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80后、90后的职场困境:迷茫与危机是表象,自卑感才是真因。

2022-09-10 13:57 作者:德洛伊弗成长心理学  | 我要投稿

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来源中国网北京2021年12月28日讯)

所以,我们相信2022年的应届生求职应该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呢?

根据一位HR朋友的反馈,同时在boss招聘上发布了一个针对校招(00后为主)的求职岗位和一个社招(80、90后为主)的兼职岗位(校招和兼职的岗位职责基本一致),结果显示应届生主动关注数量和兼职岗位主动关注的数量比大概是:6/100。最终感兴趣面试的比例大概是4/100。


答案和我们的判断完全不一样。

今年的应届生求职意愿并不强,相反那些社招的兼职意愿更强。

虽然是兼职的岗位,但是具体面试的过程中发现,离职状态的人员占比大概是50%,并且在这其中80后、90后占比大概也是50%。(数据都是小样本数据,两个岗位都没有做曝光投放,仅供参考)

一、虽然数据的统计并非是科学统计,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也能够进行一些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1、80、90后正是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等等,各种经济压力于一身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能有一点收入就有一点收入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并且我们在网络上也能够看到一些“大厂”裁员等信息。

2、对于00后,是否是“慢就业”?

2017年出现过一词叫做“慢就业”,说的是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据统计,中国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

二、求职表象的背后是什么?

我们对社招求职者的印象应该是职场阅历丰富、目标清晰、职业生涯路径明确等等,但是实际上并非这样,在与这50%的离职状态求职者沟通发现:基本上100%的人都对自己未来做什么感到——迷茫,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80、90后面临着严重的职场“困境”——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例如:其中一位求职者82年男性,来自南方某2线城市,做管理咨询工作,到目前待岗1年多的时间。

问:为什么考虑兼职岗位?

答:因为,刚来北京,今年9月份读北京某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统考、非全日制),所以希望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赚点生活费。。。。。。

问:对未来有什么计划?

答:先读下来再看吧,现在也不清楚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这个时候选择继续“进修”读书呢?

我觉得是一种“无奈”,是一种对未来的焦虑、是一种危机感——自卑感。

读书可以很好地解决自卑感的问题,因为它是一种优越感的体现,但是这种优越感的体现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而恰恰是一种隐藏自卑感的方式,让自己看起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真正的能力,解决困境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不畏艰难、勇于攀登。


80后、90后的职场困境:迷茫与危机是表象,自卑感才是真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