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2全战兵种背景介绍脱笼狂兽,不忠之刃——色雷斯人

首先是色雷斯人,他们犹如久被囚禁在牢笼中的野兽,激烈地发出战吼,冲向罗马右翼,那里是意大利骑兵,尽管他们(意大利骑兵)经受过战争考验并以天生无所畏惧,依旧陷入了混乱......
——李维对卡利尼库斯战役开端的记载
那些想要杀掉我的人应该知道,我不会记恨的,因为背叛就是我们的生存之道。
——隔壁片场的麻辣鸡丝
色雷斯种族,像那些最嗜杀的野蛮人一样,当他们无所畏惧的时候,嗜杀尤甚。
——修昔底德

现代学者认为伊利里亚人与色雷斯人都是前1500年迁徙到巴尔干地区的印欧人,而占据巴尔干东部的印欧人和当地的“原始色雷斯”则是成了后来的色雷斯人,而多瑙河北的色雷斯人受游牧民族影响成为了达西亚人,一个全新的民族。据阿庇安说色雷斯人中一部分还在特洛伊战争后定居在小亚细亚,也就是后来的比提尼亚和弗里吉亚地区,同时色雷斯山区丰富的矿物也吸引了大批希腊殖民者,让色雷斯人深受其影响(尽管他们不欢迎外来者,但也没有将其驱逐的能力),著名的(也可能是臭名昭著)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著作中这样形容色雷斯人:
色雷斯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民族;当然,这要把印度人除外。如果色雷斯人有一个首领,或者他们能够同心协力的话,那么,我相信他们是天下无敌的,他们会远远超过世界上其他各个民族。但是,既然他们难以联合起来,他们也就永远无法实现天下第一的目标了。因此,这就是他们的弱点。 这个地区的不同区域的色雷斯人有各自的名称,但是所有各部族的风俗习惯都是完全相同的,例外的只有格泰人、特劳希人以及那些在克利斯顿人上方的居民。
尽管这段话充满槽点,但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修昔底德同样认为奥德里西亚人的富庶超过欧洲所有国家,而军力和资源仅次于斯基泰人),而斯特拉波说,公元1世纪多瑙河以南的色雷斯可以派15000名骑兵和20万名步兵上战场。色雷斯人比希腊人还分裂和喜欢自相残杀,在色雷斯地区他们争斗不休,在外国当雇佣兵也经常与本族人刀兵相向,就像他们在拉菲亚战役那样。而在外国他们作为佣兵名声在外,从北非的荒漠到亚美尼亚的山区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以及他们烧杀抢掠的痕迹),无论是其狂暴嗜血的野性亦及毋庸置疑的强悍战力,还是其著名的喜欢临阵倒戈、不羞背叛的劣行都是他们出名的原因,而关于后者,我们随便一翻书就能列出他们长长的背叛列表...
朱古达战争中罗马方两个色雷斯骑兵中队加入了夜袭罗马营地的朱古达的部队中......
安条克二世时期的基普塞拉(一个色雷斯东部城市)攻城战中,色雷斯守军看见安条克军中的色雷斯士兵马上加入攻城方......
米特拉达梯在泽拉会战中,罗马将领马库斯法比乌斯手下色雷斯佣兵加入米大王军中......
(未完待补充)
另外最出名的色雷斯人——斯巴达克斯也是因其掀起了罗马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庞大叛乱而被铭记,是著名的无产阶级解放者(bushi)
至于另一位著名的色雷斯将领贝利撒留因为有声音认为他其实是日耳曼人,只能屈居斯巴达克斯之下

不过毫无疑问他们连免押金借充电宝都悬的信用及其贪得无厌喜欢屠城的恶习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抢手,因此战争中两方都有色雷斯人也是常有的事,尽管他们在色雷斯老家就该习以为常,色雷斯大多数部落身在山区中较为落后,而部落间的战斗也是以掠夺为主,平时就洗劫一下敌人的村庄、抢走他们的山羊之类的(彼得纳战役的开端就是为了争抢一头驴),重装部队在此处难以施展也因其社会结构难以组建,当然色雷斯人在会战中也会有部队负责抗线,不过他们连抵御伙伴骑兵的正面冲击的能力都没有,面对希腊方阵也是一败涂地。

