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学子三下乡:四季换景画中游,乡村振兴添新篇
2023年7月13日,湛江科技学院“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鹤山市华侨城调研,前往鹤山古劳水乡参观学习,走进水乡,领略别样的岭南风情。
自由流趟的水乡生活
一提到水乡,我们眼前马上就会浮现出一幅水网交织、河道纵横、村落静美的景象。尤其是江南地区,物产丰饶、降水充沛。寥落碧空之下,水路呈不规则的网状藏在青砖黑瓦之间,又与之相映成趣,颇有意味。同里、周庄、乌镇……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个江南水乡,温婉动人。水乡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小船轻摇,绿影婆娑,好一派“小桥、流水、人家”。很少有人知道,岭南也有美出天际的水乡。

古劳水乡又称围墩水乡,据史载,距今700多年历史。水乡地处西江岸边,明洪武二十七年,古劳人冯八秀奉旨兴建古劳围,从此,古劳便从滩涂泽国逐渐变成美丽的岭南水乡。
古劳,保存着珠三角最最原始的水乡生态环境。古劳水乡主要由大大小小鱼塘构成,水乡内水网纵横,鱼塘星罗,是全国唯一一处千座以上鱼塘有机组合而成的水乡。改革开放后,顺德,南海的鱼塘桑基逐步被城市化所取代,唯有古劳仍然基本保持桑基鱼塘原样。
原生水乡的特色发展——留住水乡的烟火气
古劳水乡作为岭南难得一遇的原生水乡,鱼塘星罗,河网纵横,村落、流水、石桥、围墩、古榕散落其中,小桥流水人家的迷人景致随处可见,这些也正是水乡别具一格的特色,而这些景色能保留至今,是由于华侨城大胆采用“留住原住民、共享共建、开放式运营”的开发策略,呈现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留住古劳水乡最动人的一面。

古劳水乡也许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它更是一段生活中的美好记忆,也是离家在外的游子们的心灵栖息的落脚点。不需要科学的去看待某个专业的设计过程或者是结果,也不需要谨慎的说出它的前世过往。留一份清闲自得,留一份天真浪漫,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古劳水乡就体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