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音博藏珍 | 沙的:演奏方式

2022-10-14 01:44 作者:星海音乐学院博物馆  | 我要投稿


上一期我们对锣鼓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锣鼓经中的沙的吧!


沙的的演奏方式与鼓类似,演奏者双手持鼓槌敲击,根据音乐的不同需要采用单击轮击等技法进行演奏。沙的音质清脆高亢,常在佛山十番、粤剧伴奏和粤乐吹打中与南梆子(又称卜鱼)互相配合使用。

在传统的锣鼓谱中,一些演奏方式通过字谱的方式进行记载,如粤剧锣鼓经中表示“沙的单击”“爹”表示“沙的轮击。由于字谱的数量较多,在本篇中只摘取部分有关于沙的奏法的字谱进行解释。

粤剧中:的——沙的单击、爹——沙的轮击、截——双楗同时在卜鱼和沙的上轻击。十番锣鼓中:的——群鼓、沙的领奏,班鼓击鼓边、叻——群鼓、沙的、二锣混响、得——班鼓、沙的、小锣混响。
从以上锣鼓经字符与演奏对照中我们可以发现:沙的极少时间进行独奏,常与其它打击乐器组合演奏那么,锣鼓经的介绍就此告一段落,下一期将为您带来粤剧锣鼓的那些事~敬请期待!


参考资料:

[1]徐杰:《论粤剧锣鼓的艺术特征》,《北方音乐》,2015年第12期,第94页。

[2]黄韵华:《粤剧锣鼓的分工与作用》,《南国红豆》,2012年第03期,第54-55页。

[3]欧阳靖:《浅谈粤剧锣鼓的继承与创新》,《南国红豆》,2011年第02期,第46-47页。

[4]《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东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3年,第169-176页。

[5]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第49-51页。

音博文化传播项目团队
出品: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
承办:音博文化传播项目团队

负责人:郑敏执

行负责人:王晓青/李灵漫

总监制:郑敏/王晓青

内容总监:郑敏/李灵漫
视觉总监:王晓青/麦晓琳

视觉设计:李嘉/戚文怡

项目秘书:陈颖君/黄凤仪/黄嘉嘉

文献翻译:朱正一执行:音博文化传播志愿者团队(撰文丨音乐学系2021级唐海雯,传播助理丨艺管系2021级刘琛)


音博藏珍 | 沙的:演奏方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