假就开始慢慢听课学、背作文,这样到了后期压力不会太大,因为很大程度上已经形成了语感。10月份之后开始,在听课之后做真题巩固。英语建议吃透往年真题就够了,不用刷模拟题,注意总结错题。
② 政治:总体比较简单,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老师跟就行。
(二)复试备考
① 中英文自我介绍(一定多找有经验的人帮你修改,复试中一定要自然流利)
② 中英文常规问题:我报的班包含了这一部分课程,可以再去知乎、哔哩哔哩再搜集一些复试中的常问问题,基本够用了。
③ 专业课:
因为重师并没有指定参考书目,所以我复习的重心放在了初试的内容,以及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专业著作、专业文献和教育热点的学习上,这些在复试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要无思考的泛读,要有选择地精读,比如你对“核心素养”感兴趣,那么你学习的不能只局限于它的提出背景、定义、价值、现状问题以及发展对策等中的表层现象,而是针对“核心素养”深入挖掘,查阅核心期刊中的相关文献,吃透几篇文献里的内容,并且还能将文献中“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与教育热点相联系,形成专业著作、专业文献和教育热点中的一个循环。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勤思的文献、著作、热点的复试打卡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我是一直跟着课程走的,我先听课程中读文献、著作、热点的方法论讲解,再听学长学姐的解读,这样一个过程下来,我形成了自己的学习逻辑,而且在复试回答问题也用到了。其实,在复试中老师们不会问太难的问题刁难学生,更看重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术潜力,学弟学妹们回答问题一定不要乱,要有逻辑,要专业,要自信,重要的是有自己的看法,那么老师一定会喜欢你的!
④ 英语:我下载了一个英语配音的软件,每天都会听听英文,练练口语。当学习累时,我会找有关教育的电影,听纯英文版本,模仿他们说话的音调,这样坚持下来听力和口语的问题不大。不过,现在复试中的英语问题不像以前那样常规了,因此,提升自身英语实力很重要哦。
四、考研心得
通过这次考研经历,我深刻的体会到什么是“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的道理。我的考研成绩分数并不高,甚至说很低,刚好卡在了国家线337分,在我看到分数的那一刻第一反应是这下又完了,不用准备复试了。我跟吴老师说了我的想法,她的回答我当时是没有想到的,她说按照往年情况,我很大概率可以进复试,我应该而且必须认真准备复试。不过我当时的丧情绪吴老师觉得可真是恨铁不成钢啊!哈哈哈,幸好有吴老师一直的陪伴,鼓励着我,我仍然在积极准备着,并且坚持到了最后进复试考场的那一刻,要是中间有任何一环我放弃了,都不会有现在的结果。
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是:考研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坚持到最后成功就属于你,只有越努力才会越幸运。所以,朝着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梦想冲吧!时间和努力最终都会回报给你想要的。说到最后,学姐希望你们都能顺利上岸!加油!
想要报考这个学校的同学,或想进一步请教学长学姐的备考经验,请留言为她(他)疯狂打call,留言越多的帖子,我们会再邀请他们直播讲解考研经验,线上为大家答疑~
考研经验交流直播入口(22同学报名入口):https://uwq.h5.xeknow.com/s/3NsOJ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