而在四十多个部落中,奥德里西亚人(odrysian)脱颖而出,前470年在泰瑞斯(teres)的带领下,奥德里西亚部落成功将周围部落吞并并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波斯人离开后的权力真空并抵御雅典为首的希腊人的商业扩张,并在前460年建立了奥德里西亚王国(修昔底德称色雷斯其他地区人对该王国范围一无所知,不过历史上提到的色雷斯国王通常是奥德里西亚的国王)。


泰瑞斯的继任者西塔尔克斯大帝(sitalces the great)将奥德里西亚领土扩张到了巅峰,北临多瑙河东邻马其顿,同时岁入高达800塔兰特修昔底德形容其领土范围是:
他的帝国的边缘是莱艾亚的派奥尼亚人和斯特里梦河,这条河从斯康布鲁斯山发源,流经阿格里安人和莱艾亚人的土地;西塔尔克斯的帝国到此为止,它的外侧便是独立的派奥尼亚人的领土。
前429年,西塔尔克斯带15万大军(除本族人与附庸的部落,还有盖塔人和很多游牧民族)入侵马其顿(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马其顿支持斯巴达,奥德里西亚人支持雅典),不过由于马其顿人据称而守且物资短缺最终无功而返。然而西塔尔克斯死于与特里巴利人(triballi,文章末尾将简单介绍)的内战之后,由于领土被分成两个主要王国(腓力二世时期之前Kotys科提斯曾短暂统一,他遇刺身亡后色雷斯王国再次一分为三,然后想压制马其顿的色雷斯-派奥尼亚-伊利里亚的反马其顿同盟在腓力二世面前被证实是水货)和附庸的分裂(奥德里西亚依据自身军事优势达成而没建立集权的统治并不稳固)、马其顿崛起、凯尔特入侵,到游戏开始的前273年奥德里西亚王国只剩巅峰时期三分之一的领土(见罗2派系介绍)


而在希腊人、马其顿人、凯尔特人甚至游牧的影响下,其军事力量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并成为一个色雷斯地区最强大的政治实体。曾经奥德里西亚王国在与利西马科斯的战斗中,奥德里西亚国王修特斯三世(此君后来建立了色雷斯人唯一的城市,即奥德里西亚首都特修斯波利斯seuthopolis,被猜测在加拉太入侵时被摧毁)的20000步兵加8000骑兵被利西马科斯4000步兵与2000骑兵打的落荒而逃并且损失数倍于敌军,充分体现了亚历山大“你人多顶个屁用”的军事思想。而后来在第三次马其顿战争中奥德里西亚王国再次帅气参战国王科提斯(不是腓力二世时期那个)亲率1000精锐步兵与1000骑兵参战,在学习凯尔特人的武装与战斗方式以及马其顿人的纪律性后,在小规模战斗中甚至压过罗马人一头,不过在彼得纳会战中遇到保卢斯的罗马主力以及努米底亚人的战象再次被打回原形,而马其顿玩完后色雷斯人便直接面临罗马人的兵威,因此他们在第四次马其顿战争中积极搅屎,还一直掠夺马其顿行省的领土,不过后来罗马人在色雷斯地区扶植了较大的色雷斯附庸王国(比一堆零散的小部落要好控制),并在公元46年将色雷斯变成行省。
不过不能否认在罗马人眼里色雷斯人依然牛逼得慌,在帝国时期色雷斯人是帝国的第三大兵源
色雷斯人军事力量介绍:
轻盾兵

