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实用写作小技巧分享:写小说大纲的三个小技巧

2023-04-05 19:45 作者:雕骨写意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雕骨写意。分享写作经验,消除你的写作焦虑。

今天我们来谈大纲。大纲直接决定你的小说是否可以签约,同时也决定你的小说会不会失控。

网上讲大纲技巧的教程非常多。我今天也不打算老生常谈,把人人皆知的那些技巧再泛泛讲一遍,而是讲一讲写大纲的底层逻辑和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问题。


第一,要把大纲当成精彩的故事来写,而不是当成产品说明写

很多萌新被编辑说大纲太平,没有亮点。原因就是萌新把人物做的事情都交代了一遍。故事还算清晰,但毫无吸引力,像流水账。

这就是涉及到写大纲的底层逻辑。大纲是讲故事,不要平铺直叙。

既然是讲故事,就要有起承转合,开端,发展,高潮,解决。故事要完整曲折,人物要鲜明且在故事结尾发生某种变化。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先分清陈述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

举个例子。

以《甄嬛传》为例。 

如果是萌新写《甄嬛传》的大纲,可能读起来是这种感觉:雍正年间,有个女人叫甄嬛,她选秀入宫后遇到了邪恶的华妃,后来又发现皇后才是深藏不露的幕后黑手。然后甄嬛先得宠,之后又失宠。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宫廷争斗后,她取得了胜利,最终成为了圣母皇太后。

或许我有些夸张了。我只是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如果仅仅从把故事说清楚的角度来看,这个大纲也做到了,但就是看起来整体比较平淡,很难引起阅读兴趣。

我们再来看一下百度百科上,关于甄嬛传的介绍。

雍正元年,结束了激烈的夺位之争,四阿哥胤禛继位,年号雍正,彼时国泰民安,政治清明,但在一片祥和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蠢蠢欲动。

后宫之中,华妃与皇后分庭抗礼,各方势力裹挟其中,凶险异常。十七岁的甄嬛与好姐妹沈眉庄、安陵容参加选秀,她本抱着充数的念头前来,却偏偏受到了皇帝的青睐,最后三人一同入选。但因华妃嚣张,步步紧逼,眉庄被冤,陵容变心,天真的甄嬛逐渐变成了后宫之中精于算计的女子。

中间省略若干情节介绍,自己可以去看看。布拉布拉布拉布拉布拉。跳到简介的结尾。

皇帝驾崩后,甄嬛养子弘历登基,甄嬛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即便享尽荣华,但回首过往,不过是一代封建王朝的悲情故梦罢了。

第二个大纲才是能让你的小说签约的大纲写作方式。从语言风格上来讲,第一段简介是单纯的陈述,第二段简介的语言偏重于描述。比如一股暗流蠢蠢欲动,不过是一代封建王朝的悲情故梦罢了。

这都是描述性语言。描述性的语言才能让你的大纲看起来像一个精彩的故事而不是流水账。

要记住,你不是在给编辑交作业,而是在向他安利一个好故事。

你要搞清楚,到底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最大的亮点在哪里。

比如刚才说的《甄嬛传》大纲最后一句:不过是一代封建王朝的悲情故梦罢了。

这句话就点出了这是个什么故事:繁华散尽后的悲剧,而非一出大团圆的喜剧。亮点在于甄嬛的人生逆袭,一路升级过关,但最终她也不过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权力斗争中,并无真正的胜利者。

如果你写的是言情,要浓墨重彩地点出这对CP最大的萌点在哪里。这两人是青梅竹马还是天降奇缘,恋爱过程是一帆风顺还是历尽坎坷,整体基调是沙雕欢乐还是悲情浪漫。如果你写的是悬疑推理,那就不光要在大纲里抛出种种悬念,营造疑云重重的氛围,还要强调是哪种类型。比如写的是社会派推理,还是围绕家庭琐事,伦理关系的家庭悬疑,抑或是校园悬疑,悬疑爱情。

