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多个口罩?拉至下巴?长期佩戴?医生告诉你错在哪儿

2021-08-17 08:42 作者:大城小医  | 我要投稿

一、常见的口罩错误佩戴方式

疫情期间,出门忘了啥都不能忘记口罩,针对口罩高频率的普遍应用,近日,国家卫健委也发布了相关文件,直截了当地对“戴口罩”这一行为进行了系统的指导。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在不经意、不知道的情况下,无意识地踩了错误戴口罩、无效戴口罩的“雷”,那么,常见的错误佩戴口罩的方式有哪些呢?


1. 拉到下巴:

生活中许多人会觉得口罩限制了自由呼吸,闷得慌,所以到了人少的地方,或者是离开了强制要求必须佩戴口罩的场所,就会立刻把口罩拉下来,露出鼻子方便呼吸。

医生在这里强调:这种佩戴口罩的方式完全错误!

可能会有人想:“那有什么关系?来人了我再给它戴回去不就好了?”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我们的人体表面虽然看起来好像是干净的,但实际上存在着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如果把口罩放在下巴位置,口罩内壁很可能会被细菌污染,细菌得以在口罩内部滋生,继而就失去了隔断细菌的作用。

除此之外,将口罩挂在一侧耳朵上、挂在手上、随意地塞进包里、口袋里、或者散放桌面上,都会增加口罩被细菌污染的风险,使口罩失去了干净、卫生、阻断疾病的初衷。


2. 同时佩戴多个口罩:

疫情期间还有部分高度警惕的人会选择在出行时佩戴2个或3个口罩,认为多个口罩叠加在一起,阻断疾病的能力就更强了。

其实医生并不推荐同时佩戴多个口罩。

第一,国家卫健委在此次的文件中也突出强调了,同时佩戴多个口罩并不能有效加强防护效果

第二,多个口罩同时佩戴还会增加呼吸阻力,有些人戴一个口罩就能明显感觉到呼吸不畅,更别提同时戴多个,呼吸不畅很有可能诱发缺氧。

第三,两个口罩可能会导致口罩的密闭性下降,反而不如一个口罩来得实在。

3. 长时间佩戴:

口罩虽说是一次性,但并不会使用一次之后就破掉或者损坏到不能使用的程度,至少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完好的,这也导致了许多人会长时间、多次佩戴同一个口罩。

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

人戴着口罩的时候会正常进行呼吸,这一过程中,口罩内壁会不可避免地被人体呼出的蛋白质、水分等物质附着,继而就会诱发细菌滋生。

因此,口罩使用超过4小时就应该进行更换,再继续佩戴就不安全了。

另外,当口罩出现变形、潮湿、脏污时也是在提醒我们它的寿命到了,该更新换代啦。

4. 给3岁以下的婴幼儿戴口罩:

虽然现在是一个离不开口罩的特殊时期,但非常不建议给3岁以下的孩子戴口罩,因为孩子还小,不能像大人一样“驾驭”口罩,很容易发生缺氧、窒息的危急情况。

而且孩子还可能会吐奶、溢奶,如果家长因为口罩不能及时发现,或者呕吐物因为口罩的存在而阻塞口鼻,家长无法清理出来,情况就更危险了。

不让婴幼儿戴口罩显然是利大于弊的。

对于这类婴幼儿,还是应当以被动防护为主,尽可能地不要带孩子去密集场所。


二、口罩为什么能够阻断病毒?

有人对口罩的防护效果表示质疑也很正常,毕竟不管怎么看都只是一片薄薄的布而已,它凭什么能够隔断细菌、病毒呢?

口罩看起来只是一块薄布,实际上却足足有三层。

最里和最外层都是普通的无纺织布,和普通的布相比没什么特别的,真正使口罩不同于一般的布、发挥防护效果主要靠的还是最中间的核心层——熔喷无纺布

熔喷无纺布本身是有驻极的,也就是说,它虽然看着不起眼,但却是自带“静电”的!

有了静电,它就可以轻松地吸附空气中肉眼很难看见的微小颗粒、微生物,这也就意味着:空气中附着细菌、病毒的颗粒物一旦喷到带静电的熔喷无纺布,就会被它牢牢吸住,不会再继续传播,更不能进入人体,简而言之,就是病毒、细菌都被“抓”进去了,立竿见影地隔断了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多个口罩?拉至下巴?长期佩戴?医生告诉你错在哪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