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没有选择它(盛名),我只想做我自己 ——意大利女篮 #9 Cecilia Zandalasini

他们开始和我说,你是意大利篮球的门面。
可是这并不是我自己选择的。
不是我选择了这些聚光灯和关注。
我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我的肩膀是否可以承受这份期望的重量了?
——节选自21岁的Zanda亲笔信

作者碎碎念前言:也许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对大众说出来,所以想通过一些不同球员的侧面、大小故事,帮助你可能多少更能理解球员面临的处境,而不是只有单纯的评判。
第一次对Cecilia有印象是回看比利时猫2017欧锦赛1/4决赛对意大利,她和Emma两个人各种层面上的对飚,在场上进攻、防守,做所有事,把球队扛在肩上,但一样,安静沉稳、面无波澜,很容易就忽略掉了她俩的出色表现,回过头看数据才发现她们是那场比赛的基本盘...当时Emma 24岁,Cecilia才21岁。
Cecilia Zandalasini(意大利)
昵称Zanda,生于1996 年,身高1m88 ,场上司职小前锋。
Zanda射术精湛,攻击篮筐和为队友创造机会的能力同样不容小觑,今年在意大利国家队的欧预赛就曾单场交出9次助攻,防守也在水准之上。
Zanda 的青年国家队时期可谓闪耀无比,接连拿下U16和U20欧锦赛两个MVP奖项。
18岁就被选召入国家一队,随队成功取得2015欧锦赛资格,随后因其在意大利二级联赛的出色表现引起许多一级联赛球队的关注,意甲老牌强队Famila最终将年轻的新星纳入麾下。突然的联赛级别转换,Zanda并没有适应得很好。
不过一切从2017年开始不同,关于Zanda的媒体报道,现在只要搜一下都能看到,2017年的井喷十分明显,这一年的Zanda在意大利篮球界刮起一阵风暴..

Heartbroken
2017欧锦赛,第一次在高级别大赛亮相的Zanda大放异彩,对她的称呼从“冉冉升起的新星”到“新星”,这位21岁的年轻核心率领意大利一路晋级八强。然而球队在1/4决赛遭遇梅思曼领衔的超级黑马比利时女篮,遗憾告负。(插播一下Emma真的太!强!了!)

但一切还未结束,更重要的是争取即将到来的2018西班牙世界杯门票,意大利和其余输掉的三支球队,需要参与5-8名排位赛,争夺剩下的两张世界杯门票。
意大利对阵拉脱维亚,比赛还有1分22秒,意大利63-64落后拉脱维亚一分,Zanda顶住对方球员的犯规抢下她本场的第14个篮板,并因此被送上罚球线,稳稳两罚命中,意大利反超比分。下一回合,拉脱维亚进攻失误,球出底线,胜利的天平似乎缓缓向意大利倾斜。Zanda一个小后撤步顶着防守球员出手,球却在篮筐中弹了两下偏出。反过来,拉脱维亚以一个冷静的空切配合,拿下至关重要的两分。比赛时间还有25.9秒,拉脱维亚领先1分。意大利主教练喊出暂停。
暂停回来,球队主力控卫Gio弧顶运球,Zanda切出45°拿球,没有片刻犹豫,直接45°角再次突入篮下,起跳,歪着身子空中顶着两名防守球员出手,这次球还是弹了两弹....但稳稳入网。意大利再次将比分反超1分,距离比赛结束,还有15.5秒。

可球是圆的,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即使是最无人能想象到的情形。拉脱维亚暂停结束回到场上,清空一侧,球队核心Anete Steinberga油漆区45°背身要位,面对Zanda的防守,Steinberga选择转身切入篮下,就在同时,Zanda下手切球犯规,切在她的手臂上,裁判哨响。意大利全队累计犯规只有3次,她们当然可以选择一次犯规来消耗时间破坏对手的进攻,也许教练在暂停期间也这样布置过。所有人大概都觉得这是一次普通的响哨,然而边线裁判给出手势——Unsportsmanlike Foul,违体,两罚一掷!男女解说惊呼“I'm shocked”,Zanda掩面难以置信。上一个回合她刚把球队一只脚拖入世界杯,几秒前却以这种方式看这一切因为自己倾倒。


解说反复强调这个吹罚的争议性,尤其是考虑到发生的时机和整场的判罚尺度。镜头不停给到场边双方球员和教练,Anete Steinberga站上罚球线,两罚全中,拉脱维亚把自己从生死关头救了回来。时间只剩8.9秒,拉脱维亚仍手握一次球权。球开出,意大利快速犯规,7.6秒。Anete Steinberga再次站上罚球线,这次却两罚不中。意大利抢到篮板,快速推进,老将Raffaella MASCIADRI 三分出手,球却唰框而出。比分定格在68-67,拉脱维亚历史首次进入世界杯,而意大利,一分之差,与世界杯擦肩而过。

此役,21岁的Zanda上场37分钟,以50%的命中率砍下25分14篮板和2个盖帽,却也眼看自己以这种诡异的方式亲手断送胜利。“我认为用言语描述那一刻毫无作用,只有身处当时球队里的人,才知道让梦想这样消失的邪恶”。