这些要在大纲里体现出来,还得敲黑板划重点式地体现,不能让编辑自己去琢磨、总结。

有人说我知道大纲应该是个故事,但我不知道如何凸显这种故事性。

除了描述性语言,还要注意遣词造句。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了,第一个简纲的措辞,包含不少然后,之后这样的词儿。

这样的措辞会让大纲的故事性被大大减弱。

每天阅大纲无数的编辑,一眼就看出你的生涩,并且能感觉你对自己的故事很多地方考虑得不够成熟周全。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当大纲中第一次出现某个人物时,一定要介绍一下。比如一定要写甄嬛的好姐妹沈眉庄,而不是一上来就沈眉庄。这是作者特别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因为所有的人物你已经烂熟于心,但编辑不知道,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尽自己所能,把故事方方面都交代清楚,不能让别人去归纳总结,这是作者的义务。

还有一个很小的点,就是要注意,提醒人物的状态。比如你在大纲中写到一个配角失明。你接着写主角的故事。等到下次写到配角时,尤其是这个情节跟他失明有关系,就要提一下,写成“如今双目失明的XXX”。

作者也是要有服务意识的。服务意识不是说每个细节都必须迎合读者口味,而是有义务把自己的故事讲清楚,让人看明白,上下文衔接得上。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故事没有亮点,其实不一定是真的没有亮点,而是你还没有把故事想透彻。只要思考的时间够久,够全面,你一定可以挖掘出自己独特的耀眼之处。

第二,添加细节

我发现很多萌新的大纲里没有细节,就只有干干的故事主线。可能萌新认为大纲不需要细节,细节应该放在正文里。

其实大纲也需要细节。因为有细节能让故事性增强,并且令人物鲜明。

某些你觉得特别出彩的金句,不妨借人物之口说一两句。

比如《甄嬛传》里那句“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有些事也许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我没看过甄嬛传的剧本大纲,但我相信,这句台词一定会写在大纲里。这句台词包含无尽沧桑感慨,可以说概括甄嬛一生的情感,成为点睛之笔。

甄嬛说这句话的情景,是在皇帝驾崩时。当年皇帝谎称自己是果郡王,而甄嬛阴差阳错与真的果郡王坠入情网,而果郡王死于皇帝之手。半生浮沉起落,恩恩怨怨,到此终于了结。

特别精彩的场景,也可以来一小段(几百字)。

拿我自己写过的一个破小说作为例子。故事的最后一幕,是京剧名伶女主在被迫为日本侵略者表演时,引爆了事先安装在剧场地下的炸弹,跟敌人同归于尽。

当时我着力描写了名伶的风华绝代和同归于尽时的惨烈,借此体现侵略者对祖国山河的蹂躏以及民众反抗的悲壮。

这一幕不过200字左右,但还是给编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成为顺利签约的原因之一。

第三,最大限度体现出人物对故事的参与感

很多大纲教程都讲,你一定要塑造鲜明的,有记忆点的人物。我们听得耳朵起茧子,但实际去写时,我发现很多萌新都有个特点,就是一味堆叠人设,例如反复强调男主是个天才,女主冰雪聪明之类。不是直接说,就是借他人之口说。

要想让人记住人物,不管是在大纲阶段还是正文阶段,有一个点必须注意:就是提升人物对故事的参与度。

这个参与度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欠缺的话,就算你的故事非常曲折,人物遇到的难题非常多,也只会给人一种工具人升级打怪的感觉,不会给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人物不可以显得被动,面对问题,一定要主动出击。比如人物遭受了校园霸凌,不要只安排天降男主去营救,而是要先让主角想尽办法自救,在寻求自救的过程中遇到男主,当然可以接受帮助,让自己摆脱困境。人物性格的亮点,就是在这种过程中鲜明地体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反复强调来体现。

随着故事的发展,人物遇到的障碍必然越来越大。每次克服一个困难,人物都会失去一些东西,但同时也会获得一些奖励。困难越大,奖励也越大。

如此人物对故事的参与度会不断加深,同时推动矛盾冲突不断升级。这样的人物,才能让人过目不忘。

提升人物的参与感有两个小技巧:

1、 给主角足够的决策权,让他充分做出决定自己的命运决策而不是别人。

2、 增加人物的互动。主角作为故事中第一重要的人物,一定要跟他人有足够多的互动,可以争吵,合作。配角可以无比高冷,总是跟人保持距离,但为了故事的顺利展开,主角最好不要是这个类型。


下面再聊两个关于写大纲的常见问题。

第一个常见问题:写完大纲就不想写正文了,为什么?怎么办?

