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解析铃芽之旅,写了一晚上,不想没人看啊~!

网上关于《铃芽之旅》的评论有很多,我闲着无聊也看了很多。都感觉不对劲,就像和我看了两个片子一样,以至于看的我嘴都痒了。
碎碎念一下吧。我作为诚哥十年老粉究竟看了些什么。
要说我最喜欢的新海诚的动画应该是《星之声》了吧,里面对于电波距离的诡计对当时初中的我来说非常的浪漫。异星的孤寂,电波传达不到的距离,包含绝望的未能表述的爱意。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深深的被新海诚带给我的梦境所吸引住了。他的片子我都翻看了很多次了,有时并不是想要去他的片子里获得新的感悟,新的思考。就单纯的,想要再做一次梦。
其实诚哥他笔下的故事,我从来都是一知半解的,看秒五的时候也很年少,根本不懂男女主复杂纠葛的感情。只觉得半夜的火车站很温暖,夕阳下直冲云霄的火箭很唯美,花苗对男主的感情很青涩,很遗憾。夜晚的城市很孤独,擦肩而过的火车轨道很浪漫同时又觉得寂寥。我甚至不用去理解他讲了个什么故事,他就用镜头给了我情感。虽然这种情感我现在用只言片语就概括了,但是实际情况更复杂,就好像今天做了一个菜,用了一样的做法,但是味道和上一次的不一样,可能是盐多放了几粒,或者肉多冻了两分钟,多炒了五秒钟,多加了一点糖。对我来说同样的好吃,但是那种好吃又和“好吃”这个词是完全不一样的。有更多复杂的东西根本就无法用言语描述清楚,最后只能用“好吃”两字去概括。
我认为情感或者文艺的本质也就是如此,他只是讲述了自己想要讲述的故事,大家的体会也各不相同,大家伤感的理由也各不一样。
所以我会想要用自己的话,而不是广大网友的话去评价这部动漫。如果看了十几年诚哥了,还不能说出属于自己的感受,那我也太丢人了。
我挺喜欢铃芽之旅的,第一天和朋友一起去看的,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这种感觉和当初看天气之子一样,想要再看一遍。强烈的情感驱使我深夜在床上辗转反侧,最后鬼使神差的买了第二天的票。没有朋友在,情绪似乎更能放开一些,在大臣说不能当铃芽家的猫了,还有铃芽遇见幼年的自己,悲痛的和小铃芽一起喊出那句“妈妈”的时候我都忍不住流泪了。现在回想起来都还是觉得伤感和鼻酸。
二刷的时候嘛,我也能更好的去挖掘一些诚哥没有明说的细节。其实这次诚哥的尝试很大胆,不是张导那种大胆。他没有之前电影里那些篇幅过长,语句过于晦涩难懂的人物心里描述。他大胆的用人物细节表情动作配乐甚至是主题曲里的歌词去把那些直白的感情藏了起来。
比如铃芽,她是地震幸存者。母亲在地震中去世了,她一直不能接受母亲离开自己的事实,活在过去里,活在母亲的影子里。以至于无法接受环阿姨自我牺牲式的爱,留着三条腿的椅子,看着关于护士的书。她在第一幕吃早饭的时候就半真半开玩笑的让环阿姨找个男朋友去约会就诠释了她对环阿姨的细腻的情感。就是那种根本没有对环阿姨敞开心扉的样子,就大家相敬如宾扮演着对方觉得合理的样子。这话也体现铃芽觉得自己耽误了环阿姨的青春,自己只是个麻烦。
