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诉对比(上)

2022三诉对比
1近亲属:
刑诉: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在回避中作扩大解释)
民诉: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 外孙子女
行政: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或赡养关系的亲属
2中院管辖:
刑诉:(1)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的案件
(2)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3)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缺席审判程序
民诉:(1)重大涉外案件
(2)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包括:海事、海商案件;重大涉港澳台案件;专利纠纷案件;公益诉讼案件;与仲裁相关的案件(除国内仲裁保全外)
行政:(1)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为被告
(2)海关处理的案件、证交所为被告或第三人
(3)重大共同诉讼
(4)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含国际贸易案件、部分反倾销案件、部分反补贴案件)
3地域管辖:
刑诉:(1)以犯罪地法院管辖为主, 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为辅
(2)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
(3)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
(4)多个同级法院都有管辖权的,以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辖为主,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为辅
民诉:原则上,被告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例外,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1)对不在中国居住或下落不明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2)对被采取强制教育措施、被监禁的人;
(3)被告被注销户籍的
双方都能管:
(1)追索赡养费、抚育费、抚养费案件,几个被告不在同一辖区的;
(2)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
行政:原则上,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例外:1.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案件,原、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都可管辖;经过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或原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都可管辖
4专属管辖:
刑诉:(1)军事法院管辖,军人与非军人共同犯罪分别由军事法院和非军事法院管辖,但涉及军事秘密的全案由军事法院管辖
(2)铁路刑事案件由铁路运输法院管辖
民诉:(1)不动产纠纷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港口作业纠纷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继承遗产纠纷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行政:因行政行为导致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案件,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5回避的决定主体:
刑诉:(1)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 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2)院长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
(3)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回避,由同级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4)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的回避由所在诉讼阶段
的机关负责人决定
民诉:(1)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
(2)审判人员、执行员和书记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
(3)其他人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行政:同民诉
6回避的后果:
刑诉:(1)侦查人员不停止侦查工作;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应当暂时停止执行职务;
(2)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证据及进行的诉讼行为是否有效由决定其回避的主体作出决定
民诉:(1)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2)回避不影响先前诉讼程序的效力;(仲裁员回避后,仲裁庭自行决定之前仲裁程序的效力)
行政:同民诉
7非法证据排除:
刑诉:(1)采取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供述, 应当予以排除;原则上重复性的供述也应当排除,有两种情形的例外;
(2)采用暴力、威胁以及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
(3)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不能不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应当予以排除。
民诉:对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行政:不得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
(1)以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2)以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手段获且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以欺诈、利诱、胁迫、暴力等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
8证人作证的费用:
刑诉:证人因履行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 应当给予补助。证人作证的补助列入司法机关业务经费,由同级政府财政予以保障
民诉: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交通、住宿、就餐、误工),由败诉方承担。当亊人申请证人作证的,当事人先行垫付;法院通知证人出庭,法院先行垫付
行政: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损失, 由败诉一方承担
9专家辅助人:
刑诉:(1)申请法院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意见提出意见;
(2)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适用鉴定人的有关规定
民诉:(1)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进行质证;
(2)专家辅助人意见的性质:视为当事人陈诉
行政:无
10起诉条件:
刑诉:公诉: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自诉:①有适格的自诉人;
②有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
③属于自诉案件范围;
④被害人有证据证明;
⑤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民诉:①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②有明确的被告;
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④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行政:①原告适格
②有明确的被告
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④属于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法院管辖
11反诉条件:
刑诉:(1)反诉对象:自诉人
(2)与本案有关的行为
(3)案件性质应当相同,为前两类自诉案件(公诉转自诉不可反诉)
(4)提出期限为自诉判决宣告前
民诉:(1)主体要求:本诉的被告对本诉的原告提起
(2)时间要求:法庭辩论终结前
(3)管辖要求:反诉应当向审理本诉的人民法院提起(若反诉是专属管辖则不可合并)
(4)程序要求:适用同一的诉讼程序
(5)牵连关系:反诉与本诉的诉讼请求基于相同法律关系、诉讼请求之间有因果关系
行政:不允许反诉
12立案:
刑诉:立案条件:
(1)有犯罪事实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符合管辖范围立案材料来源:
①公安机关、检察院获得的线索
②单位和个人的报案和举报
③被害人的报案和控告
④犯罪人的自首、自诉人的起诉
民诉:符合起诉条件,应当立案受理;不能当场判断的,应当接收材料,出具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补充材料,补齐材料后,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行政: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当场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起诉瑕疵:起诉状内容欠缺或错误,应当指导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提级起诉: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亊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13基本制度:
刑诉:(1)简易程序:可能判处三年以下的可由 1 人独任
(2)①基层、中级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基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②高级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 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③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应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3)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人或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4)死刑复核案件,由三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5)减刑假释,由三名审判员组成合议
民诉:(1)简易程序独任制
(2)特别程序独任制,但选民案、重大疑难案除外
(3)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数目为单数
(4)二审民亊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数目为单数
(5)再审案件另行组成
公示催告阶段:独任审理,除权判决阶段:合议制
行政:(1)简易程序独任制
(2)其他程序合议制,审判员陪审员组成 3 人以上合议庭
14公开审理:
刑诉:应当不公开:
①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②个人隐私的案件
③审判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
可以不公开: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决定不公开审理
民诉:法定不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
申请不公开: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和离婚案件
行政:应当不公开: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
可以不公开:涉及商业秘密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