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础知识

一,三业:业就是行为活动的意思。
1,从行为的施发者来说,有三种:身业、口业、意业。
2,从行为的性质来划分也有三种:善业、恶业、无记业
二,什么是三业?(详见《入法门论》)
答:身业、口业、意业。
1、身业:身之所作,凡身体行为动作,身体之一切语言如坐、卧等皆属身业。
2、口业:口之所语,盖一切语言气息口之言传示之他者,皆属口业。
3、意业:意之所思,谓思想意识之大小想法打算运筹起心动念皆属意业。
三,1,六根清净:即六种感官与外境相对时,不于境中生起喜欢或不喜欢之念,就是对种种外境无动于心,但心中了了分明。这在佛教中是相当高的境界。
2,六根不净:即对境生心,为境所转。从这一点来说,凡夫莫不如此。
四,【十善】
1、不杀生而行放生
2、不偷盗而行施舍
3、不邪淫而修梵行
4、不妄语而说实言
5、不绮语而说质直语
6、不两舌而说调解语
7、不恶口而说柔和语
8、不贪而修不净观
9、不嗔而修慈悲观
IO、不痴而修因缘观。
五,【六度法】:
1,布施度悭贪。
2,持戒度毁犯。
3,忍辱度嗔恚。
4,精进度懈怠,
5、禅定度散乱,
6、般若度愚痴。
六,【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七,【断绝凡情二十法】:名、利、兴、衰、福、乐、增、损、嗔、怨、气、恨、谋、谤、夺、害、病、苦、别、亡。
八,【天龙八部】: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
九,【三聚净戒】:
第一条摄律仪戒,就是誓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就是所有的坏事一点都不能做。
第二条摄善法戒,就是誓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那怕很小的善事都要去做。
第三条摄众生戒,就是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十,七支大悲我母菩提心
知母、念恩、报恩、慈爱、慈悲、舍贪、断执。
十一,四摄法
1,布施摄。 2,爱语摄。
3,利行摄。 4,同事摄。
十二,四依止
1,依法不依人。
2,依义不依语。
3,依智不依识。
4,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