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ghishe Charents
1897年3月13日,亚美尼亚诗人、作家叶格依舍·恰连茨出生于卡尔斯。
恰连茨最初就读于一所亚美尼亚小学,但后来从1908年到1912年转到卡尔斯的一所俄罗斯技术中学。他花了很多时间读书。1912年,他的第一首诗发表在亚美尼亚期刊Patani (Tiflis)上。1915年4月,奥斯曼帝国对于亚美尼亚进行种族灭绝,他自愿加入高加索前线的一支支队作战。当他被被派往凡城时,目睹了土耳其驻军对当地的破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后来在他的诗中读到。一年后,他离开前线,进入莫斯科一所大学就读。战争和种族灭绝的恐怖给恰连茨留下了创伤,他成为了布尔什维克的狂热支持者,认为他们是拯救亚美尼亚的真正希望。
恰连茨加入了红军,并在俄国内战期间作为一名普通士兵在高加索地区战斗。1919年,他回到亚美尼亚参加革命活动。一年后,他开始在教育部工作,担任美术司司长。1921年,恰连茨回到莫斯科,在瓦列里·布吕索夫创办的文学艺术学院学习。1921- 1922年,他进行了许多的创作。随后,夏伦茨出版了小说《Land of Nairi》,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其的一生中多次以俄文在莫斯科出版。1934年8月,马克西姆·高尔基向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对此进行详细介绍。在这部作品的第一部分致力于描述卡尔斯的公众人物和地方,并展示亚美尼亚的公共领域。根据恰连茨的说法,“这是一个无法理解的奇迹:一个可怕的秘密,一个惊人的惊喜”。在小说的第二部分,卡尔斯和他的领导人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三部分讲述了卡尔斯的衰落和梦想的破灭。
1924-1925年间,恰连茨在国外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旅行,访问了土耳其、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当他回国以后,他成立了一个作家联盟,并于1928年至1935年在一所出版社工作。1930年,Charents的书《黎明史诗》在埃里温出版,这本书由他在1927-30年间写的诗组成。这是献给他第一任妻子。他的最后一部诗集《路之书》于1933年出版,但它的发行被苏联政府推迟到1934年,在经过一些修订后才重新发行。在这本书中,作者展示了亚美尼亚历史的全景,并对其进行了部分回顾。威廉·瑟罗扬1934年在莫斯科见到了他,他形容恰连茨是一个彬彬有礼、才华横溢的人。恰连茨还将许多作品翻译成亚美尼亚语,包括《国际歌》。
1934年以后,恰连茨再也没有进行创作,并于随后的大清洗中被逮捕与监禁因不明原因死去。他的部分作品随后也被禁止出版。当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开始为恰连茨恢复名誉,于1958年发行了40戈比的纪念邮票,1975年时在埃里温建立了一所以他命名的博物馆。1997年亚美尼亚共和国发行了100亚美尼亚德拉姆的纪念币和150亚美尼亚德拉姆的纪念邮票。在货币面额为1000德拉姆的两面之一印有夏伦茨的照片,并用亚美尼亚语引用了他的一首著名诗歌:我喜爱亚美尼亚甜蜜的阳光。教皇方济各在2016年访问亚美尼亚时背诵了恰连茨的这首诗中的一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