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大明宫词》和唐正史的殊途同归,看太平公主没做女皇的必然天命残酷性

2020-08-27 13:13 作者:樾濯  | 我要投稿

首先关于太平做女皇问题,就《大明宫词》剧集走向,主要集中在青年隆基和崔缇出来的后7集末尾剧情里。

这里我倾向支持崔缇(叶儿)观点,《大明宫词》虽说全剧内容与唐正史记载宛如平行宇宙两个世界。但它整个历史人物的归宿和重大关键走向依然在最后皈于唐正史。

《大明宫词》里的太平与青年崔缇(叶儿)


我们都知道,两唐书中的太平无论如何类母武则天,终究在与亲皇侄李隆基的政治斗争中败北而死。

《大明宫词》里的太平与青年李隆基

在唐正史中,第一任丈夫薛绍死后,本来初婚时贤良温顺,与丈夫薛绍的婚姻也堪称美满的太平,风评和权欲逐渐向母亲(武皇)看齐。

再后来,从正史太平公主对政治和唐帝国朝政的参与处理但所获多为负面评价我们可看出,这里的太平不是一个令国家社稷可安心托付的合格掌权者。

在《大明宫词》里,我们看到,这里的太平除了太重视感情和爱,在对于朝政和江山社稷的参与中,是很获臣民青睐的。

也因此,当再次登基的显又因在朝殿举行拔河被朝臣忠言劝谏后,显表示要让位给韦后,遭到朝臣一致剧烈反对,但当显随即提出让皇位于小妹妹太平公主时,朝臣静默互相看了一会儿,表示皇上您要不是开玩笑,太平公主是接替您的最佳选择。

我们看,这里的太平就是一个可以令国家社稷安心托付的合格掌权者。

至于说她心软,她良善,她太感情用事,很多时候不够冷酷,反倒是因为她具有深厚的臣民喜爱基础又足以统治帝国而更加具有了一位仁者之君的慈爱悲悯。只要她不会因为太想爱而把帝国弄得乱七八糟,其实在作为帝王受欢迎程度上,她已超自己的母亲武则天。

但这里的太平――不想做女皇。

《大明宫词》这样设定太平也很合逻辑,毕竟太平人气那么高政治能力也好,如果她本身再想做女皇而做不成,这就有点不切实际。所以,为了让《大明宫词》关于太平公主的最后结局还是皈于正史,那我们这里良善的太平就必然是不重视权欲而又终身得不到自己所爱的夜游牡丹。

就政治斗争看,尽管《大明宫词》以古装美学高峰著称,但其中的残酷、残忍、无情、黑暗等方面依然表现到位。这里顺便说下太子贤(关于太子贤是否武皇亲子疑云,这个我之前放太子贤片段有说),如果太子贤是武皇亲子,但武皇还是逼杀死太子贤,想一想吧,武皇为了坐这个皇位,到底有多灭绝人性?虽说自古帝王想要皇位坐得稳就必须绝情弃爱,但太过冷酷残忍尤其弑子的帝王总也并不讨人喜欢,像后期的唐明皇。

这里再回到崔缇对太平所说的关于李隆基登基或其他什么人登基后必然太平结局凄惨的话

――我们基本知,叶儿说的是事实,这里的隆基要不是从小就对太平有不得了的心思,你看他处决安乐的时候手软了吗?够不够狠绝?

《大明宫词》官配姑侄.李隆基x太平公主

以《大明宫词》中太平的政治地位和手段能力,她的确足以有资格接替母亲武则天做一个更好的女皇。所以同样为皇位竞争者,隆基干掉自己问鼎帝位的各个政治敌人没毛病吧?


只不过由于这里的隆基肯定舍不得,再加这里的太平本身也没有啥真正权欲,她只不过是一个在辉煌盛大的唐帝国为爱而生的独特政治女性化身。所以她与这里隆基的政治欲求主观不冲突,尽管会有崔缇(薛崇谏=叶儿)以爱为名,客观强行把她架到与隆基的敌对斗争上。

《大明宫词》里的崔缇,对养母太平公主的情愫很难一语定义

但太平自己是不愿意的啊,

太平痛愤叶儿的偏激极端残忍冷酷

          而太平的这种不愿意也正好成就了隆基的政治诉求,也就是说,他最爱的姑母肯定是不会跟他争这个皇位,且她确实对权力淡泊厌倦,放权意味着以后她的权力只要没有他大,他就可以对姑母〔从心所欲〕。

太平准备离世前轻抚自己最爱的晚辈侄子李隆基,算是给他最后的抚慰

这个其实也比较emm,因为太平的帝国权力政治地位已足够高,如果她甘愿让于隆基而不死的话,这个侄子对自己的心思她那是心知肚明。外加还有很多崔缇这样的臣民希望她登基,她到底该何去何从?

皈于正史,太平公主将死于与皇侄李隆基的政治斗争中。

回于《大明宫词》,太平公主必死于功高震主和未来君王对太平持有的天然敌对和禁忌不容的天命荣幸中。


从《大明宫词》和唐正史的殊途同归,看太平公主没做女皇的必然天命残酷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