铃芽的平静生活的涟漪从遇见草太开始。其实铃芽的‘开朗’和高行动力,我也产生过疑惑的,按理说我印象中的孤儿,灾后幸存者应该更为阴角一些。这种疑惑可能就持续了几分钟我就用我小脑瓜想通了。其实现实就是这样,人类很多情感是不会摆在明面上的,所有的痛苦经历就像梦魇一样只会在没人的时候,或者遇见了特定场景的情况下跳出来刺激你一下。经历了再多痛苦的人可能会走不出来,但大多数人会像铃芽那样,还是像个正常人一样活着,会和没有遭受过灾难的人一样拥有朋友,平静的生活。就像并不是所有做了噩梦的人都会突然坐起然后满头冷汗,更多的比如像我,我只会谨慎的睁开眼睛,然后环顾四周有没有什么异常,最后长舒一口气,然后战战兢兢的打开床头的灯。所以铃芽这个角色作为灾难幸存者的人设我是很认可的。
其中还有一个点,就是铃芽在学校第一次看到蚓厄,极度恐惧的神情。还有铃芽赶去开篇的废墟之后,蚓厄引起了地震,铃芽吓得原地不敢动弹抱着头不知所措。都无疑是诚哥在告诉我们,铃芽对地震的恐惧是正常人所不能想象的。我是四川人,我深有体会。后来在草太救下差点被瓦砾砸中的铃芽之后,一个人跑去关门,她震撼之余仿佛下定决心一般,神情一转跑过去帮草太关门,接着她就听到了土地的记忆,“爸爸,我们下次再来泡温泉吧……”。很难不去猜铃芽这个时候是不是回想起了她和母亲所生活的那片已经变成废墟的土地。
之后草太和铃芽回家,告诉了铃芽自己的职业,还有蚓厄是什么东西。我做个揣测,就好比你是火灾幸存者,和世界上最后一个消防员见面了,你还得知自己无意中放走了一个纵火犯。接下来可能很多地方将要出现火灾,会有很多人和你一样失去至爱的人。
铃芽动摇了,她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处理这件事情。她的人生四岁之后就像大臣一样,是一块恒古不变的定石。远离了伤心之地,在这个海边的小镇和阿姨过着平淡的生活。这个时候大臣出现了,铃芽温柔的款待了大臣。大臣喜欢上了铃芽,于是把定石的职责丢给了草太。其实这里我揣测大臣多少带点私人恩怨。
这里简单剖析一下大臣的心理吧。它很有可能不是自愿成为定石的。草太的爷爷把左大臣插到了东京,左大臣是愿意承担这份职责的。关于定石的话,用草太成为定石的视角,也可以看出和死亡异曲同工,会觉得很冷,很孤寂。结合大臣的表现,它可能觉得活着更好,待在铃芽身边更好。它在之后的旅途中无时无刻都在享受着猫生,和路人亲密的互动,和草太说自己不想成为定石,想要和铃芽一起玩耍。所以对我来讲,大臣真的是个特别悲情的角色。它想活着有什么错?它只是误以为铃芽就是它的帆高。它则更像是被选去献祭给神明的阳菜。所以在铃芽救了大臣之后它才会如此喜欢温柔的铃芽。为什么会把草太变成定石呢,我揣测是因为它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闭门师变成定石的。所以它对闭门师没什么好感,就像被同事安排了自己不喜欢的任务一样,那种复杂的感情。加上神明本来就很任性,所以它把草太变成定石我可以理解。
接着剧情就是,草太追着大臣出去了,铃芽心中的涟漪也越来越大,她才下定决心去解决自己造成的麻烦,她就像大臣一样,从定石变干瘪,然后变得圆润。因为在那一刻她就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十多年停滞的人生就这么开始转动了。她只是本能的追着草太和大臣上了那辆渡轮。有个镜头是铃芽趴在渡轮的甲板边上看着远处的夕阳,这是她的非日常。踏上旅途本身就是一个让人dokidoki的事情。也可以看出她那时候已经很庆幸自己逃离了环姨妈让人承重的爱意,追寻着自己以前幼年时在‘梦里’(常世)里见过一面的帅哥开始了这段旅途。
这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心里描写,可能新海诚导演觉得这时候去解释人物动机心里变化有些煞风景吧。
