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遠古紀緣起(神創時期—新生代)

第三章 閃耀著生靈的大地
第一節 水生向陸生的轉化
前幾節提到的‘生存競爭的最後大海變得污穢/成為勝利者的生命帶著污穢踏上陸地’污穢終於由海洋擴散至大地,寂靜的大地終於迎來了生機,大地上的植物用獨特的方式來迎接這批由水生單細胞生物進化而來的陸生生物。早在3.65億年前的泥盆紀,一批生活在熱帶沼澤裏的原始魚類爬上陸地,開始了新的生活。這些魚類亦是躲避天敵,亦或是尋找獵物,但值得認可的是它們揭開了陸生生物繁衍的序幕。在東方世界觀中,生物的進化可以理解為“寂”的世界中由於生存競爭而造成的“污穢”的擴散,其結果造就了萬事萬物,造就了偉大而又神秘的文明。生靈最終取得了大地的支配權,在歷次變遷後,新的生命體的誕生,不斷的智慧化,擁有了意識的能動性,一步又一步的改造著這個世界,使其更加絢麗多彩。水生向陸生的轉變無論在現實還是在幻想的世界,都被賦予了極高的價值,生命的進程給了世界無數的可能性,給了無數創作者想像的空間,生命總是那麼的神秘、美好,朝著它該有的方向不停地走下去。
第二節 生物大滅絕
在遙遠的上古時代經歷了由無機物到有機物,由單細胞生命的誕生到陸生動物的出現,“污穢”在逐漸擴散的同時,生靈正漸漸地掌握大地的主宰權。大地上豐厚的物產作為生靈的溫床,給予了它們光明與溫暖,這種天生的優越性伴隨了它們數億年的時光,直到西元前6500萬年,缺乏天敵的生靈們面對史無前例的大災難顯得更加卑微,“隕石說”、“地震說”、“火山說”、“外星生命入侵說”等等假設都印證了那段時期生命的脆弱。如果把生物的滅絕看作是“污穢”超載後的平衡,那麼所謂“污穢”的增減未嘗不能看成是“寂”的世界的自我調適。生物大滅絕可以說是“侘”的世界的垂死掙扎,在這樣的大清洗之後,極少部分的陸生生物通過環境的適應性存活下來,絕大多數重回海裏進行了再次的進化之旅。在東方世界觀中“要石被拔起成為天界 / 地上的生物被一掃而空 ”(東方緋想天 Ending)要石作為防止地震的工具,其拔起成為天界進而引發了地震,地上的生物一掃而空正反映了生物大滅絕時期的蕭條與慘狀。至於天界形成的緣由已無從考證,但東方世界觀中有關於遙遠過去的記載一定程度上與現世的生物大滅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最終獲得了環境適應性的生靈無限的繁衍下去,生生不息,開啟了新的時代。
注:《东方淑茗斋》第一卷结束,此版本为试读版,编者编写时可能存在文字错误,请见谅。后期进入正式官作考据,不定期更新。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