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OL晋势力武将评析(司马懿,张春华)
新概念:隐匿
有“隐匿”的武将进入游戏时隐藏武将牌,称为“隐匿”状态。隐匿状态没有体力值,没有技能。
★根据测试,隐匿武将在结算相关技能时,视为1体力上限,1体力值的男性。更多具体结算不一一列举。
登场
即解除隐匿,将隐藏的武将牌展示出来并获得体力牌。登场结算结束会生成时机“登场后”。
★登场的结算暂时可以参考许身的变身,即:失去当前所有技能→调整体力上限和体力值→修改武将基本信息(姓名、势力、性别)→获得武将牌上的技能。但不完全一样,大体是这个流程。
★隐匿时获得的技能会消失,包括缠怨、X弦、龙凤印带来的技能。登场后可以再次质疑,登场后龙凤印本身没有消失,待司马徽再次移动后能再次获得火计连环业炎。
★隐匿时获得的部分状态后消失,部分状态会保留。具体待实测。当然也没必要全部了解。
登场条件
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则执行登场
1.隐匿武将体力值即将减少
2.隐匿武将的回合开始时
★隐匿状态名义上没有体力值,1里的“体力值减少”类比的是非隐匿状态的时机。当一名角色受到伤害或者失去体力,则其会有一个体力值减少的过程,若其处于隐匿状态,则把这个过程改为登场。
★登场后的体力值就是初始体力值,哪怕是因为受到伤害被打登场也是满血(司马师3/4)。
所以隐匿也是一个防护罩,加上部分反噬型隐匿技,隐匿状态更像是一种防盲狙的保护。
★若隐匿武将为主公且游戏人数大于4,则额外的体力上限加在登场后的武将牌上。

晋司马懿,男,晋,3勾玉,通达权变
不臣:隐匿,你登场后,若当前回合角色不为你,你可以获得其一张牌。
鹰视:锁定技,出牌阶段,牌堆顶的X张牌对你可见。(X为你体力上限)
雄志:限定技,出牌阶段,你可以亮出牌堆顶一张牌。你使用此牌并重复此流程直到你无法使用。
权变:出牌阶段,当你首次使用或打出一种花色的手牌时,你可以观看牌堆顶的X张牌,获得其中一张与此牌花色不同的牌,将剩余牌置于牌堆顶;出牌阶段,你至多可以使用X张非装备手牌。(X为你体力上限)
☆修改点。
权变:手牌→非装备手牌
★当真是极大的加强了。
★技能时机条件效果等固定格式我就不再写一次了,直接传送门点进去看就行了。
※不臣。限定技的反馈,真没什么好说的。别说抽走连弩打断魏延,慧容一出,不臣算什么东西。
※鹰视。明明是透视。
※雄志。现代化全自动打牌,就是机器运转不能卡顿,否则灯泡就灭了。
★雄志使用【杀】是需要次数的,不挂连弩会卡杀。用鹰视至少看到牌堆顶的牌都能用再雄志。
※权变。边用边摸,每回合至多摸四张,本身小半个留赞的强度。然后被一个雅望给削没了。
★这次修改,装备牌不占用权变的次数,算是正常范围内的补强。至少不会卡一手装备装不了只能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三血张绣。
★可以随意装装备也间接提升了司马懿的防御力。
★以及,可以随意装装备之后,3体力上限的司马懿也可以一回合打满四花色的权变。
●总结
★司马懿这个技能组本身不弱,但是本身以回合内技能为主,却因为权变的限制不能完全发挥。这次放宽了限制,强度自然提升。
★仔细想想,权变和昭然很像,都是出牌阶段,都要根据花色发动,都能摸牌。只不过权变可控性高,昭然你不知道摸到的新牌会不会卡花色,反过来昭然可以拆牌而权变只会自闭。如果横向对比的话,我选择马昭。