其实如果加上铃芽的心声比如什么“停滞了多年的人生第一次有了转动。感觉如获新生,第一次离开那个小镇很激动。”就像当年离家出走的帆高一样,帆高的心声会告诉你“啊这就是雨,东京好可怕,第一次被大人敲诈了。”这样的心理描写可能会有趣味性,但是这部动漫注定不会这么做,因为主基调是对土地的祭奠,是个严肃的话题,注定娱乐性不可能很多。你可能看不到想看的揉胸脯,其实这种低娱乐性的做法,天气之子里面就已经出现了,天气之子的笑点真的不多。反而冲突更多,那时候新导就可能已经在考虑淡化娱乐性了,更多想要说点传统的事情,严肃的事情。比如“我们活在这个土地上就应该保持敬畏,我们不过是在天地之间的须臾中抓住生存的一片土地努力的活着。不要去揣测老天爷的想法,自然本来就是变化无常的,东京这里原来本来就是海,现在不过是变回去了而已。”这些东西和想法对于那些喜欢美好的人来说其实很刺激神经。
我也喜欢美好,但是美好终究只是一种愿望。而什么叫愿望,不容易实现的东西才叫愿望。君名的时候新导已经满足了我们对于美好的愿望了,泷穿越时空回到了三叶死的那天,改变了世界线,救下了三叶,甚至还在偌大的东京和她再次相遇了,其实这根本不像新导,我不做评价。但是真正的他可能更想表达现实和遗憾吧。
从星之声开始除了君名其他的故事结局都是很伤感的,他并不是不相信爱情,而是他对爱情看法,我大胆猜测就是类似一种无法触及的宝物。放眼现实,很少有唯美圆满的爱情故事,更多是错过,更多是柴米油盐。我也同样憧憬爱情,我无比憧憬他笔下的爱情,但是我也知道遇到这种爱情的概率微乎其微,而我向来不走运。
整个旅途一直到东京,铃芽和草太感情逐渐升温。其实有人说女主恋爱脑,我想说主题曲你们认真看一下就能猜出新导的用意。其实恋爱没有那么复杂。歌词里这么写的“恋爱的意义,指尖的触感,相对论。对我而言,都是同样虚幻的东西。直到长大成人的那一刻,是否会与之不期而遇?是否就能够理解数以万计的爱之歌有何意义了呢?然而恋爱既不是革命也不是焦躁更不是天翻地覆,而是我眼前的你……是你塑造了如今的我,如果我这么说你一定会笑我吧?而使用的这颗心,因为突然闯入的你而倍感困扰,茫然失措……”其实歌词就已经帮铃芽说了,也帮草太说了。铃芽和草太都是孤儿,草太的生活就是孤独的旅行,做着关门师的职责,遇到铃芽之后有了属于自己的归宿。铃芽则因为草太的闯入,一路到东京的旅途也渐渐找到了自己生活的目标。从失去母亲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从一次次祭奠土地的仪式中和当年的夺走自己宝贵的一切的灾难妥协了。她从一开始对草太抱有好感,一直到爱上温柔果敢的他也很合理。爱情不复杂,很多时候就真的只是一瞬间,一个眼神,一段旅程。不需要彼此交换身体,也不需要生离死别,穿越时间,爱情最初的形态就是原始的冲动。很简单,也可以很浪漫。
铃芽旅途中对草太毫不掩饰的好意。“亲吻椅子”“想要坐在草太身上”“踩在草太身上”这些都很直率,我说实话我真的被铃芽这种性格吸引到了。一改诚导之前女性角色的青涩内敛,这种直率表达自己感情的女孩子相当有魅力。我从pv开始就对铃芽的形象就一见钟情了。我很佩服新导的审美,单马尾斜刘海水手服,这些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元素放在一起怎么可以这么好看。