仅次于南罗马重装突袭兵的轻盾兵,41伤害的标枪,快速装填,让色雷斯轻盾能快速打出所有伤害,同时28的命中以及35杀伤的武器,让色雷斯轻盾即使丢完标枪也能有一定的近战能力。
历史背景:
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
轻盾兵是早期希腊人最喜欢的色雷斯佣兵,没有之一,而希腊人后来也自己组织并训练轻盾兵,在雅典将军伊菲克拉提斯的时代,轻盾兵已经有了后续希腊化时代“半重装步兵”或中装步兵的雏形。他们迅捷如风又能投出致命标枪,好像野蜂一般难缠,缺乏轻步兵掩护的重装步兵往往对他们没有办法,不过早期他们比起近战更喜欢不断放风筝,不过也有一部分愣头青喜欢用这身简陋装备去捅死几个重装步兵,比如迪伊人(dii),轻盾兵还有个优点是相对其他轻步兵他们对骑兵的抵御能力更强,修昔底德记载了这样色雷斯轻盾兵这样对付底比斯骑兵:
在撤退时,色雷斯人在其他地方非常令人钦佩地抵挡住底比斯人的骑兵。在首先遭到底比斯人的骑兵攻击时,他们按照本国战术,聚拢结队冲出。在这次战斗中,他们只有少数人员伤亡。
伊菲克拉提斯时期:
该时期色雷斯轻盾兵进一步重装化,开始普遍装备头盔与胫甲,形象类似罗2轻装轻盾兵(多了个胫甲,并且用的pelta而非椭盾thureo)
希腊化时期:
经过利西马科斯的调教、凯尔特入侵、马其顿的援助等等大事件,色雷斯轻盾兵迎来了一次大更新,首先皮肤方面,他们除了色雷斯人的传统服饰,现在还会选择凯尔特人的衣服裤子或者希腊人样式的服装,而盔甲方面也是(尽管轻盾兵一般被描述为无甲部队),所以他们可能看起来长得和南边的希腊佬差不多,只不过面相看起来更不善一些。
其次装备方面,色雷斯轻盾兵除了以前的头盔、胫甲和盾牌(此时轻盾兵已经全面换装thureo,而更轻的步兵则持续装备半月形轻盾pelta)与标枪(很多人已经换装thureo),还会装备一种可怖的武器:rhomphaia,可以一刀砍断盾牌再一刀把罗马佬和希腊佬砍成两半的长刀

战斗方式上,他们也不只会用以前那种hit-run的战术,以前被射一脸却无能为力的希腊重步兵会怒斥色雷斯轻盾兵都是无耻的懦夫和浦西,而版本更新后色雷斯轻盾兵会拿着他们那将近一人长的rhomphaia来把刚想骂脏话的希腊重步兵砍成好几块,当然他们依然装备着两根标枪来保证又能射又能打。

另外第三次马其顿战争中的色雷斯人展现了一种希腊人的战术,即轻盾兵被直接排列在骑兵身旁,随后他们发出可怖战吼并随骑兵一起进攻敌军骑兵(也有说法认为他们抓着马的鬓毛或尾巴来快速加入战斗),无论是哪种说法我们都能确定这种战术效果拔群,拉菲亚战役中托勒密右翼的色雷斯-加拉太混编部队轻松砍爆了塞琉古军中轻装的克里特步兵和塞琉古左翼骑兵,在卡利尼库斯战役中(前171马其顿与罗马的一次冲突)色雷斯轻盾兵和他们的骑兵将“已经有战斗经验天生英勇的意大利骑兵击败”,并把他们杀死的罗马士兵的人头像串糖葫芦一样插在矛尖带到了珀尔修斯帐前。(猎首是色雷斯人的传统)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色雷斯部落倾向于采取不同武器,希腊人也经常遇见持矛的色雷斯轻盾兵(但是从来没有同时拿长枪和标枪的)

色雷斯勇士


小砍刀,高冲锋低生存能力低代表之一。极其害怕对手骑兵反冲以及远程火力(无耻的飞行道具),甚至在第一轮对冲中就会被对手的标枪打死十几个模组,所以有时候需要配合骑兵来压制对手手中的标枪,以及更好的利用冲锋加成。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冲击拥有矩阵的单位时,相当一部分模组会冲锋过头,导致冲锋效果不如预期。
历史背景:这玩意和色雷斯轻盾兵合在一起就是希腊化时代真正的色雷斯轻盾兵
rhomphaia是一种很有色雷斯特色的武器,也是色雷斯军队的特征,现在出土的rhomphaia大部分是在保加利亚发现的(14把),在古代是色雷斯bessi部落的领地,当地发现的rhomphaia(以下称长柄逆刃刀)都是110-145cm长,刀柄大约50厘米,而1.6-1.8厘米宽。不过李维和普鲁塔克记载色雷斯人通常与盾牌(通常是thureo)和标枪一起搭配使用,并且形容他们用右肩扛着或斜挎着长刀,现代的历史复演爱好者认为这样既危险又影响活动。不过现代保加利亚的考古工作者乔治伊利耶夫揭开了这个问题,他发现长柄逆刃刀剑柄与剑身连接处的那个金属环是用来与一个与钩着皮带的钩子相连(以前这个金属环的作用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用来穿过皮带方便斜挎的,而一些复演爱好者认为这是护手),这样把皮带挂在脖子上,就可以左手同时握住盾牌和逆刃刀,右手使用标枪,而在需要使用逆刃刀时又可以轻松将其从钩子上取下来。

