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世贞VS项元汴:有才还是不如有财啊?!

2022-08-22 10:49 作者:大凝没事练练字  | 我要投稿



最近,台北故宫放出一个消息,说他们要办一个展览:写尽繁华——晚明文化人王世贞与他的志业。

-

这个王世贞,生于嘉靖五年(1526年),卒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是一代文坛领袖。

用《明史》上的话说,在李攀龙死后,王世贞“独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


关于王世贞,可聊的实在太多。既然台北故宫要办他的展览,那今天就先聊聊作为收藏家的他

      

就收藏家而言,我们不妨拿他和项元汴(不认识的,戳盖章狂魔)作个对比。项元汴生于嘉靖四年,比王世贞大一岁,卒年和王世贞一样,也是万历十八年。这俩人都爱书画收藏,项元汴活跃于嘉兴,王世贞活跃于太仓。这俩地不算远,所以他们有一些共同的朋友,如苏州的文徵明、华亭的何良俊、休宁的詹景凤。但蹊跷的是,他们俩却不是朋友。事实上,他们互相看不上。

赵孟頫《重江叠嶂图》王世贞曾藏


万历四年(1576年),詹景凤拜访项元汴,项元汴对他说:今天下谁具双眼者?王氏二美(王世贞、王世懋)则瞎汉,顾氏二汝(顾从德、顾从义)眇视者尔,唯文徵仲具双眼,则死已久。今天下谁具双眼者?意在欲我以双眼称之。项元汴的意思是,王世贞两兄弟眼力不行,两只眼都瞎的,顾从德兄弟(也是当时爱收藏的人)好点,只瞎了一只眼,只有文徵明两只眼都是亮的,只是他死了很久了,所以活着的,识货的,就只有我了啊。



王世贞在《重江叠嶂图》上的题跋

项元汴这话很有些吹牛,因为就文化素养而言,他远不如王世贞。

这一点,我们看他们的收藏就能发现,项元汴只会盖章,王世贞还会留题跋,有时辨真伪,有事溯源流,有时谈感情。


传·徐铉《千字文》卷末  项元汴曾藏


而且,王世贞还记过一件事:按,此书亦不恶,而少劲密,无徐骑省古意。跋尾皆一笔俗书,以至御笔与玺皆伪作,盖不特官称之误已也。吴中一子欲售余,不应,乃强余跋,读毕怏怏而去。后闻售之嘉兴项氏,得百金,盖割去余跋,而后欺之也。谚云:“若无此辈,饿杀此辈。”然哉。

曾有卖家向王世贞推销一件篆书《千字文》,说是五代书法家徐铉的作品。

一开始,王世贞也认为是真迹,但他后来发现递藏者魏杞的左仆射官职与宋代官制不符,所以又有点怀疑。

之后,王世贞越看越不对:虽然这作品的书法不差,但要说是徐铉的作品,少了点“劲密”;而且这作品后面的题跋书法很次,宋徽宗的题款、印章也都是假的。

因为有疑虑,王世贞最后没买,还在后面留了题跋。

本来,这题跋是卖家要求的,但看过内容后,卖家把这题跋给割了。之后,卖家把这作品卖给了项元汴,售价百金,如果不是虚数,那就是一百两银子。于是王世贞吐槽,正是因为有项元汴这样不识货的,所以才养活了那些造假卖假的。


这作品,今天还有残卷存世,收藏在黑龙江省博物馆。按现代鉴定大家徐邦达的意见,确实不是徐铉的作品,该是南宋时期的书迹。


《经伏波神祠诗卷》现藏日本东京永青文库


虽然王世贞眼力比项元汴好,但项元汴比王世贞有钱,所以他手上的好东西还是比王世贞多。
明末清初的姜绍初就说:项元汴……资力雄赡……购求法书名画及鼎彝奇器,三吴珍秘,归之如流。王弇州与之同时,主盟风雅,蒐罗名品,不遗余力,然所藏不及墨林远甚。


《经伏波神祠诗卷》现藏日本东京永青文库

有时,一件好东西被项元汴买去,王世贞会觉得无比痛心。


比如又有一次,有卖家给王世贞推销黄庭坚的《经伏波神祠诗卷》,王世贞觉得这作品确实不错,但“囊涩不能应”,最后只能看它被卖给项元汴。于是王世贞感慨啊:

卷今为嘉兴项氏以重价购得,佳人属沙咤利矣。可怜!可怜!

沙咤利,是个典故,按《太平广记·柳氏传》的说法,沙咤利是唐代蕃将,曾在安史之乱中强占诗人韩翃的小妾柳氏。翻译一下,在王世贞看来,项元汴和《经伏波神祠诗卷》在一起就是美女和野兽啊!以上就是王世贞和项元汴的一点小八卦,如果要在有才和有财之间选择,你更愿意选哪个呢?

文字 | 有财咸鱼癸

「    大   凝   书   房    」期待下次与你的相见


王世贞VS项元汴:有才还是不如有财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