我记得旅途第二次关门的时候铃芽还说了一句“我不怕死。”其实这句话我看来就是铃芽对自己生命漠然的态度,结合后面她对大臣说的“那么我变成定石不就好了!”我看起来都特别可怜,她根本不在意自己的生命。那时的她根本没从灾后的阴影中走出来。所以她在最后成长了之后对年幼的自己说“原来宝贵的东西她一开始就得到了。”所以她才会告诉铃芽就算母亲不在了,她也会健康成长,她就是明天的铃芽。这其实就是成长的标志,那么是谁让铃芽成长,让铃芽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的呢?是草太?不,我觉得更多是大臣。这个先按下不表。
我们来聊聊草太和大臣吧。草太在这个故事中就是个执拗的关门师,他一直在独自一人旅行,独自一人在完成关门师的职责。最初变成凳子之后也谢绝了铃芽的好意,让她赶快回去不要掺和,很危险,他对自己的生命可以说和那时的铃芽一样完全不重视。剧中并没描写草太的父母,结合草太祖祖辈辈都是关门师,亲人只有爷爷病重还断了一只手来看,草太知道这行的危险。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不是责任,而是一种和铃芽不一样的轻生,他会舍身保护铃芽不被地震的碎片砸到。会在铃芽提出想要帮他包扎伤口的时候表现出没必要的情绪。他就像一个只为了关门而生的傀儡一样,可能父母就是因为关门去世了吧。所以他的人生在遇见铃芽之前才如此……如此……怎么说呢,很难形容,很扭曲。
所以最后在和铃芽旅途到了东京,变成定石插入蚓厄头部,他途中的种种表现,就是那种知道自己可能要死了,但是坦然接受了自己生命的终点,都是一种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对死亡根本不害怕,没有宝贵的东西,也没有能回去的地方,一直到铃芽打开他的那扇门。他才明白了死的可怕,生命的重量。他就在那时候成长了,他爱上了铃芽。他说“明明好不容易才遇见你,好不容易才遇见了你。”草太和铃芽是相互救赎的。在最后,铃芽救出了草太之后草太悼词里面加了一句“我深知命如浮游,死亡如影随形。但是哪怕一年,一天,一时,我都想好好活着。”这个时候的草太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他和铃芽互相救赎了对方。
生如远舟,向死而生。这是我认为对于生命最尊重的形式。是知道生命有终点,不同于畏惧,更多是对生命的尊重的一种说法。草太也就是在死过一次之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才有了不同于之前听起来更偏向于形式的悼词。之前的悼词大意是感谢土地神的赠与,现在把这片土地还给土地神。后来的悼词加入了对生命的感悟,就让土地变得更有人情味,不仅悼念了土地的死亡,同时也悼念了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这可能才是新导心里想要说的吧。
关于大臣呢,大臣它一直很单纯,有两点,第一就是文中‘不经意’告诉我们的“神明都是任性的。”第二点就是铃芽说的“要不要来当我家的小猫”。它任性的把草太变成了定石,然后引导铃芽去找“往门”。这点我大胆猜测了一下,为什么要带铃芽找往门?因为大臣之前的工作就是镇压蚓厄,它肯定知道自己被放出来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它并不想让蚓厄引起灾难。所以它会在途中觉得关门的铃芽“铃芽,好厉害!”如果要加心里描写的话它可能心里想的“为什么铃芽不把草太插到放它出来那个地方去。这样明明就可以镇压蚓厄,而且自己也能成为铃芽的猫猫了。”
