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鸣泽服饰的考据
(首先声明这是鄙人第一次写作,见谅见谅。。。)
路鸣泽,《龙族》中登场的角色,自称路明非的弟弟。一位名副其实的腹黑正太,被称为小魔鬼、小恶魔。(同时也是我老婆)下面是对他的服饰考据。


上半身的上衣应该为西式燕尾服,

燕尾服是欧洲男士在正规的特定场合穿着的礼服,其结构形式为前身短、西装领造型,后身长、后衣片成燕尾形呈两片开衩,创造出礼服独有的优雅氛围。燕尾服起源于英国,据说在十八世纪初,英国骑兵骑马时,因长衣不便,而将其前下摆向后卷起,并把它别住,露出其花色的衬里,没想到这却显得十分美观大方。于是,许多其他兵种相继仿效。十八世纪中叶,官吏和平民纷纷穿起剪短前摆的服装作为一种时尚,这样燕尾服就产生了,并且很快地遍及了全英国。到了十八世纪晚期,燕尾服已经在欧美大部分国家风靡起来了。因显得英俊潇洒,所以后来燕尾服成为某种高雅的象征。当时上层人士、富人及其仆人都穿相应有金银边的燕尾服。这体现出路鸣泽放荡不羁的洒脱,相对于传统西装给人带来的紧束,沉稳感,这件更多能显现他优雅,淘气的底蕴。
上衣手肘下方采用了喇叭袖,像是在小臂上盛放的百合花,端庄典雅不乏上流气质。白衬衫贴身,领口处别一淡绿领结,作为王的贵族气概犹如一朵白云一般迷住我的眼。腰部系上了一条腰带,完美地勾勒出他纤细的腰,让人情不自禁沦陷于此。

下半身也别有一番风味,一件黑短裤搭配一双黑色及膝袜(又称中筒袜)。
说到及膝袜

它是一种长度到膝盖以下的长袜,一般常用于搭配校服(校服衬衣 + 百褶裙 + 及膝袜)。颜色多以黑色、藏青色为主,也有白色、条纹等,是二次元的日本女学生最常见的袜子款式(三次元也一样)及膝袜也有男孩子穿,比如日本的小学男生的校服也包含及膝袜,或者是颜值高的正太(如路鸣泽)穿的。路鸣泽修长的美腿配上及膝袜,堪称完美。
及膝袜上方就是令人欲罢不能的腿环了

对于腿环,准确的说,腿环应该叫袜带(Garter),用于固定过膝袜,相关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人类最原始的袜子“肖斯”最早由古埃及人发明,材料为麻、皮革等。到了中世纪,丝绸也开始被用于制作肖斯。与现在的丝袜不同,肖斯要穿在衬裤外面,用线系在腰带上固定。这就是最早的吊袜带。那时候还没有弹性布料,需要用布条把长筒袜紧紧绑在腿上,这就是最早的袜带。到了18世纪,长筒袜制作技术大幅提升,国王们的袜子可以紧紧地绷在腿上,不会下滑,但是腿环/袜带的传统被沿用下来,贵族们会在膝盖下方系上一条绸带。袜带首次脱离实用意义,彻底变成了装饰品。如今腿环有多种不同的样式和形式,不同的腿环,其具体的结构和用途有所不同。有的腿环可用作对袜子的固定作用,对于过膝袜/吊带袜,腿环可以与袜带搭配使用,使袜子不至于脱落;对于连裤袜,腿环可穿戴在裤袜外层,用于固定兼美观。有的腿环可作为单纯的装饰用品,用于突出美观,其作用类似于脚环、手环、臂环。此外,有的腿环也有其他用途,比如民族风俗习惯,比如表明身份地位等。(以及某忽悠的企业文化)腿环搭配在路鸣泽腿上,与及膝袜相辅相成,共同衬托出他的翩翩公子的气质与魅力。
最后就是他脚上的那双方口小皮靴了,

靴,原为北方游牧民族所穿,又称马靴和高筒靴。相传靴的发明者为战国时代著名军事家孙膑,为纪念孙膑,旧时鞋匠们便奉他为制鞋业的始祖,设牌位,挂画像供奉。靴始于战国时期,由西域少数民族传入中原,成为汉民服饰的一部分,《释名》云:"古有舄履而无靴,靴字不见于经,至赵武灵王始服。"最有代表性的是著名的"六合靴"(也称皂靴),隋、唐、宋、元、明代皆穿用,以皮革为之,清代改为布靴。历代少数民族鞋靴凝聚着历史的足迹和人们的智慧,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常分为皮靴和布靴两种,皮靴中有皮筒皮底和皮筒布底之分,布靴有布筒皮底和布筒布底之分。但路泽明穿的更贴近西式皮鞋,融入西方现代鞋靴设计的理念中去。

路鸣泽服装款式整体偏向与西式宫廷礼服,于颇具现代风范,但这高贵的服饰也很好地体现出他作为王的形象及绅士气度。他看似神秘神秘强大,但一直对路明非耍贱卖萌时常斗槽。同他的外貌一样,是个大男孩,说话风格多变,时而忧伤时而恶搞,非常腹黑,是个至强至暴的游戏宅 。但有时候又如同高贵的绅士,举止优雅,同时心里流淌着暴力和欲望的火焰,奉行权与力的龙族信条,如同恶魔一般残酷无情,但同样有着身为龙族的奇特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