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前线 枪械介绍 国产56式步枪

国产骄傲
中国1956年式半自动步枪,即56式半自动步枪,简称“56半”,(外文名Type 56 assault rifle)是苏联SKS半自动卡宾枪的仿制品。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制式列装的半自动步枪,和56式班用机枪、56式自动步枪统称56式枪族。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支制式列装的国产半自动步枪,和56式轻机枪、56式自动步枪(又称56式冲锋枪)统称56式枪族。56式半自动步枪是步兵使用的单人武器,它以火力、刺刀及枪托杀伤敌人,使用枪弹:中国56式7.62×39毫米步枪弹,有效射程达400m,集中火力可杀伤800m内集结之敌人。装上专用的发射器还可发射枪榴弹。
中文名
中国56式7.62毫米冲锋枪56式自动步枪
外文名
Type 56 assault rifle
研发日期
1956年
生产日期
1956年-1980年
总重
空枪:3.85千克
全长
1025毫米; 1260毫米(连刺刀)
弹药
7.62 × 39 毫米
弹药数量
30发
枪机种类
长行程活塞导气式、回旋式闭锁
战斗射速
点射90-100/分,发射速600发/分
有效射程
300m,1.5km仍有杀伤力
口 径
7.62毫米
收起
2512所高校火热PK中...
简介
中国56式冲锋枪
1956年式自动步枪,最初称为「1956年式冲锋枪」,简称「56式冲锋枪」或「56冲」。是中国生产的苏制自动步枪AK-47的仿制型,于1956年定型生产,长时间以来,中国战术指导思想强调传统步枪的作用,即能在中远距离上瞄准射击,在接近距离上要刺刀见红,可以大量装备做到人手一支,又可以控制弹药消耗,所以对单发步枪(半自动步枪)情有独钟。因此,一开始时,56式冲锋枪并未在全军战士中配备,只是在步兵班少量配装,主要是用于提供近距离的压制火力,担当“冲锋枪”的角色,故名。
56式半自动步枪自动方式采用导气式,闭锁方式为枪机偏移式,实施单发射击,用10发固定弹仓供弹,发射7.62毫米56式枪弹。全枪重3.75千克,全枪长1025毫米,枪管长520毫米,4条右旋膛线,弹头初速735米/秒,战斗射速35~40发/分,有效射程400米,表尺射程1000米,最大射程1500米。
56式半自动步枪结构简单,精度好,威力大,枪刺长而锋利,外形美观,不能达到实战所要求的火力密度,已不能适应现代作战的要求,随着国产新型自动步枪的问世,56式半自动步枪已经从一线部队撤装。
历史及设计
中国56式冲锋枪
1950年代,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军工业。
在当时接受大量苏联援助的情况下,武器的研制也是从全面引进的基础上开始起步。各项技术数据、生产设备甚至样品都是直接从苏联引进。
1956年,解放军定型了56式枪族并开始量产。与56式自动步枪同一年定型的还有仿制SKS的56式半自动步枪和仿制RPD的56式轻机枪,是为56式枪族。
在50年式末56式枪族大量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取代原本服役的中国制53式步骑枪、日本三八式步枪和美国M1903春田步枪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步兵武器。当时一个陆军步兵班的典型配置是:2支56式自动步枪、2支56式班用机枪、7支56式半自动步枪。
由于56式在设计时,中国军队的武器思想还很传统,此枪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称作“冲锋枪”,且其战术定位也被设定为班组火力支援用武器,用于提供近距离压制火力,因此56式最初称为1956年式冲锋枪,简称“56冲”。