但是新海诚这个坏人,他一直用镜头去欺骗我们,引导我们觉得蚓厄是大臣干的,它是坏猫猫。明明大臣那么喜欢铃芽,但是在整个旅途中,只有在草太变成定石被铃芽插入东京的蚓厄头部之后,它才跑过来和铃芽亲近,在这之前它一直在给铃芽引路。有一部分草太在铃芽身边没事要追它的原因,有一部分还有它潜意识自己的职责责任感。不过关于左大臣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它拔出来的。在服务区有段突兀的戏份,就是环阿姨冲铃芽发火,说出自己内心压抑的话。后面那句“把我的人生还给我”是有两个声道的。后面还有一句“大臣”。
可以判断是左大臣给大臣说的话,说明左大臣是自愿成为定石的。对大臣把它放出来很不满。借着和环阿姨的身体用不同的心情说了同样的话。其实用环阿姨和铃芽的关系去影射左大臣和大臣的关系也说的通。其实怎么解读都看你自己,人性是很复杂的,就像环阿姨后来说的“其实之前在服务区说的话并不全是假的。”环阿姨骑车带铃芽去找最初的往门也昭示环阿姨和铃芽终于互相敞开心扉了。这个先按下不表,环阿姨线等会讲。
在东京上空,大臣那句“你这样真的好嘛?不让草太变成定石插入蚓厄头部,会死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恶意在里面。并不是很多反派经典文里面逼迫女主的说法,真的很单纯,它一直在任由铃芽自己决定,它只是不停的提醒草太现在他才是定石。它并没有直接干涉铃芽的行动,它更像个旁观者一样陪着铃芽。期待着铃芽自己做出决定。
所以在铃芽把草太插进了蚓厄头部,它保护铃芽来到东京的往门。就好像觉得“铃芽终于选择了自己”那样,跑去和铃芽亲近,直到铃芽愤怒的把它抓起来,它一开始的语气以为铃芽在和她玩耍,“痛,铃芽。”它并没有让铃芽把它放下来,就是单纯的觉得铃芽只是在和它玩耍。以至于它很震惊的问出“铃芽不喜欢大臣吗?”
说实话我听到铃芽说“最讨厌你了,走开,不要再出现在我面前。”心真的好痛啊。“原来铃芽不喜欢大臣啊。”然后大臣瘪了,就像现在失去草太的铃芽一样,失去了生活的意义。所以她才会说出那句“没有草太的世界,我很害怕。”
这场到东京的旅途过后草太成为了铃芽生活的宝物。活下去的目标,执念。当然也可以理解成世界上最后一个闭门师没了,以后谁能抑制蚓厄?各种情况都能解释这句话的诞生。要知道铃芽是地震受灾者。就好比火灾幸存者知道了最后一个消防员没了一样。各种复杂的情感导致铃芽想要寻回草太。
她知道怎么救他,因为大臣就是它救的,拔出来就行了。
后来在医院铃芽和爷爷的戏份我说实话我还需要多看几次,那个桥段的对话很值得推敲。我到现在有些回忆不起来,为什么爷爷听到铃芽说没有草太的世界她很害怕之后就愿意把去常世的方法告诉铃芽。我大胆猜测黑猫左大臣可能就是奶奶吧。可能也就只有闭门师能成为定石吧。
可能爷爷心里也很害怕没有奶奶的世界,也可能正因为奶奶成为了定石所以爷爷才会在得知草太变成定石之后那么淡定,可能他心里在感慨这就是闭门师的命运吧。他也有不甘,他也想要寻回重要的人。铃芽只是说出了他心里想要说的话,所以他才会告诉铃芽去常世的方法。
天气之子里面也有这种关系,帆高和须贺。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再吹一下那个戏份了。
就是帆高逃出警察局去找阳菜,胖巡警去找须贺。
“须贺先生你没事吧?”
“怎么了?”