产生这种事儿的原因,是因为你的构思还不够成熟。

你只有创作冲动,其它的还什么都没有。创作冲动很容易被消耗。

创作冲动产生被大纲消耗完了。你就不想写了。

大纲只是一个大体的故事和人物命运的走向。小说最关键的因素是对细节的把握。

写小说真正的乐趣,就在于这些细节。

我们不管学习多少写作技巧,都不要忘记,写小说可以很有乐趣,而不只是在苦苦煎熬。

大纲和小说的区别,就像是几分钟的小说解说和小说本身的区别。

几分钟的解说,只能让你知道这个故事大概的脉络,讲了点什么,但无法让你真切地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有一种说法,是全部的故事情节只有36种,人设是有45种。全世界那么多写作的人,不管你怎么写,都不太可能写出什么别人从来没见过的情节和人物。

虽然如此,难道我们就不写了吗?

当然不.在写作中,没有什么一点点搭建小说中的世界,让你笔下的人物一点点血肉丰满起来,把一些看似不存在联系的事件串联起来,更有趣的事情了。

比如故事的主人公,根据已故父亲留下的一幅古画,解析出了太平天国宝藏的秘密。大纲里是这么写的,但你实际写小说时,就要设计主角是如何分析出来。这是难点所在,也是乐趣所在。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你在大纲中写男女主渐渐对彼此生出好感。放在实际的写作中,渐渐二字,就够你写好几章。不同的人处理这个过程,呈现出来的结果就完全不同,可能有无数种写法。你需要设计各种各样的事件让原本互相看不顺眼的两人产生好感。这是考验,也是乐趣。

所以如果当你写完了大纲,感到不想写正文时,不要急急忙忙把这个大纲丢掉,开启新故事,而是放几天,深入思考一下。

如果还是不想写正文,那可能你需要完善你的核心梗。你故事的核心梗可能泰国薄弱了,无法支撑起故事。

记住,在处理一个写作项目时,遇到这种情况很正常的。不要放弃,继续努力,直到你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第二个常见问题:实际写作时就是不喜欢按照大纲写,怎么办?

短篇可以没有大纲,但长篇必须得有。你可以先写两万字到三万字再写大纲。

因为两三万字如果出现bug相对容易调整,字数太多就太累了。

两三万字,你的故事走向已经清晰,人物也立住了。这时再写大纲是为了后续的路走得更稳健,故事不会失控。

只给自己看的大纲,可以尝试一下这个办法:

在一张纸上写出开头和结尾。中间画一条直线,把故事的几个高潮点列出来,再把几个支线画出来,自己能看懂就行。

一份简单的大纲就做好了,再根据剧情发展添加中间环节。

总之不要把大纲当成枷锁,当成激发创造力的工具。


讲到这里,如果还有小伙伴说我其实还是有点糊涂。那也没关系,去找一份大纲模版,去反复阅读分析,然后模仿(当然不是抄袭)。

对于很多的写作技巧,名家心得,你搞不清楚,或是有时听不懂不是因为缺乏天赋或是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你不够有经验,读得少也写得少。

阻碍你写作的也不是技巧,而是过分焦虑导致的内耗。

今天关于大纲就讲到这里。视频文字版发在我的专栏,链接在置顶评论。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我或是在评论区留言,回复虽然可能延迟,但一定会回复。

感谢阅读,下次见!

The End


实用写作小技巧分享:写小说大纲的三个小技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