在1962年的中印之战后这种思想开始转变,并发展出63式自动步枪,但63式步枪在制作上出现不可接受的缺憾,至1970年代后期被撤装。在1979年中越战争时,56式仍为解放军的火力支援,仅班长及副班长配有。越南战争时的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就曾大量使用56式,据说越南拥有的56式一度比中国还多。
与56式自动步枪同一年定型的还有仿制西蒙洛夫半自动卡宾枪的56式半自动步枪和仿制RPD的56式轻机枪。在当时接受大量苏联援助的情况下,武器的研制也是从全面引进的基础上开始起步。各项技术数据、生产设备甚至样品都是直接从苏联引进。
与原版AK-47相比,56式的外形有少许变化,比如AK-47的准星护翼为两侧半包式,而56式则改为全包护环式,顶端有开孔,刺刀则为适应当时解放军战术思想改为了折叠式三棱刺刀。
由于56式在设计时,中国军队的武器思想还很传统,此枪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称作“冲锋枪”,且其战术定位也被设定为班组火力支援用武器,用于提供近距离压制火力。但在1962年的中印之战后这种思想开始转变,并发展出63式自动步枪。但63式步枪在制作上出现不可接受的缺憾,至1970年代后期被撤装,待到1979年中越战争时,56式仍为解放军的火力支援,仅班长及副班长配有。
除了装备本国军队外,56式也曾大量出口其它国家,越南战争时的北越军队就大量使用56式,据说越南拥有的56式一度比中国还多。此外在很多其它第三世界国家,56式均以其优秀的性价比而广受欢迎。
从1980年代起,56式逐步被81式所取代,渐渐退出了一线部队。但至今仍有部分武警及民兵部队还有装备。
改进型号
56-1式:将传统的木制固定枪托改为金属向下摺叠式,令其更便於携带。
中国56式冲锋枪
56-2式:与56-1相比将枪托卡榫改为了楔铁式,使枪托变为侧面摺叠式,这种形制的枪托被81式所沿用。此型号主要用於出口,在中国较为少见。
56C式:56-2的紧凑化版本,装有改良枪托,1988年开始研制,1991年定型,为短突击步枪,现在在驻港部队中有所装备。
86式自动步枪:56式的无托版本,为出口民用市场的型号。
MAK-90运动步枪:56式的半自动民用型,装有运动步枪枪托及握把、取消枪口装置,有7.62 x 39毫米及5.56 x 45毫米口径
基本规格
全长 874毫米(枪刺折叠);1100毫米(枪刺展开)
枪管长度 415毫米
口径 7.62毫米
弹药 7.62 x 39毫米 M1943式中间型威力枪弹
供弹方式 30发弹匣
总重量 4.03 公斤(空枪,带弹匣)
枪机种类 直接导气,转拴式枪机
发射速率 600发/分锺
枪口初速 710~730 米/每秒
有效距离 400 米
采用
中国56式冲锋枪
从1980年代起,56式逐步被81式、95式及03式等较新型的兵器所取代,渐渐退出了一线部队,但至今仍有部分武警及民兵部队还有装备。此外,在一些私人军训院校也可以看到56式的踪影。
除了装备本国军队外,称为“中国AK”的56式也曾大量出口其它国家。在很多其它第三世界国家,56式均以其优秀的性价比而广受欢迎(由于极为便宜、易于操作及良好的可靠性),大量装备在军队及警察等部队。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与AK的耐久性问题有关。
孟加拉合法授权生产56式,并在海军中使用。而缅甸和泰国使用的56式大部份缴获自国内外的准军事组织,前者缴获自民族叛乱份子及毒犯,而后者则缴获自越共游击队及泰国共产党。至今越南仍有少量地采用56式,即将被AKM完全取代。中国至今仍有提供56式给美国的海豹部队使用以作训练56式在2011利比亚内战中也有连同其他国家生产的AK步枪一起被起义群众和国民解放军所使用。
设计与原版AK-47相比,56式的外形有少许变化。
AK-47的准星护翼为两侧半包式,而56式则改为全包护环式,顶端有开孔。
冲压机匣的56式的铆接方式与AKM有着明显的不同(尤其以机匣前段三个铆钉的相对位置不同)。
刺刀为适应当时解放军战术思想改为了折叠式三棱刺刀,这也成为了该枪的一大特征,使它更能与其他AK步枪区别开来。不过许多出口用的56式都不具刺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