色雷斯普通士兵听从国王或者王子的征召与命令,自备装备,所以会出现装备、服装参差不齐的现象,有些人的逆刃刀仅仅有基本的形制,而有些人的则有华丽的装饰。(所以克里斯托弗韦伯认为彼得那战役中那些统一身着黑色战衣的色雷斯军人是马其顿王国的正规军人,受统一的训练和组织)

色雷斯贵族


大砍刀,拥有全罗马2最恐怖的冲锋加成,完美冲锋的情况下甚至能冲爆誓言勇士,在对冲中也可以击败阿佩德马克信徒(狮子头),但是对冲打不过传奇技能的剑术大师。此外色雷斯贵族还拥有众多值得讨论的隐藏属性。首先是低至14的近防,色雷斯贵族理应是经验丰富,最勇猛善战的一部分色雷斯人,但是近防竟然被设置的如此之低,可能是CA为了平衡这一单位的同时赋予他高攻低防的特色。第二是他低至35的身甲(另外有20的盾甲)。从兵模上来看,色雷斯贵族都穿肌肉甲,不应该仅仅有35的身甲。这也应该是CA为了突出色雷斯砍害怕远程火力而有意为之。第三就是大砍刀隐藏的反骑属性。小砍刀因为重量不够而导致反骑加成不够突出的话,用重装以下的骑兵反冲大砍刀就是自寻死路,没有被冲倒的大砍刀能够迅速的将骑兵斩落马下。因此用骑兵冲击色雷斯贵族前需要仔细掂量一下自己骑兵的实力。
历史背景:盔甲一直是色雷斯军队里的稀缺货,也因此色雷斯人的战术通常要避免与敌人正面冲突,通常会让散兵和远程部队不断削弱敌军。然而前4世纪开始,胫甲与头盔开始普遍装备,而更大更厚更重的盾牌thureo也换装。(不过北色雷斯通常采取斯基泰人的装备和战术,南色雷斯人则接近希腊人)然而最有意思的是,尽管大砍刀是色雷斯的牌面和标杆。但是我也确实没有找到这玩意儿的历史原型,因为色雷斯人貌似是最TM怕死的蛮族了!!!
他们不仅没有裸男部队的记录甚至被希腊人吐槽过穿的比希腊人厚所以不怕冷,他们的战术也是打了就跑的猥琐战术,连战线部队都很缺乏,就这货真的敢只带把大砍刀上战场?另一个问题就在于希腊/罗马人对色雷斯部队的描述大多都是轻盾兵武装,尽管有猜测他们会在丢完标枪后丢弃盾牌使用他们的长柄逆刃刀(从长度看这也是一种双手武器?),不过确实没见过他们只用连手臂都不够遮的小盾或者干脆直接不带盾牌作战的记录,这大概是一桩悬案吧(或者up见识太少)


EB2 MOD的制作组制作了两种色雷斯大砍刀,并且形容他们“他们经常组成酋长或当地国王的精英部队,在敌人疲惫不堪的时候发动势不可挡的冲锋”,也许有点道理?不过我查到的大多数奥德里西亚军阀的亲卫是为数不多的重装骑兵,再者哪个头铁军阀会让这种挡箭都嫌脆的玩意儿当亲卫吗
不过北边头铁的达西亚人毫无疑问真有双手猛男


高卢-色雷斯步兵

历史背景:凯尔特人的入侵给色雷斯、希腊化各国、亚细亚带来了全新的军事改革、充足的兵源以及新的威胁,起初凯尔特人入侵时色雷斯人并没有激烈的抵抗,反倒是积极的当二鬼子和带路党帮助凯尔特人暴揍继承了利西马科斯欧洲领土的pretender(不被广泛认可的王位宣称者)托勒密西罗纳斯,直到他们发现凯尔特大爷决定定居色雷斯并建立了泰里斯王国,他们才开始积极抵抗,并在公元前213年灭亡了泰里斯王国(泰里斯篇兵种介绍完结!可喜可贺),不过凯尔特人的影响被色雷斯人采纳了,除了他们的服装(以花花绿绿的裤子最为瞩目)和椭盾thureo,他们的长剑和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也改变了色雷斯人的战斗风格(以及丧葬文化),这样的观点在考古证据中得到了证实。
尽管大部分色雷斯佣兵这时看起来像希腊同行,也有一部分像是凯尔特人,Christopher Webber认为拉菲亚战役中托勒密右翼与加拉太人混编的色雷斯人就是这样的,他们很可能与凯尔特人采取类似的装备并采取同样冲击作战的战法。

