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上章回顾:上章讲,圣人治理天下,应该
常德充于内,外物应于外,体尽无穷,能随机
应变,德合于道,故能顺物自然而不无容私。
所谓常德乃足,天下归附。这样才可以实现
天下大治。以天道治天下,自然的法度,才是
最好的法度。这就是大制不割的道理。如果以
人灭天,以智裂道,用人为的法度,来治理天
下,又会怎么样呢? 本章接着上一章,从反面
阐述,割道而制是不可取的道理。
不顺物自然,而是想有所作为,以人为的
法度来治理天下,在我看来,这都是无道之
人,不知道真正的治理天下的道理,才这么做
的啊。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神器,类似于上章中提到的大制不割中的
大制,也就是指治理天下之道。
最好的治理天下的法度,不是人为可以发
明出来的。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如果不以天地之常为准,而以人为的妄为
来治理天下,那么结果肯定会失败的。自以为
人为制定的法度就是天下神器,妄为而不止,
那么就会导致失去天下。
好比说,有个人拍了下脑门,按照自己想
象出来的社会商业图景,就创业开办了家企
业。可是产品和服务,根本就不顺应社会的需
求,那么,这样的公司,就会面临失败。
而如果他一意孤行,在已经妄为的情况
下,还不加以改变,以顺应社会现实情况,那
么他就会失去自己所珍视的一切。
治理天下,也是这个道理。所谓的王者的
素质,根本的核心就是,知常不妄,顺物自
然,随机应变。
不知常,为则妄,妄而执之不知止,则必
凶。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léi);或载或隳(huī)。
行,人之步趋也;随,从也。嘘,出气缓
为嘘,慢慢的吹气。吹,比嘘出气力气大和
快。强,强壮;羸(léi),瘦弱。载,承载;
隳,毁坏,崩毁。
故物或行或随;天下事物,有时候会表现
出主导的行为,有时候又表现出跟从的行为。
这句讲的,是万物之间的自然因果关系,都
是不固定的。可能在某一个时刻是这个导致
了那个,也可能在另一个时刻,是那个导致了
这个。道德经认为,在物与物的关系这个层面
上,事物的因果关系,是变化的,流动的,只
有相对的行随关系,并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
绝对的果,因可以成为果,果也可以成为因。
由此可见,所谓的一因多果,多因一果,
无因无果,多因多果,都是不对的,这些都是
人为主观臆断出来的肤浅鄙薄的绝对主义思
想,并不符合万物之理。
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呢,万物为什么因果关
系都是相对的呢,因为,万物都是天道所化,
其在物与物的关系中,表现出因,还是表现出
果,是天机所定。相对背后,有常理。常理背
后,则是道,这个万事万物的第一因。
道德经,用了四个字,就把人类争执了几
千年谜一样的无解的自然因果律,讲透彻了。
或嘘或吹;事物有时候,对外部环境的影
响力很小,有的时候,对外部的影响力又很
大。所有的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它的
一生,都会在整个生态环境中,划下痕迹。并
对整个生态造成整体性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
力,有时候小,有时候大。
所以,从整个大的系统来看,没有什么事
物,可以终其一生,都起主导作用,也没有什
么事物,对整个系统毫无作用,所谓牵一发
而动全身。现在比较热门的混沌理论,蝴蝶效
应,其实就是这四个字,或嘘或吹。
人们因为搞不清楚因果律背后到底是什么
力量在起作用,所以就不得不把理解不了的
糊涂现象,再炒一通冷饭,弄了个混沌理论出
来。前提上就开始糊涂,那么推论上,肯定也
会跟着糊涂。
或强或羸,强和弱,也都是相对的。没有
什么事物,是一出生就强,也没有什么事物,
一出生就弱。强弱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呢,道德
经认为,是整体环境,整个系统作用的结果。
道也,天也,时也,命也,运也,气也,