“Boom”
场均拿下19分(赛会第二)、9.6篮板(赛会第三),仅仅在巨大的失落后的第二天,Zanda得到她从未敢想的荣耀,入选当届欧锦赛最佳五人组。

好似浪潮一般,Zanda还没从阴霾中缓过来已经迅速被一波喜悦覆盖,而这还未结束。
就在她带着复杂交错的情感刚从欧锦赛回到家,一通来自明尼苏达的电话彻底把一切推到浪尖。
Boom
一个梦想破灭,另一个梦想即将实现。
明尼苏达山猫想要签下她,并且这支正在追逐总冠军的球队希望她在本赛季立刻加入,此时WNBA常规赛程已经到了后半段。Zanda没有时间犹豫,一个月后,她登上了前往大洋彼岸的飞机。
她来到美国,随队前往圣安东尼奥,她儿时会和哥哥半夜起来看马刺的季后赛,而现在她就站在AT&T球馆里。之后她又和队伍飞往洛杉矶,斯塔普斯球场,那个她从小就模仿他打球的人,Kobe的主场。她面前站着Candace Parker,旁边是Westbrook,但她还什么都不能说,尽管外面的消息已经满天飞,但根据联盟的规定,需要等合同生效,球队官宣。

漫长的客场之旅后,山猫回到主场,Zanda终于可以上场了,面对芝加哥天空,她得到了自己在WNBA的第一分。然而她满脑子想的却是,绝对不可以被吹罚三秒违例,在训练中被强调过WNBA规则的不同,她牢牢记住。
Zanda这一系列的甜蜜还未结束,那一年的山猫,在摩尔的带领下拿到了联盟冠军。

只有那一点点庆祝的时间,2天后,Zanda回到了意大利。
仅仅在家呆了一天,她又拎起行李,前往Schio,她的意大利俱乐部Famila Schio已经开始赛季了。
与此同时,媒体的关注浪潮一样涌来,她的电话被打爆,各种采访各种活动邀约,这个21岁的女孩几乎被淹没。

It wasn't me who chose it
闪光灯铺天盖地,声音太过嘈杂,人们开始告诉她“你是意大利篮球的门面”。

“我并不是那种会说很多话的人”,她在自白信中写道。人们不停地想知道她的感受,但这几个月的变化实在太快了——欧锦赛的失利和个人的成功交织,WNBA梦想实现甚至捧杯...而当她回到意大利,回到她以往的日常生活、训练,她甚至没法确实地抓住这个时刻,无法确信当下是那个真实的自己。
一个小女孩给她留言,说Zanda一直是她的偶像。而后她又加了一句“如今不一样了,那么多人都认识你了。你不再只是我和那小部分女孩的梦想,现在,成千上万人的梦想都在你肩上。”

和球场上的冷静决绝不同,面对一夜成名的潮水,Zanda甚至有点惶恐,她仅仅才21岁,篮球事业也才刚刚起步。
女子篮球终于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度,可却没有人问过她,她自己,是否真的想要这一切。她不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了,扛起这些其他人梦想的重量,承受忽然包围她的注视,以及随之而来的审视和评判。
她在那封长长的自白信最后写道,面对这一切她满脑子只想着更加努力,不停提升自己。可是后来有人和她说,篮球会有终点,而最终留下的,只有真实的你自己。她想做回那个真实的自己。
她暂时关掉了自己的社交媒体,和Famila 拿下意甲冠军。第二年,她回到了明尼苏达山猫,博得自己的出场时间,成为板凳席上可靠的第六人。

“我喜欢去WNBA,在那里我不是那个被预设成为冠军的人。我只是一个普通球员,每天努力训练,争取自己的出场时间。”爆炸性关注的一年后,Zanda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2019年因为国家队赛程Zanda没有回到WNBA,2020年明尼苏达宣布将签回Zanda,后来却也因为疫情没有成行。她在欧洲联赛曾效力于土超豪门费内巴切,帮助球队拿下多个冠军。现在Zanda在意甲球队Virtus,最近已经续签到2026年。
这个夏天,Zanda也将继续带领意大利女篮征战欧锦赛,和🇧🇪🐱同组。目标应该是前六,争取明年奥运会的资格赛名额,希望她这次能抹平此前的遗憾。
这是意大利女篮#9
Cecilia Zandalasini

作者后记碎碎念:“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好像总习惯于这句话,可是有人真的问过她们自己吗?单单只是捋顺回顾Cecilia那一年,我已经觉得随之受到了跌宕起伏的冲击。庆幸她经受了过来,所有心理上和身体上的调整。如我前文提到的,对她的报导在2017年是井喷式的,而此后的几乎寥寥。她确实如她说的,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几个采访视频里可以看出。而媒体蜂拥而至的关注也确实只有三分钟热度,尽管他们可以一度把她捧到那么高的浪尖。
(*主要内容参考自Cecilia Zandalasini自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