关于他们使用的凯尔特长剑,波利比乌斯这样评价:
高卢剑只能用来劈砍,而非击刺......
高卢刀却只有用来劈扫时才有用,而且需要大动作的劈扫才能达到目的......
矛兵
(由于原版色雷斯矛兵连简介都是达西亚的,所以这里介绍几个更贴近历史真实情况的矛兵)
DEI色雷斯历战重装步兵

历史背景:介绍为利西马科斯的卫队,但事实上利西马科斯部队依旧是以马其顿人为主,在其统治末期也确实招募了一些色雷斯人作为重装部队,不过并没有作为他的卫队。游戏中色雷斯历战重装步兵名为重装步兵,但事实上并没有方阵技能且只有中装质量,但确实最符合约翰富勒、李德哈特等军史学家眼中的持盾兵,其拥有高机动性、较强的进攻能力,拥有高速移动速度快速支持骑兵乃至突破敌军步兵线的强悍战力。(美中不足便是没有方阵技能)
虽然历史上利西马科斯没有一支色雷斯人组成的精锐卫队,并且不同部落色雷斯人对长枪这种武器的接纳程度也不同,但是他们的武器——不知道多长但是肯定比重装步兵dory长的长枪确实值得一提。
伊菲克拉底和腓力二世(前者重新武装了他的轻盾兵并给他们装备将近4米的长枪,后者则是马其顿方阵之父),这两个人都为自己的部队装备了普遍长于当时其他军队使用长枪的人都有个共同点,与色雷斯人关系匪浅并有不少交战经历!

2000年在Chernozem Tumulus NO.1(我也认求不得什么地方,但是是考古挖掘现场)考古学家挖掘出一个前5世纪的金戒指,这个戒指本身狗几把不是,但是这个戒指上的图案是一个色雷斯战士腋下夹着4米的长矛,虽然没有整个矛的图案,但是这个战士的盾牌和方阵兵一样是有一根带子挂在脖子上的,毫无疑问说明他的长枪不同寻常的长,这说明色雷斯科技天下第一!!!比菜逼希腊人早一个世纪用上pike!!!
哦不,说明在色雷斯这样的武器很早就出现了(无图言屌,所以我们还是聊点关于牛子的事吧),而这武器长度和伊菲克拉底改革轻盾兵的长枪基本一个长度,考虑到他甚至娶了个色雷斯老婆,可以猜测他的改革受到了色雷斯人的启发。

而关于腓力二世,前339年在他与斯基泰人作战取胜并从特里巴利人的领地回到马其顿时他遭到了色雷斯人的勒索,在拒绝后他被一个特里巴利人用“萨里沙”捅穿了双腿成为瘸子,他的战马也当场死亡,Minor Markle认为这是一个特里巴利骑兵干的,因为步兵不可能追的上战马,不过Chris Webber认为考虑到战场的地形,他被一个特里巴利步兵偷袭了也不是没可能,我也觉得有道理,毕竟这老东西就剩一只眼睛了(此战之后只剩一条能用的腿,当然不是用来走路的那条),在加上他和伊菲克拉底的关系同样密切,很可能注意到了他手下轻盾兵不同寻常的配置,从而照抄了过来,顺便一提很多现代学者(包括且不仅包括Nicholas sekunda等老熟人)认为腓力让马其顿步兵换装这种长枪最初可能只是应急措施,因为有10000伊利里亚人正在对他家虎视眈眈。

综上所述,也许希腊人和马其顿人进一步加长长枪的灵感是受色雷斯人启发,不过由于色雷斯人落后的社会结构和大部分人脑海中只有怎么砍人或者抢走别人的牛马之类的龌龊想法,色雷斯人不仅没有发展出超长枪方阵,甚至没有靠谱战线部队,堪称抗线最垃圾蛮族(努米底亚人有军团哦)
色雷斯方阵枪兵/重装步兵