机也,巧也。这就是决定一个人命运是强还是
弱的全部谱系。时下的成功学,不出乎一个巧
字,最低的层面上做文章,还做的跟瞎子画画
一样的乱比划。
谋略家,纵横家,也只是在稍微高一个层
次的机的层面上做文章。不过现在,也看不到
有这方面的天才了。做的也都比较蹩脚。
风水,则是在居处上的小环境运气上做文
章。而更大的天地之运气,风水的学问还驾驭
不了。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不是一个不
可捉摸的全靠捡皮夹子的事情,而是有规律可
循的,居处运气,天地运气,都有章可循。好
运气是怎么来的呢,道家认为,好运气,取决
于你生存的大环境的运和气。这个说起来话
长,这里就不发散了。
命理学,很多人算命,改命,其实以现在
的命理学从业人员的素养来说,这是一个意义
不太大的事情。他们连运和气都不精通,怎么
可能跳级去精通命与时呢。
在道和天这个层次上,那就是善易者不卜
的境界了。可以提挈天地的人,都可以走在天
地变化的前面,又何须去卜呢。知变易,而不
知不易,则需要卜。知不易,则知常达变,变
易无需卜。
或载或隳,气聚为生,气散为死。生而为
载,死而为隳。只有那虚漠的构成天地万物的
基本单位和素材的元气,不会改变。它们永恒
的变化着,时而生成这个,时而生成那个。这
句讲了道德经的生死观。
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来看,事物只可能
隳,不可能载。所有的秩序,都在不可避免的
走向瓦解,所有的复杂性,都将趋向于崩溃。
真的是这样吗? 那为什么事物越来越复杂了
呢,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人类这种高度复杂
的事物,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所以,这种思
想,是很片面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只是看到了气散的一
面,而没有看到气聚的一面。不光热力学第二
定律这种导向热寂的终极悲观思想,还有因为
看不到生的一面,而导向精神热寂的各种悲观
思想。那就是各种瞎嚎嚎的关于死后世界大臆
想的宗教叙事,按照道德经的思想来看,这些
宗教关于生死的描述,简直都是纯粹的精神污
染。
生死,一气之聚散而已。理解了这一点,
就会合气于道,游心于漠,不知喜生,不知恶
死。老子可能会说,凡是教人厌恶生死,恐惧
生死的人,那都是有病,得治。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甚,过分。奢,铺张。泰,通。易经里面,
否极泰来,否为闭,泰为通。
天下事物的变化,都是天道使然。人力无
论如何,也不可能以巧胜物,按照人的意志,
控制事物的变化和走向。
如果非要这么做呢,那么被人力扭曲的事
物,也会反向的扭曲人类。这是互相影响的。
最后人与物两相伤,那就是天下尽失。
现在的很多文明病,包括年轻人的癌症大
爆发,都是人先伤物,物后伤人的体现。
真正的有道的圣人,应该藏而不害,胜而
不伤。怎么才能做到与物藏而不害,胜而不伤
呢,那就是遵循天道,顺物自然。
如何真正的做到与物胜而不伤呢,那就是
遵循天道,而不是以扭曲万物天性的人智来治
理他们,这就是去甚。
扭曲万物天性,而不知止,并且以妄为
常,普遍的推行自己的意志,使万物都生存在
一种很不自然的状态下,这样万物也会反过来
扭曲人类。到了这个地步,就是人与物两相伤
了。
藏而不害,这个藏的关楗,就是闭。前面
章节中,我们讲过的那句善闭无关楗而不可
开,就是那个意思。不仅不闭,还把门全打开
了,这就是,不仅害物,更不能藏物。生一个
出来,扭曲一个,害一个。人物两不藏,继而
两相害。所以圣人藏物而不害物,故善闭而不
通,故曰去泰。
人与物相伤并相害,那将会是一个多么可
怕的社会啊。所谓的社会乱了,人心乱了,坏
境乱了,到底都是怎么乱的呢,说到底,都是
那些没头脑的无道的统治者瞎作出来的啊。社
会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治和乱。圣人治,妄人
乱,万世不虚。天下神器,不可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