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走入德甲黑马柏林联合的世界:Scheisse!We're going up!简介部分个人试翻译

介绍
我们不是去看球,而是去看柏林联合
2017年三月一个寒冷的晚上,柏林联合的球员在他们半场的点球区站成一排向球迷鼓掌致谢。他们身前,克尼克东区的树木森森耸立,遮蔽着小小的看台。老林务所畔体育场欢呼雀跃,右侧小小一块砖块叠成的记分牌揭示着其中原因。尽管上半场就被罚下一人,柏林联合仍然以2:0的比分难以置信地战胜了维尔茨堡踢球者,此役过后他们离乙级联赛的榜首只差四个积分,升上德甲不再是幻想。球迷们如同身处梦境。孤注一掷而胜总甜美如是。此般超常处境令人眩晕。欢呼雀跃之中,新的赞歌诞生,其华辞随着球迷自制的旗帜一并飘舞升起。
“狗屎……我们真的要升级了!”
理所当然的是,此时这句话只是一句戏言。若能升上德国甲级联赛,其必为柏林联合青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球迷们更将喜至癫狂。纵是玩笑话,其中也包含着些真实的期许,而在这之外,对于升级的可能性,这儿还有着一份真实的不安。升往顶级联赛首次进入考量范围之内,柏林联的支持者们得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在如此渴望成功。当升级的希望终于在季末消散,大家在失望之余却又能小松一口气。对于许多联合者(Unioners)来说,乙级联赛已经足够高了。

这并非他们不希望自己支持的球队赢下比赛,这种心态体现的是他们在成绩之外对俱乐部精神的重视。回溯冷战铁幕下萌发的球队之根,柏林联的球迷们常被定义为一群失败者。在社会主义的东柏林,柏林联合是一只摇摇欲坠的队伍,永远处在强大的有政府撑腰的柏林迪纳摩之阴影下。到了现代,在统一的德国,他们也成为了一支独树一帜的俱乐部,相比球场上的表现,他们更以坚持的社群精神和热烈的球场氛围为人称道。无论是共产主义时期还是资本主义时期,柏林联合的球迷们都自视与平世不同:在一个错者常胜的世界里作为足球的法外狂徒。
但突然地,败犬们正在取得胜利,这使得他们局促不安。联合在2017年的失败并未停止他们冲击德甲的努力。当人们在2019年再一次发现德甲仿佛在向自己招手时,同样的恐惧重新浮现。溢出的金钱与成功会如何改变俱乐部?它们是否会摧毁它?对此的看法因人而异,不过大多数球迷都会认同没有任何头衔值得用他们如今所拥有的来交换。因为柏林联合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家足球俱乐部。
“我们不是去看球的,”克尼克区的他们如是说,“我们是去看柏林联合(‘We don’t go to football,’they say in Köpenick.‘We go to Union’)
所以,什么是Union?首先,它仅被称作“联合”(Union),而绝非“联盟”(the Union),因为一般来说,后面那种说法指的是安格拉·默克尔领导的那个中右派政治联盟。它也不是“那个联合”(a Union)。在德国足球的历史上曾有着几支称作柏林联合的俱乐部,而如今柏林联合之全称,1.(1st)FC Union Berlin,即“第一支柏林联合”,老实说也不准确。不过其中的确只有它一家拥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可以被简单称作“联合”的俱乐部也别无此号。值得注意的是,联合的发音为“oon-yawn”而非“yoo-nyun”,这也是为什么在此书中常常是用an而非a做联合粉丝(union fan)的冠词。用英语的union或写或念有些奇怪,因为这并非联合者们表达的方式。他们总是说“oon-yawn”。他们这么念,不仅仅是在说一支球队或者一家俱乐部;他们指的是自己的担子,它来自于那段特定集体共同分享的历史和那包括了赛前在林间尿尿的习惯的身份认同。
联合的意义并非是实实在在的巨石一块。它对不同人的意味不同,它多样而相互交叉又重叠的身份都来自于柏林那几经沉浮的历史。一家反叛性俱乐部的理念形成于冷战时期,那时的东德还是苏维埃俄罗斯的卫星国,柏林联合处在柏林墙的阴影之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GDR),一个比起共产主义更愿意自称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是个生活的各个部分受到严格指导精密管理的一言堂。柏林联合的同城对手柏林迪纳摩背后站着史塔西,与之相比,柏林联合是一家属于公民的俱乐部——就像是勇敢的大卫面对着政府之歌利亚。它的粉丝把持着如此的想法,这引发了一个持久的(在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迷思,即柏林联合是一家属于异见人士的俱乐部。
柏林墙轰然倒下,柏林联合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共产主义时代的结束和德意志再一统给东柏林带去的不仅是民主和希望,还有经济困难和不稳定性。和其他前东德地区的俱乐部一样,柏林联合艰难适应着资本主义,并一直承受着新千禧年间金融危机的折磨。是荒唐的承诺和坚实的球迷基础让它免于彻底沦落。1989年到2009年间,球迷们为了柏林联合乞讨,借款,偷盗。他们的大动员从破产中挽救了俱乐部,按照自己的愿景重新设计,他们居然在无外界帮助的情况下重建了属于自己的球场。他们的作为给柏林联合的神话带来了新生:叛逆者的俱乐部已成为了一家属于社群的俱乐部。

