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题库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题库简介:
本文为节选,题库含真题/章节课后习题/答案解析/模拟考试(具体请查阅),每年进行更新。
题库摘录:
你如何认识信息图表、数据可视化、数据新闻之间的关系?
答:信息图表、数据可视化、数据新闻之间既有着一定的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
(1)区别。
①信息图表是一种将数据与设计结合起来的图片,它有利于个人或组织简短有效地向受众传播信息,有利于受众快速消化和理解复杂的信息。
②数据可视化是信息可视化的一种,是数据处理、分析和呈现的手段,需要具备两个要素:可被用于分析的数据和形象化的呈现。
③数据新闻,又称数据驱动新闻,指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分析、过滤与加工,并以可视化形式呈现的新闻报道。
(2)联系。
①都以数据为基础,都包含数值、文字、关系、图表等数据类型。
②都具备可视化、直观化的特征,强调真实准确。
③数据可视化是制作信息图表和数据新闻的必备手段和必要途径,只有完成数据可视化处理后,才能进行后续操作。数据可视化既可产生信息图表,也可产生其他多媒体视听作品。信息图表是数据可视化的结果,又是构成数据新闻的基本要素。数据新闻表现形式丰富,既包括信息图表,又包括其他的可视化产品。
【真题链接】
(1)数据驱动新闻[概念题,华中师大2022年研]
(2)信息图表[概念题,东北财经2020年研]
自己设定一个选题,收集可以用于此选题报道的相关数据,并用可视化方式呈现。
答:以十九大报道为选题,对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可视化操作,有助于分析主流媒体的报道重点。
(1)数据收集。
选定《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三家主流媒体为研究典例,选取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三家媒体在官方网站上发表的相关文章及报道链接作为研究样本。
(2)可视化分析。
采用定性分析中的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对每家媒体所有新闻报道的中心内容进行关键词提炼,按照出现频数的多少制作词云,最终分别制作出三家主流媒体各自关于十九大报道的词云分布图,人工排除一些存在明显错误的词汇后即可得到最终数据。
(3)文本解读。
通过词云中词语的大小,可以简明清晰地看出三家媒体报道最频繁的话题,经对比筛选出的相同关键词,即是各家媒体共同关注的重点,可以帮助受众直观地发现主流媒体十九大报道的重点。
数据可用性的鉴别包括哪些方面?
答:在采用任何数据之前,都需要对数据的可用性作出鉴别。可用性的鉴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认数据真实性。
数据新闻的来源多是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源,获取难度低,其安全性需明确鉴别。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相对可靠,尽量使用这类数据。来自商业化机构的数据由于商业利益的干扰,可能出现偏差。同一类别中,可以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对比。
(2)了解与分析数据产生背景。
对数据的可用性的鉴别,需了解数据产生的时间、地点、其适用性等,有助于我们判断数据是否仍有价值。
(3)分析数据质量。
可根据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同一性等方面进行判断。
(4)判断在特定主题下的数据价值。
特定主题下,是否有足够多的数据作为支撑,数据是否完备。
试分析一个信息图表的传播效果。
答:信息图表“贫富因素与骚乱”是信息图表的经典之作,下面以此为例分析其传播效果。
(1)揭示事件关联,为阐释因果关系提供基础。
英国《卫报》制作了一张显示各个地区贫富等级的地图,通过在地图点上标识两千多个骚乱参与者的家庭住址,再与展现贫富等级的数据相关联,使人清晰发现绝大多数骚乱参与者居住在英国的贫困地区,从而展现出贫富因素与骚乱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剖析因果关系提供了基础。
(2)梳理事件进程,满足用户多样化需要。
“解读骚乱”项目中的一个信息图表是以时间为线索集成相关报道,以天为单位形成的横向时间轴与以小时为单位形成的纵向时间轴互相交织,展现骚乱相关报道的时间轨迹,让用户更快了解该主题事件的全貌,满足了用户的信息获取需求。
(3)满足用户审美体验,提高了传播效率。
信息图表的传播必须以高效为前提。英国《卫报》制作的信息图表“贫富因素与骚乱”在版面有限的情况下保证用户能看清楚每一个细节,色彩搭配合理,逻辑清晰,意义明确,使受众一目了然,既满足大众审美,又大大提升了传播效率,相比简单的文本描述,更能加深受众记忆力。
(4)增加互动体验,提升动感。
用户在拖动时间轴时,可以点击相应图标了解报道的主要内容、相关图片,甚至有超链接互动对应相关网页,满足了用户自主探索和个性化操作的快感,并让报道“活”了起来,富有动态美。这种互动体验更能激发用户好奇心和兴趣,进一步方便了人们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
注:本文为摘录,源自公众号【攻关课堂】资料完整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