“没 只是你现在……在哭哦。”
那个须贺面无表情不受控制的流泪的镜头,真的把我感动到了。那种成年人虚伪的外表下本能的泪水,更加真诚,更加触动内心。那时候的他还是一直被自己的理智所压抑着。一直到后面帆高冲他嘶吼道“我只是想要再一次,见到她啊。”他心中的感性才战胜了都市成年人的理性,回到了自己最纯粹的时候。
须贺从赶出帆高之后抽烟喝酒沉浸在自己罪恶感里面就看出了他根本不是坏人。他只是在演一个更符合自己年纪的中年油滑的大叔而已,演的更利己主义而已。
他是个很饱满的人,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这句话可能有些不恰当。我想说有些人并不是成年了就是个成年人了,他心中永远有自己少年的部分。只是平时不会表现出来而已。所以帆高的举动触动了须贺内心少年的那根弦,他用不受控制的眼泪和一句“你们在对帆高做什么!不要碰他!帆高,快走!”回应帆高的纯真勇敢。这点我相当能get到。
所以我怀疑爷爷也被铃芽触动了心中的某些东西。后来左大臣来到爷爷的病床边,也说明左大臣和爷爷是有亲密关系的,爷爷让左大臣去陪着铃芽完成最后的旅程。像是老友寒暄,像是亲人告别。
“你终究还是被拔出来了。”
可见爷爷估计以前也想把左大臣拔出来,但是作为闭门师的职责告诉他不能这么做,才会说出这句话。所以之前铃芽说完那句话,爷爷才愿意告诉铃芽如何去往常世也比较能说得通了。
铃芽告别了爷爷,眼神更坚定了。她那时候已经成长了,她已经对灾难妥协,甚至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唯二的心结就是对母亲思念和对环阿姨的亏欠了。之前忘记提到了,铃芽对自己生命漠视还有一点就是摩天轮上她看见常世之后被吸引了。
就算草太那时候已经告诉了铃芽常世是故人才去的地方,她也义无反顾的被吸引了,这就是一种幸存者面对死亡的诱惑的表现。在最后草太把铃芽从摩天轮里救回来之后,关上门解决掉蚓厄,两人坐进了摩天轮里面,铃芽这时候惊魂未定的说了一句“吓死我了。”
她可是不怕死的,摩天轮启动之后她是抓着门把手和摩天轮一起上天了。我这种恐高的看了都直呼腿软。她这种害怕,在我看起来更像是真正接触死亡,被死亡吸引之后回过神来的后怕。就像灾后无法振作最后选择自杀的人,在大楼边缘被救下了一样。那也可以算是一种新生,只有真正在死亡边缘游走过的人才有的一种特有的情感。
记得有一次我做了个非常真实的梦,那是新冠症状好转之后的几天,我梦见我发烧昏厥马上就要死了,梦中的死亡无比真实。我下意识的回忆起了我出生到现在所有美好的事情,包括游戏,包括动画,包括亲人朋友。然后一种无法形容的不甘心涌上了我的心头。我当时是这样想的。
“我还能幸运的转生到现在这种和平的年代吗?下一个世界还有动画游戏吗?下一个世界还有好听的音乐吗?还能遇见有趣的人吗?…………真的还有下一个世界吗?”
我醒来之后有种不真实感,大脑发蒙不知道干什么,这种状态持续了起码十多分钟。我才明白刚才一切都只是梦境。然后浑身上下都有一种对死者的伤感和对自己还活着这件事情的庆幸和后怕。铃芽就是在经历了这些“非日常”之后渐渐明白了生命的重量,而打开心门最后的钥匙就是大臣。
铃芽在告别了爷爷之后,去草太的屋里借走了鞋子,穿上了自己以前的衣服。那时候的她,我分析就是“穿了草太的鞋子,打算走草太的路。”成为了草太。
这里我大胆猜测,这时候的铃芽更像草太父母死亡之后的草太,继承了别人生存的意义,把这种使命误以为是自己生存的意义。所以她不理解环阿姨为什么来找自己,不想要草太的基友带他找草太。但是又因为环阿姨的突然出现,她才被迫,当然也为了推进剧情所以选择让基友开车带她去找最初的往门。
