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母亲生意倒闭,成年后疯狂报复犹太人的集中营指挥官罗德尔
重要申明,此文绝非宣扬纳粹,纯属人物科普贴,介绍历史,揭露法西斯罪恶,请大家认清纳粹的暴行和反人类罪恶。
原作者:烟雨蒙蒙未沾衣
以前的文章我介绍过纳粹德国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指挥官科赫夫妇残忍虐待犹太人的资料,在科赫担任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指挥官时,他有一个副手名叫亚瑟·罗德尔,此人对犹太人同样心狠手辣、残酷无情,他对犹太人发自内心的仇恨,竟然是小时候他的母亲做生意时与犹太人竞争失败。

亚瑟·罗德尔生于1898年一个天主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邮差,母亲经营着一个书报摊,家境虽不富裕,日子倒也过得去,但这种稳定的生活在罗德尔十岁那年发生了变故,母亲告诉他,家里的报摊无法再经营下去了,因为她竞争不过附近另一家犹太人经营的报摊。生意倒闭,对家庭收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生活自然比以前更清苦,这让小罗德尔对犹太人产生了强烈的憎恨,这种仇恨伴随他一生,当找到机会报复时,他会把心里的仇恨疯狂的发泄出来,这也是当时德国整个社会的缩影,谁能料到,二十几年后这种情况还真的发生了。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罗德尔十几岁就开始谋生,他在一个铁匠铺当学徒,一战爆发时,他改大了年龄参军,在战场上受过重伤,战争结束后退伍,子承父业也去当了一个邮差。此时的罗德尔已经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分子,家仇国恨促使他加入了一个极端民族主义组织,经常旷工与自由军团成员一起跑到西里西亚与波兰人开战,并利用邮局的窗口散发极端主义的传单,由于他过于激进,经常受到上司的训斥,后来他参加啤酒馆暴动被开除。
罗德尔很快就在纳粹总部找到了新工作,当了一个印刷工为纳粹党印刷资料传单等等,1928年他加入党卫队,1934年加入党卫队骷髅总队。

罗德尔虽然加入纳粹比较早,但他在党卫队里晋升却很难,他没什么文化,头脑简单、性格粗鲁,他的上司们都不看好他,骷髅总队的指挥官提奥多·艾克认为他不适合呆在武装部队,干脆把他调到集中营去担任看守,罗德尔因祸得福,不仅开始了升迁之路,还终于找到了一个肆意报复犹太人的机会。
1937年罗德尔调到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担任副指挥官,这个职务让他可以为所欲为毫无顾忌的去放纵自己的残酷,科赫原本就是个残暴的人,他对下属虐待囚徒的行为非但不会制止,反而采取默许甚至鼓励的方式,以此来维持集中营的“纪律性”。

罗德尔对犹太人的仇恨已经埋藏了几十年,在集中营里,他可以肆无忌惮的任意发泄,1939年1月1日晚,他从囚徒队列中随即挑选出五个犹太人,脱光他们的衣服把他们绑在柱子上,然后用鞭子抽打,打累了就坐下来一边喝酒一边欣赏自己的“杰作”,然后再开始第二轮鞭打,这样折腾了一个通宵直到天亮,至于被他折磨的犹太人究竟是否被打死或冻死,不得而知。
1941年5月,原属于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分营的格罗斯·罗森营地成为一个独立的集中营,罗德尔被任命为这个集中营的指挥官。格罗斯·罗森集中营的囚徒们主要从事开采花岗石的工作,罗德尔下达了高额度的工作计划,囚徒们被迫从事长时间的繁重劳动,而食物配给却一再减少,更谈不上医疗条件。大量的囚徒在这里被折磨致死,整个二战时期被关押在格罗斯·罗森集中营的囚徒约有12万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累死、病死或被党卫军枪杀。罗德尔的行为连他的继任者都看不下去,后来的集中营指挥官约翰内斯·哈赛布鲁克对他的评价是“残忍、腐败、一个酒鬼”。罗德尔1942年9月离开集中营,调到乌克兰某地担任党卫队指挥官,1945年用手榴弹自杀身亡。

在整个纳粹德国统治时期,由于纳粹反犹太和种族主义的宣传,大部分德国人都对犹太人抱有敌视态度,罗德尔作为一个极端主义者与大部分德国人的态度是一致的。但另一方面他对犹太人还抱有私仇,所以在他掌握了犹太人的生杀大权后,他就把幼年时对犹太摊主的仇恨演变为对整个犹太民族的仇恨,对犹太人采取任何残忍的手段在他心里都会被认为是合理的,作为一个人,他不会有任何的负罪感和内疚感,在虐待、屠杀犹太人的行为上,人性,这个为人最基本的东西,早就离他而去,这才是纳粹统治下最可怕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