历史背景:尽管继业者一直秉持着希腊人方阵就是比其他民族的人牛逼的落后观念(现在角度),不过创业阶段大家显然是有啥用啥,就像安提柯欧迈尼斯都招募过亚洲新兵进入方阵,不过作为主要领土在欧洲的继业者,利西马科斯对手下和隔壁色雷斯小崽子显然不信任(虽然利西马科斯残暴程度绝对超过99%色雷斯人),不过在他统治末期也招募过色雷斯方阵兵。
然而后来色雷斯人并没有继承继业者的遗产和军事思想,反而是和西边来的同样是蛮子的凯尔特人眉来眼去(指军事方面,不过色雷斯人显然没学凯尔特人对裸体作战的狂热)
但是有学者猜测,色雷斯人会用他们的4米长矛组成一个较原始的方阵(proto-phanlanx),尽管这种“方阵”的紧密程度和战斗力与真正的方阵战术相去甚远。
雇佣希腊方阵/雇佣历战希腊方阵


历史背景:希腊雇佣兵偶尔会被雇佣来弥补色雷斯重装部队的不足,色雷斯史上最强大的一支联合部队出现在400年,当时修则斯二世雇佣了色诺芬万人队的6000名左右的幸存者,来占领在黑海沿岸的领土。而雅典将军伊菲克拉底也率领8000希腊佣兵为科提斯一世战斗过。
色雷斯矛兵

历史背景:前面提到不同色雷斯部落对枪这种武器的喜爱程度不同,所以矛兵在色雷斯军队并不是一个必需品,更多是看这支军队中是否有喜欢用长矛的部族。(不知色雷斯人内部会不会爆发剑盾和枪盾谁更牛逼的争吵?反正修昔底德说过西塔尔克斯那支集结了大多数色雷斯部落的15W大军中,被誉为剑客的迪伊人(dii)战力最牛逼,考虑到其残暴嗜血人畜老幼通杀的兽性,应该没人和他们争辩。前文同样提到色雷斯人追随他们部落的国王和王子而战,装备自备,所以屌丝和富哥出现在同一队伍中是很常见的。(然而我好奇他们的枪会不会长短不一)
前文提到色雷斯人部队中有用长矛的轻盾兵,这里产生了一些分歧。有人认为他们是丢完标枪后用长矛与敌人近身肉搏的轻盾兵,Christopher webber 提到这样的部队适合配合骑兵作战,不过他也提出了别的猜想,因为在陶罐上的色雷斯人的形象,有单独用长矛和标枪的士兵也有二者同时出现,就是没有同时使用长矛和标枪的人,而且如何拿着4米的长枪还能像散兵一样作战确实是个问题。Gabriele Esposito也采用了长矛兵与轻盾兵组合的混合部队的观点,轻盾兵负责骚扰和杀伤,而他们背后的用4米长枪的色雷斯枪兵则负责接应他们,也就是长矛兵和轻盾兵实际上是军队的两个不同部分,他们可以混合在一个编队中作战也可以分开作战。
Best提出了色雷斯长矛兵会组成“原始方阵”(proto-phanlanx)的猜想。

投石兵/弓箭手/突袭兵






色雷斯投石兵:和普通希腊系投石兵并没有太大区别,非常普通的炮灰投石,不过曾创下5队色雷斯投石被2队辛梅利亚重弓射崩的尴尬战绩,也是色雷斯投石的一个“精彩”的传说。
色雷斯弓箭兵:同样是炮灰级别的远程单位,其拉胯程度和色雷斯投石相比有过之无不及。125的射程,10的护甲,没有盾牌,都是他拉胯的证据。
色雷斯标枪兵:色雷斯的小轻盾,虽然缺少了快速装填技能,并且近战属性不如色雷斯轻盾,但是便宜的价格和41杀伤的标枪就是他最大的优势。
历史背景:很多优秀的轻步兵都产自山区,也有很多投石兵/标枪手是在放牧时候练成这身本事的,色雷斯人也不例外,不过大多数色雷斯人还是喜欢标枪,这可能和他们的文化有关,也有可能是因为标枪对希腊人的方阵有更大的伤害,而色雷斯投石兵记录并不多,他们可能更多出现在攻城战中,色雷斯弓手比起色雷斯投石兵戏份多,他们在彼得纳战役中和克里特弓手混编在一起,也许这说明他们同样优秀。
关于突袭兵可以多提一嘴,在大多数轻盾兵装备thureo并且作为中装步兵战斗后,pelta就只被较轻的部队使用,因为彼得纳战役的罗马战利品中仍然有不少pelta,而他们也继续像曾经的轻盾兵一样用标枪骚扰敌人却不近战。
色雷斯骑兵
色雷斯人的文化中,马占重要地位,荷马称色雷斯人为“骑士的民族”。色雷斯骑兵数量众多,单单奥德里西亚人的骑兵数量就超过5世纪同期其他王国与希腊城邦骑兵的总和,西塔尔克斯那支15W人的大军中,骑兵竟然占了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是奥德里西亚人和盖塔人(不过他们大多是缺少防护的标枪骑兵)。
关于战马:亚里安说过,色雷斯的马有很强的耐力,可能是他们和斯基泰人的马交配的结果,荷马史诗中这样描述色雷斯国王的战马
我有幸见过他的高大、俊美的马匹,
鬃毛洁白胜似雪,奔跑迅速如疾风。
虽然色雷斯战马比起其他地方的优良战马有所不足,不过他们比起希腊人的战马还算优良。
关于马具:色雷斯骑兵马具十分完善,也许这是他们离斯基泰人近的原因,他们有马鞍、马刺、马嚼子,同时和伊比利亚人一样色雷斯人的战马也有很多装饰
关于战术:色雷斯轻骑兵除了标枪骚扰,还喜欢用菱形阵直接冲入敌阵短兵相接(尽管他们没有盔甲),Christopher webber认为色雷斯轻骑兵是阿里安定义的Elaphroi——一种先投标枪再近战的骑兵部队。
色雷斯皇家骑兵