最终,迷思吸引到了外人。二十一世纪,柏林开始摆脱定义了其近代历史的破坏和分裂。它变得更酷更富有,吸引着各地的嬉皮士和派对客。与此同时,这股酷劲不可避免地冲刷着柏林联合。对那些厌倦了那种圆滑商业化的英超式足球的人们来说,那小小的老林务所畔体育场像是一个昨日旧梦的出入口。仅需十欧元多点,你便可以在露天站台随便找个挤得进去的地方站着,然后惊讶于比利物浦与伦敦那些足球城市的五万多人还要响亮的歌声。赛中烟酒不禁,没有粉丝提前退场,即使输了个4-0,赛后依然歌声嘹亮。对于新来的很多人来说,柏林联合的吸引力和柏林这座城市相似。他们为着浪漫而来,为着廉价欢快的败犬之魅力而驻足。
不过,突然间,柏林联合不再是球坛败犬。在文首那场与维尔茨堡踢球者的比赛两年后,他们真的升级了。在2019年的五月,柏林联合在德甲晋级附加赛中击败了史上曾五度成为德意志冠军的老牌劲旅斯图加特,这带来了一场老林务所畔体育场所见过的有史以来最大的派对。万升啤酒下肚,林上升起烟火,此时没人会去奢想未来是否会有更大的成功。但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升级后的几年里,柏林联合蹿升到难以预料的高度;他们免于降级,跻身欧战,甚至可能在未来占据一个欧冠席位。就和柏林这座城市一样,柏林联合如气球般无法停止地上行。而它飞的越高,人们如有大任在肩的紧张便越多。当这座德国首都挣扎于控制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和应付涌入的新财富,柏林联合的粉丝们担忧着这样的成功会对球迷的身份认同带来什么影响。在经历了种种——史塔西、柏林墙、狂野的九十年代和城市内层的士绅化——之后,俱乐部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心的庞然大物。在诸般动荡中柏林联合是一个罕见的常量,是外界的避难所。而今就连它也面临着如柏林一样遭遇天翻地覆变化的威胁。
柏林联合的故事是个一家边缘足球俱乐部攀升至德国顶峰的故事。但又不仅于此。它同样是柏林的故事,柏林,一座经历了二十世纪的混乱与悲剧的城市,而今正在发觉稳定和成功所特有的麻烦。这是一个关于历史、德国分裂与今日依然的东西方间互相猜忌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是一个关于金融危机、新冠大流行和柏林住房危机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它是关乎人与人亲身经历的故事。
通过简单的结果和数据来讲述俱乐部的历史,则将错过要点。唯一的途径是经由人民。柏林联合中最有趣的人不是球员或教练,而是球迷和幕后人员。他们是设计了角旗的政治异见流行艺术家,是集结起来建造球场的新手志愿者,是卖血以保护俱乐部免于破产的无数球迷。他们所有人都将自己的身份凝聚在一个足球俱乐部上。他们所有人都有故事可讲。
本书每章都以对不同联合者的采访为基础。简短的介绍性场景基于各自生活的主观感受。在每个故事中,我都试图让每个联合者自由讲述自己的故事,同时提供足够的历史背景来理解它们。它们就像是一张张抓拍。它们不志在讲清一座城市或一家俱乐部的全方面历史。但它们描绘出了一个独特的社群及其在现代面临的问题和斗争。柏林。这样一个由苦难定义的地方变得繁荣时会发生什么?长期失败者如何面对成功?到底谁真的赢了?
与我交谈的每个奇怪而迷人的角色都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有些人在哀悼已过去的岁月,而另些人则看到了光明的未来。更多的人只是在享受旅程。
然而,无论他们如何看待这段时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升级之夜后的清晨,他们苏醒,带着凶猛的宿醉,同一个想法在他们脑袋里咣咣回荡。
狗屎!我们升级了。


Scheisse!We're going up!一书为记者Kit Holden所著,讲述了拥有”前东德球队“”黑马“等标签的柏林联合足球俱乐部相关的故事。本赛季柏林联合的发挥超乎人们想象,国内的球迷会也日渐红火,令人欣喜。我认为这本书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这家俱乐部在其独特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形成的足球文化,还说明了足球的意义,所以试着去翻译。我是在看到了德甲首秀时球迷手捧亲人遗照的视频后开始注意这支深情的球队的,不过一直不怎么关注德甲,几年来它比赛也没看过几场,基本上是个云球迷,同时也缺乏翻译的能力和经验,如有错漏请务必指正。仅作交流分享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