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推理四大奇书”(2)四大奇书之首,神经病般的《脑髓地狱》

2021-02-08 09:54 作者:桃浪之二  | 我要投稿

  宫崎骏曾经说过:“在我看来,属于日本自己的艺术品只有三件:大阪的太阁之城、黑泽明的《罗生门》、梦野久作的《脑髓地狱》。而我的《幽灵公主》和《千与千寻》还远远够不上”。

 去年,我读完并写过了同是所谓“推理界四大奇书”的《黑死馆杀人事件》的解析

CV4575873

自认为还算得上详细

可是《脑髓地狱》相比起《黑死馆杀人事件》这种为装b而装b的炫学派不同。梦野久作写的所有字你都能看懂,剧情也能明白,但仅仅只是知道怎么回事,完全不懂作者想表达什么内涵,估计这本书的解析只有作者自己能写。

梦野久作!永远的神经病

   推理小说有本格派与变格派之别,本格派小说以解谜为主,严格遵守诺克斯公平性守则,不注重写实,而以惊险离奇的情节与耐人寻味的诡计,通过逻辑推理展开情节;变格派注重描写变态心理,内容大都阴森恐怖,荒诞不经,手法夸张,而《脑髓地狱》就是变格派的代表。

  一九二六年,此书的作者在处女作《妖鼓》投稿前,曾拿给父亲过目,父亲看过后说“就像梦野久作所写的小说"。 所谓“梦野久作”是博多地区的方言,意指精神恍惚、成天做白日梦的人,自此,梦野久作就以他最喜欢的词语当了他的笔名。

简单讲一下剧情:

   一个青年男子在陌生的封闭房间中醒来,发现已经不记得任何事情。不论是此时的处境,还是自己的身份都毫无头绪。然而不认识的医生告知他此刻在精神病院,并且是绞杀自己新婚妻子的嫌犯!男子在惊恐和狐疑当中听着医生的叙述。可这一切究竟是现实还是一场阴谋?他还无法分的清楚,唯有默默接受。一切都藏在男子丢失的记忆当中……第二天,医学教授若林过来,告知“我”是一个“自我忘失症”患者,隔壁住的女孩是“我”的未婚妻表妹。在新婚之夜前,“我”勒死了表妹。看到这里,我以为这案情很简单,一个精神病人杀人后失忆,教授要助“我”复原记忆,还原案发情况。

  若林把“我”带到精神病科研究室,希望透过身处熟悉的情景,有助复原记忆。在房间内,“我”看到了整个故事的记录,“我”是谁,案情经过,九州大学精神病科的历史,以及正木教授的手稿。再次确认我的判断,一个医学奇才,遇到一个特殊的精神病人凶案,所以把“我”进行应用精神科学研究。

   当“我”在沉迷于看正木教授稿件,突然抬头看到正木教授。原来,正木教授没死,他和若林教授是冤家对头。正木教授还告诉“我”,吴家先祖的一个特大秘密,祖上是唐朝画家吴青秀,他是玄宗皇帝赏识的画家。他为了唤醒耽于贵妃美色的玄宗皇帝,绞杀妻子任尸体腐坏,并画下整个过程以期震慑玄宗。但尸身腐败过快,为了完成画作,吴青秀走上了杀人盗尸的疯魔之路……

   他还作有一卷栩栩如生的绘卷传世,吴家后人男性看到会引发疯癫行凶。“我”不是行凶者吴一郎。当“我”认为是若林教授用绘卷引发吴一郎行凶时,正木教授说了一个w和m的故事,这两男人都是某医学教授的高徒,基于某个可怕传说,接近t女生。后来,t女生为其中一人生下一个男儿。我开始觉得案情比预想复杂,“我”是他们用来研究吴一郎的替代品。正当我认为是这样时,却突然看到,正木教授早已死了,和“我”对话的不是正木教授。靠,那一刻,我被震撼了。这案情太离奇的。更离奇的是,当我认为正木教授是凶手时,其实,凶手却是另有其人……

到此为止吧


  在相关知识极少的1926年,能写出这样的小说十分不可思议。的确里面关于科学心理学等大段文字容易让人眼花缭乱云里雾里。我就简单来说说我理解的结局吧,通篇中的我其实是一个在母体中的胎儿,母体可能就是吴真代子。这是从文章结尾得出的,我这人在母体中继承了吴清秀癫狂和吴一郎的实验记忆,这也印证了正木的胎儿之梦这篇论文。另一郎大姨纵火如月寺,是在得知一郎离奇死亡之后发生的,所以按时间点分以及书中提供的资料,主线人物基本都死了,而我是继承了吴家血脉的胎儿,正在与祖先进行划时代的继承连接,嗡嗡嗡嗡。另外正木也提到了转世,也侧面印证了他坚信胎儿之梦的真实与继承。所以我认为这是文章最精彩且混沌的结局,胎儿之梦


  变格派就是变格派,往往是以一种极度诡异的风格著称,脑髓地狱之所以被称之为奇书,正是因为作者写出人性处黑暗的唯美面,本格是写实主义,变格就是因为这部奇书而成为浪漫主义,作者一生都在歌颂死亡之美,他将死亡当成这世界最为美好的东西,而正是这种思想的突然出现使读者进入一种极度扭曲的心理,从而产生自杀的想法或观念。他只是所以被后世成为变格派大师,就是因为这种美后世无法写出,也无法表达。如同希区柯克一般,只能模仿,却无法重现。而你们之所以恐惧,那是因为自己内心的魔鬼给予的,也就是黑暗一面的暗示。他正是看透了人性这二字。

  读的越深入,就越觉得它仿佛已经不是推理,他是带我走进的是属于他的世界,那个黑暗却又极度美丽的世界。大多数读者无法读下去,或者无法理解,这正是作者所想要的结果,所谓“均衡乱中求”。他的书是表现一种极度“妖”,千万不能和神经病较真,不然因为心理暗示的原因只会想要像书中一样“唯美的死去”。


  

“日本推理四大奇书”(2)四大奇书之首,神经病般的《脑髓地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