色雷斯最好的骑兵。在冲锋时能够投掷标枪,近战数据也相当出色,与拉胯的色雷斯骑乘兵相比,一定程度上能够扛起骑兵战的大旗。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标注为极重装,但是实际上的重量仅有重装,因此也难以和骑兵强国货真价实的极重装骑兵相抗衡。
历史背景:ca在兵种介绍中说他们装备落后,这倒是真的。假设墓葬反映了实际情况,那么色雷斯战士通常使用比其他民族更“古老”的盔甲,并且混合使用不同风格(通常是色雷斯和希腊风格)和时期的盔甲和武器。对在保加利亚发现的一些盔甲和头盔的分析表明,它们在被埋入坟墓之前已经被使用了几代,所以搞不好色雷斯的勇士们在希腊人眼里就好像一个个历史展览品,并且这些盔甲绝大多数来自贵族的墓葬(什么三代单传)

不过似乎在前1世纪左右色雷斯沦为罗马附庸国后,一些色雷斯贵族也采取了类似罗马人的武装,同时从墓葬和各种艺术品看,也有用斯基泰人式武装的色雷斯战士,而关于头盔,色雷斯人最偏好弗里吉亚式、阿提卡式、哈尔基斯式、科林斯式。

从西塔尔克斯入侵马其顿的15W大军,竟能被少量有胸甲和长矛的马其顿重骑兵多次挫败我们可以看出来他们的数量也实在不多(同时艺术品也很少描绘色雷斯重骑兵,或许是他们实在太少,又或者他们太像希腊人而没什么特色),这是源于他们落后的社会结构,所以他们虽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却既没有稳定的步兵战线部队更没有规模庞大的重骑兵部队,他们几乎仍然停留在“青铜时代”的社会,并且部落混乱分散,国王没有能力直接命令他的臣民,Christopher webber认为可能是国王保留了太多的土地,让手下贵族有能力组建大规模轻骑兵部队却无力装备成重骑兵。
关于他们的武器前4世纪前色雷斯重骑兵很可能装备两根标枪和xiphos剑,似乎在275年左右色雷斯骑兵希腊人或凯尔特人也装备了盾牌,Christopher webber提到在四世纪后半叶,一些色雷斯重装骑兵很可能从使用2-3米长的标枪改为使用3-4米长的长枪,这个观点得到文字记载和考古证据来支持。

不过Christopher webber又提到前3世纪色雷斯重型骑兵再次将骑枪的装备换成了标枪与盾牌的搭配,不同的是此时色雷斯重骑兵的副武器变成了sica弯刀,一种比rhomphaia稍小的刀。

色雷斯骑乘兵/轻骑兵




色雷斯骑兵(标枪骑):一款轻装的标枪骑,虽然仅有32杀伤的标枪,但是出色的近战数据让色雷斯骑兵在投掷完标枪之后依然能够发挥余热,无论是切远程,还是在适当规避冲撞伤害之后骑兵肉搏中都能发挥作用。作为“能够自守的轻骑兵”确实物有所值。
色雷斯骑乘兵(近战骑兵):拉胯的近战骑,拉胯程度堪比西方邻居的伊利里亚骑兵,近战能力差,士气低下,一摸就跑。相比隔壁邻居盖塔550的重装骑乘兵,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不带色雷斯皇家骑兵的情况下只能作为一个充数的单位而存在。
历史背景:色雷斯骑兵的主体仍然是这些不着甲的轻骑兵,虽然他们没有盔甲,但却丝毫不怯近战,在托勒密军队中也有一个常备骑兵团被称为“色雷斯团”,后来的犹太王国也有一支色雷斯骑兵,但是有学者猜测这个所谓色雷斯骑兵和“塔兰托骑兵”一样,指代的是作战方式而非他们的民族。