就像和铃芽刚遇见的草太一样,不会寻求周围人的帮助,一味做着自己的事情。不和任何人解释,只会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正常的一面。(草太明明背负着这么孤独危险的职责,但是周围的人只觉得他好相处,他基友也不知道草太的情况,只是觉得他在做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们关上的不只是往门,还有自己的心扉。他们看似向前在走,实则像定石一样,十几年一成不变。
所以最后铃芽真的“救”了草太。而不简单是把草太从定石变回了人。更多层面更像是心灵的救赎。
最后的旅途就得提到环阿姨了,这个单元环阿姨才是主要的角色。之前新海诚只是用一些日常片段一些短信去描写这个人。
比如给铃芽做沉重精致的爱心便当,插手铃芽的私生活,“保护”铃芽的日常,对铃芽用过急救箱带别人回家很敏感,地震之后翘班回来看铃芽有没有受伤。这些都是一种过度的爱意表现,比起爱意更像是一种“过保护”。
“因为铃芽4岁死去了双亲,所以自己不能再让铃芽受到任何伤害了。我要用我的人生来弥补铃芽生活的遗憾。”这种自我感动的爱,沉重的爱。导致了环阿姨的爱是爱,她是真正爱铃芽的,但是又特别扭曲,以至于她心里不管有什么不满都不会说出来,而是一直“扮演”她的姐姐,也就是铃芽的妈妈。所以铃芽才会对她陷入一种自责。她们的心扉是互相关闭的,在服务区才得以打开。也是那场平淡的旅途,那场自行车骑行,让两人打开了心扉。在终于和环阿姨相互倾诉内心的不满之后,铃芽的心结才只剩去世的母亲了。
最后的旅途干瘪的大臣和铃芽一样一言不发的坐在基友的后座,它和当时的铃芽一样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只剩下职责。它可能只是想帮铃芽找到最后的往门。
在服务区的桥段,就在左大臣借环阿姨身体说出了“把我的人生还给我,大臣。”之后和解的并不只有环阿姨和铃芽,还有左大臣和大臣。
旅途的最后,大臣带铃芽找到了最后的往门。铃芽这时候明白了大臣其实就只是一个往门寻找器,幡然醒悟后理解了大臣并原谅了它。对它说出了谢谢。大臣一下就来劲了,觉得铃芽还是喜欢自己的,然后圆润的陪铃芽进入常世,在蚓厄制造的危险中不惜自己受伤也要保护铃芽。
然后就到了让我最泪目的桥段。
铃芽找到了草太,开始试图把草太拔出来。大臣说:“真的要拔出来吗?会有很多人因为蚓厄而死亡。”可能这一秒大臣还抱有幻想觉得自己能和铃芽在一起,但是当铃芽说出那句“那么我变成定石不就好了!”之后大臣明白了,它选择了保护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它下定决心成为定石守护铃芽的生活。它不想看到铃芽死去,它希望铃芽珍惜自己的生命。于是它去帮铃芽拔草太。
在救回草太之后,大臣说“大臣我啊,不能成为铃芽家的猫猫了。那就用铃芽的手把我变回定石吧。”铃芽当时很疑惑的说了一句“大臣?”然后泪流满面。为什么会疑惑,因为铃芽在大臣帮她找到最初的往门的时候就她就明白了大臣想要活着的心愿。
这疑问更像铃芽再说“我变成定石就好了,草太和大臣你们要好好活着。”所以她会有这种疑问,大臣变成定石之后,她感受到了大臣对自己的爱。大臣就像再说“蚓厄交给我吧,你和草太要好好活着,我没关系的。”也就是这一刻,铃芽知晓了生命的重量,她的生命在这一刻才真正有了意义。
要知道这桥段并不是大臣变回了定石去旅行自己原本的职责,这有些先入为主了。因为它以前就是定石所以它变回定石理所当然?我更偏向于理解成它是代替打算成为定石的铃芽成为定石。