修改前晋司马懿
司马懿,男,晋,3勾玉
不臣:隐匿技,你登场后,若当前回合角色不为你,你可以获得其一张牌。
鹰视:锁定技,出牌阶段,牌堆顶的X张牌对你可见。(X为你体力上限)
雄志:限定技,出牌阶段,你可以亮出牌堆顶一张牌。你使用此牌并重复此流程直到你无法使用。
权变:出牌阶段,当你首次使用或打出一种花色的手牌时,你可以观看牌堆顶的X张牌,获得其中一张与此牌花色不同的牌,将剩余牌置于牌堆顶;出牌阶段,你至多可以使用X张牌。(X为你体力上限)

张春华,女,晋,3勾玉
宣穆:隐匿技,你登场后,若当前回合角色不为你,则直到当前回合结束,防止你受到的伤害。
慧识:摸牌阶段,你可以放弃摸牌,改为观看牌堆顶的X张牌,获得其中一半数量的牌(向下取整)并将其余牌置于牌堆底。(X为牌堆剩余牌数的个位数)
清冷:一名角色的回合结束时,若其体力值与手牌数之和不小于X(X为牌堆剩余牌数的个位数),你可以将一张牌当做冰【杀】对其使用(无距离限制)且若你未对其发动过“清冷”,则你以此法使用牌时摸一张牌。
※宣穆。
状态类技能无时机
生效时间段:登场后开始生效,当前回合结束时结束生效
生效条件:你登场时的当前回合角色不为你
效果:你于生效时间段内受到伤害时,防止之。
★就是个一定程度上的无敌。严防一波流武将。但是防止伤害的时机比较晚,还是容易被造成伤害时的技能和受到伤害时的技能坑到,如制蛮。
★至于给武烈橘子之后登场。我也不知道标记还在不在,也不知道如果标记还在会不会因为位置触发标记效果。
※慧识。
时机:摸牌阶段(开始时?)
效果:你可以改为观看X张牌→你获得其中一半数量的牌→你将剩余牌置于牌堆底
★张春华主公的话,牌堆161张,起始手牌32张发完,主公第一回合开始牌堆剩余129张,正是慧识最强的时候。当然反贼可以通过选择神诸葛亮把牌堆变成122张废掉第一回合的慧识。(然后就发现另一个反贼糜竺又把牌堆打成119张)
★没必要扣扣搜搜纠结这几张牌。慧识的发挥比较随缘,现在的环境过牌武将太多了,各种削牌堆的途径都有,你永远不知道到你的回合,牌堆尾数是几。如果你的上家用牌自由度高,他甚至可以每次都把牌堆给你控好数量。
★再看收益,上限是看9拿4,神吕蒙直呼内行。当然有无聊的人算过,慧识的摸牌期望比涉猎少半张。加上慧识会把废牌置底,牌堆越薄废牌越多。
★牌堆尾数越大越有发挥。
※清冷。
时机:回合结束时
目标:一名其他角色
条件:目标手牌数与体力值之和不小于X(&其未成为过此技能目标)
效果:你可以将一张牌当做冰【杀】对其使用(&你摸一张牌)
★就是回合外输出,前期有摸牌基本上类似于身份局骁果,后期没摸牌基本上类似于国战骁果。
★需要目标血牌之和大于牌堆尾数,也就意味着对高手牌或者高体力的目标更容易触发,但是杀一刀或者拆两张牌对这些武将来说也没什么大影响,顶多算是骚扰。
★偶有奇效的补刀。
★牌堆尾数越小越容易发动。
●张春华这个设计,又是三血无防。慧识和清冷对牌堆要求还刚好相反。
★登场回合的无敌有可能防止速推,成为独狼之后依赖不那么靠谱的慧识维持强度。
★本身慧识不弱,清冷的时机在结束阶段,可以破坏目标角色的留牌思路,进而影响其回合外防御。但是后期没有了续航,三血将回合外出杀也是一个负担。
最后
☆题外话:司马懿和张春华的设计里有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地方。就是同一个武将技能组的不同技能里的X指代同一个变量。司马懿的X都是体力上限,张春华的X都是牌堆牌数个位数。这对于技能组的整体性、美观性都很有意义。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