几个比较出名但是你不知道也没关系的色雷斯部落

迪伊人(Dii)
迪伊人以最残暴嗜血而闻名,他们被认为是奥德里西亚陆军中最强大的步兵,尽管同时期轻盾兵都以散兵战术袭扰敌军,而迪伊人却有“剑士”美誉,关于他们的残暴性格和强大战力,引用两段修昔底德的记载便可见一斑
另外,他还召集了许多山地的色雷斯人,他们是独立的,以短剑为武器。他们被称为狄伊人,大多数居住在罗多佩山上......步兵中最善战的是来自罗多佩山的自由剑客。其余跟随西塔尔克斯的大批乌合之众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他们人数众多
前413年,雅典雇佣了1300名迪伊剑士,却因为不想支付工资又将他们遣散,然而迪伊人在返乡途中做出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最令人不齿的暴行:
色雷斯人冲入米卡列苏斯城内,洗劫居民房屋和神庙,屠杀居民,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长者都未能幸免。他们逢人便杀,一个都不放过,对待儿童和妇女也一样,甚至连那些役畜和所有活着的动物,也统统杀掉;色雷斯种族,像那些最嗜杀的野蛮人一样,当他们无所畏惧的时候,嗜杀尤甚。
后来底比斯部队前来支援,却仍然让很多迪伊人逃出生天:
在撤退时,色雷斯人在其他地方非常令人钦佩地抵挡住底比斯人的骑兵。在首先遭到底比斯人的骑兵攻击时,他们按照本国战术,聚拢结队冲出。在这次战斗中,他们只有少数人员伤亡。很多在后面抢劫的人实际上是在镇上被敌人逮住并杀死的,在1300名色雷斯人当中,共有250人被杀。

特里巴利人(Triballian)
特里巴利人以残暴嗜血而闻名,他们被认为是奥德里西亚陆军中不存在的步兵,因为他们对西塔尔克斯根本不give a fuck,他们恰恰是以叛逆著称,他们是奥德里西亚陆军敌人中最凶狠叛逆的步兵!西塔尔克斯在对抗特里巴利人的战争中战死,腓力二世给他们捅成了瘸子并抢走了他的战利品,到亚历山大时代他们再次反叛却被直接橄榄,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桀骜不驯,再后来凯尔特入侵,斯克迪斯科人将特里巴利人赶跑到了多瑙河北。
他们因为住的离伊利里亚人近,所以与其他地区色雷斯人展现出很多不同之处,同时他们和斯基泰人与盖塔人关系密切。

值得一提的是dei中的特里巴利骑士正是参照了Minor Markle的想法,即他们的骑兵在马上用萨里沙,这个观点有些道理,毕竟马其顿的prodromoi(斥候通常被认为使用萨里沙长枪,见 马其顿篇)很多就来源于色雷斯人

柏希人(Bessi)
柏希人以嗜血残暴而闻名,他们被认为是奥德里西亚陆军中最强大的步兵(或者第二牛逼,因为他们和迪伊人住一块儿),他们给罗马人留下很深印象以至于罗马人称色雷斯人为“bessi”

比萨尔提亚人(Bisaltia)
比萨尔提亚人以嗜血还残暴而闻名,别问为什么所有色雷斯人都是因为残暴嗜血而闻名,因为他们根本不出名!除了历史爱好者很少有人认识这帮色雷斯二货!
但是比萨尔提亚人很可能是马其顿陆军中面相最不善的步兵,穿着黑色的战衣,并且他们是唯一有记载统一着装的古色雷斯军队,意味着他们和北方那群临时征召的游兵散勇不是一个级别的狠货,他们是马其顿正黑旗的正规军!李维给了他们很正面的评价,先称他们是珀尔修斯继续与罗马人战斗的最后希望,在罗马把马其顿分成4个共和国时又称他们为一流战士。(大概是闻有战象而逃者为下勇,见战象而逃者为中勇,被战象创而逃者为上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