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位徐之才先生,他发明了所谓的“十种治法”,宣、通、补、泻、轻

2022-08-30 14:59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在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位徐之才先生,他发明了所谓的“十种治法”,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这叫“十剂”,“宣、通”就包含宣肺利尿这些方法,因为肺有热,没有办法通过皮肤毛细孔且散出去,所以要宣肺,使热邪宣发,所以身体温度才不至于太高。

钱乙先生的《小儿药证直诀》里有个方,跟仲景的白虎汤、麻杏甘石汤有一点类似,叫泻白散,它的君药就是桑白皮,来替代麻杏甘石汤中的石膏,还有甘草、地骨皮,在泻白散的辨证论治里面,钱乙就告诉我们,只要患者的嘴唇出现红绛的颜色,不管成年人或是婴儿都可以用。那么“红绛”是什么意思呢?就像女生擦口红的颜色。所以热郁肺叶的一个特点,表现为嘴唇是红绛的,这样就补充了仲景先生《伤寒》方里不足的地方。

如果患者的鼻涕、痰液是稀的、白的、呈泡沫状的,那就是属于寒饮的范畴,就要用小青龙汤。小青龙汤一共八味药,其中六味药都是温热性的药,麻黄、桂枝、半夏、细辛、干姜、甘草,如果再加附子的话,那就有四逆汤,如果再加人参、白术的话,那就包含了理中汤。

小青龙汤的适应证就是有寒饮的症状,鼻涕清稀,好像水龙头没有拧紧,流个不停,一天两包卫生纸都不够用。这就要用小青龙汤。而麻杏甘石汤是治疗热证的,如果介于二者之间的,那你怎么用药?在《金匮》的痰饮篇里面,有一句话,叫“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小青龙汤就是热药,尤其是干姜、细辛。


在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位徐之才先生,他发明了所谓的“十种治法”,宣、通、补、泻、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