这样铃芽的生命中就有了大臣的重量。因为本来打算去死的人是铃芽。
最后的闭门仪式结束之后。铃芽遇见了年幼的自己,她发现了原来所有宝贵的东西在一开始她就得到了。铃芽和小铃芽那句“妈妈……”是真的听得让人心碎。这句话的出现也说明铃芽最后的心结,对母亲的思念和告别在这一刻真正的完成了。
封面铃芽和草太在往世牵着小铃芽,说明在往世里面草太和小铃芽大铃芽一起玩了很久,所以铃芽第一次见到草太才会觉得似曾相识。都是命运啊(泪)。
最后彩蛋里,重生后的铃芽和环阿姨造访了旅途中遇到了人,铃芽也卸下负担和他们一起玩耍。那时候她的生命是美好的,新海诚好像通过这种真正美好的日常(没有即将出现的蚓厄)告诉我们这时的铃芽从伤痛中真正走了出来。
最后还有新海诚标准的男孩遇见女孩。
铃芽的一句“欢迎回来。”
男孩有了牵挂和能回去的地方。女孩有了对未来的期待。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真的回味无穷。
比如铃芽踩在草太身上时候,草太的白丝视角让我想再看几遍。
以前诚哥的动画多以男主为视角做剧情推动。这次大女主动画没想到能那么的吸引我,但是你要说这部动漫的趣味性,趣味性肯定是不够的。更像是日本关于蚓厄的传统文化记录片。
为了保持严肃的感觉,新海诚牺牲了许多。他本质是和我一样对女孩子身体特别好奇和喜爱的一般男性。比如泷会揉三叶的胸部,帆高会偷看夏美的胸部。
但是因为地震对日本来讲是很严肃的题材,因为这点,偏向趣味性的东西他克制了没加多少。所以通篇的笑点很少,三条腿椅子追猫,基友坏掉的车顶,很少很少。更多是一种严肃的东西在里面。
所以作为商业片来讲,不是大家喜闻乐见合家欢的东西。加上诚哥的这种手法形式,减少对人物心里的描写,而是侧重写小细节,很难看懂说实话,我以上的言论也只是基于个人对这部动画的‘过渡解读’。
诚哥的动画老实说我一部都没看懂过。只是内心深处觉得好看,想要一遍一遍的去做他阐述的梦。去体会画面音乐故事本身带给我的复杂情感,去顺从自我流泪,欢笑,去落寞。
我看过很多日本的剧场动画。抛开番剧的剧场版,像《翻转的帕格玛》。细田守《夏日大作战》《狼的孩子雨和雪》《怪物之子》宫老爷子的《千与千寻》《龙猫》《幽灵公主》还有什么《东京教父》《红辣椒》。有很多很多,我一下不能完全都想起来,他们可比新海诚会讲故事。但是新海诚能给我的感动是独一份的,源于我心底深处的文艺感,他画的景色永远都是我做梦首选的材料。我也是因为他喜欢上了逢魔时刻的风景,喜欢上了云,喜欢上了雨。
他一直是他,也一直遵循他的意愿在做动画。他本来就该是晦涩难懂的小众动画电影导演。只是君名商业性的成功让他背负了不应该属于他的期待。
对我来讲他只需要画出能让我做梦的景色就行了,这次《铃芽之旅》对我来讲算超出期待了。故事虽然不是我特别喜欢的题材,但是我也深受感动。大臣,我的大臣。铃芽,我的铃芽!我的率真土妹子。
最后谈谈很多人都觉得不必要的恋爱线吧。其实这种热烈直接的爱意也挺美好的。比起星之声的绝望感,比起秒五的遗憾感。比起言叶之庭的那种隔阂感,君名的史诗感,天气之子的叛逆感。这种直接的热烈的冲动的爱意,很真实。我曾经也因为一个阳光正好的天气,人群中的惊鸿一瞥,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整整三年,到现在也不能说完全忘怀。
等B站上映之后,我打算再看一遍。
谢谢能看到这里的小伙伴,写了很久,希望大家伙能赏脸给个赞。
诚惶诚恐,诚惶诚恐,予以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