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视资管 在潮玩的“黄金年代”里,难有国内品牌姓名
近日,有一则消息让国内盲盒爱好者和相关从业者喜上眉头——据《2020跨境出口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海外盲盒线上消费爆发式增长,同比增速超400%。
于盲盒爱好者而言,原本作为舶来品的盲盒,在裹上国风IP外衣后获得了他们的青睐不说,当其销往海外还取得了上佳的销售成绩,也是对正附加在盲盒身上、深受他们喜爱的IP文化的认同。而对相关从业者来说,如此量级的增速则意味着海外市场的巨大潜力,与以泡泡玛特为首的国内盲盒品牌积极寻找新蓝海的决心。
但高增长数据的表象下,到底是一时的流量收益,还是实在的发展路径,还没有定论。
加速进军海外,潮玩品牌寻找新流量池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的‘黄金年代’,不管是摇滚还是雕塑,而现在就是潮玩的黄金年代。”
的确,以盲盒为主的潮玩产品,迸发出的巨大潜力让人惊叹。在国内市场,可以用将盲盒和潮玩相结合,靠收藏的乐趣性、未知的刺激感、难得的隐藏款等特色吸引消费者的泡泡玛特来举例。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泡泡玛特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8亿元、5.15亿元和16.83亿元人民币,三年翻了十倍有余。相应的净利润则分别为156.9万元、9952.1万元和4.51亿元人民币,增幅27.8倍。
若从市场占有率的角度来看,第一梯队品牌间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来自国盛证券数据显示,在2019年的盲盒市场,前五大参与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泡泡玛特)8.5%、7.7%、3.3%、1.7%及1.6%。
盲盒只是营销形式,出海的重点在于IP
事实上,盲盒算是一个标准的“舶来品”,早期主要由日本、美国的潮流玩具占据市场主导。眼下,经过国内潮玩品牌的IP包装与盲盒式营销后,成功走到海外。
但仅盲盒这种略带博彩性质的“开箱模式”本身,具有同样营销内核的还有日本福袋,细看并无新意。而基于潮玩生产商们一致的盲盒业务模式,能够持续吸引消费者关注的,还是盲盒内部的潮玩产品:可以是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的周边(玩偶、手办),亦可以是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
“巧妙融合了潮流文化及内容的玩具,通常会与粉丝建立强烈情感联系,因而受到其追捧。”
换言之,并非盲盒这种营销形势让消费者无法抗拒,其实是潮玩本身蕴含的IP价值在决定盲盒的实际竞争力。
这一点,潮玩品牌们现有的产品发展路线亦有所体现——IP授权玩具是他们发力的重点。
当然,无可否认,这些海外知名IP在国际范围内有极高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与之联名是极其聪明的做法,更有利于获得海外消费者的好感度,快速打开市场。
但囿于潮玩盲盒的玩法,以及核心资产IP运营和持续开发的困局,不论是在国内市场的持续发展,还是在海外市场的积极开拓,拥有极具特色的原创IP都是拉开品牌间差异的关键。
所幸潮玩品牌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除了依赖于获得国内外知名IP授权外,发力原创IP也成为了重中之重:泡泡玛特通过举办潮流玩具讲座、潮玩设计评选活动等方式挖掘有潜力的新生设计师;十二栋文化已手握长草颜团子、Gon的旱獭、符录小姜丝、制冷少女等数百个国产原创IP......
综上所述,国内潮玩品牌商当前在海外所获得的销量与瞩目,或许只是昙花一现,倘若想要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他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