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筠谈企业管理与效益如何平衡

喻筠觉得似乎每个企业都存在“执行力”薄弱之处,不管如何管理严谨的组织或机构,总是达到不了最佳执行力效果,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做好企业管理,归根结底是管理好每个“人”。那么,企业究竟该如何求取管理与“效益”之间的平衡,需要将问题聚焦在哪些事情上?喻筠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对管理层实施管理
喻筠认为每一位管理者能坐上这个位子,毫无疑问是优秀的,但谁也不敢保证长期身处高位是否会有所懈怠,而一旦管理层懈怠松散于自身管理(其中包括不自律、疏于学习先进理念和先进知识等),那么其属下的职业素质估计更加禁不起考验。因此,国内企业管理亟待突破的一个方面就是,需要加强对管理层的管理,加强“优者胜,劣者汰”的机制,给更多真正有才的人机会,企业才会有不断向上发展的活力。
二、避免力量分散,聚焦企业关键
喻筠认为就算是大型企业,管理者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管什么组织部门总会发生数不尽又毫无意义的小事,一旦管理者失去理性头脑就会在这些事情上花心思,做无用功,而在企业关键事情上精力被分散,执行效率低下。管理者应该把企业的力量集中在少数关键的事情上,培养团队的高执行能力,不需要兼顾诸多事务来显现自己的办事能力,这种个人想法其实是很荒谬的。

三、判断方案的可行性,并制定科学的执行行动
喻筠认为不少策划方案和计划目标没有被顺利实施,原因不一定是团队能力差,可能是方案本身可行性低,压根执行起来很困难。为了提高企业团队的高效执行力,企业决策者应该在一开始就充分考虑这些方案是否可行,深入分析方案的每个流程、每个环节,确定成功的概率较高再付诸实施,这样不至于将团队的精力消耗在错误的方案上。
四、明确清晰的团队责任人
可以说,任何企业领导者都不喜欢在方案执行出问题要问责时,团队之间互相推诿,就是没有一个人来承担责任的行为。一个集体或团队的责任人模糊不清,本身就是管理松散的表现。在企业管理中,集体责任往往是行不通的,每个方案的执行团队,必须要有一个确定的负责人带领。

五、决策并不需要所有人投赞成票
喻筠认为在一个企业内部,无论提出什么方案,想要得到“满票通过”几乎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管理者,需要把重心放在协调团队内部,提高执行力而不是取得所有人共同意见,因为总有捣乱的,层次总有高低,而真理又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因此一般方案能获得30%的赞成票就差不多可以实行了了。

喻筠认为打造高效企业团队的最好方法,就是训练一支执行力强大的员工队伍,激发每个员工创造财富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