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你品你细品,现代人说话的千层套路

2020-06-11 10:53 作者:新经典THINKINGDOM  | 我要投稿

我们越来越不敢说实话了。

碍于情面,不想被误会,不想被攻击……出于种种的理由,我们选择了不表达,选择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也许正因为线上交流的氛围越来越让人窒息,“狗头”表情应运而生。从微博到微信的表情,再到日常聊天的(手动狗头),这仿佛已经成了我们的一种聊天样态。

 

有时是出现在新闻底下的质疑和真相时刻。

有时是和朋友聊天时的互怼抖机灵。

有时,是假装开个玩笑其实好希望你当我是认真的。

句尾的小狗头就意味着,把那些稍稍越界的话,往回拉一拉。但又不代表我不想说,该说的还是要说,只是狗头帮忙壮壮底气罢了。

《小谢尔顿》

除了猫头狗头,当代年轻人说话还有个必加buff,括号。

大胆发言的后面弱弱地加个(不是),增强玩笑属性,保护我方发言者。

在活用括号这方面,村上春树教你正确的打开方式。接下来,从《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书中给大家选取了一些示例:

 

A.

反正我是一开始先结了婚(至于为什么要结婚,说来话长,姑且略去不提),又讨厌进公司就职(至于为什么讨厌就职,这也说来话长,姑且略去不提),就决定自己开家小店。

*这里的括号内容是懒得解释了,但还是括出来给你们解释一下吧。

 

B.

我是独生子,基本是饱受关爱(不如说娇生惯养)地长大成人的,几乎从未遭遇过挫折。一句话,就是不谙世故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总算心无旁骛地度过了这段艰苦岁月,而且没有遭受重创,好歹得以保全性命,来到了稍稍开阔平坦一些的场所。回过神来,我多少变得比以前坚强了一些,似乎多少(不过是一星半点)也增长了一些智慧。

*这两处都是【我吐槽起来连自己都不放过】。

 

C.

我凭借《且听风吟》和《1973年的弹子球》这两部作品获得了芥川奖提名。不过老实说(如果有可能,希望诸位原原本本地相信我的话),当时却觉得拿不拿奖都无所谓。

*重要的话要再用括号补一遍!

 

很多读者看了村上春树的这种写法,笑称这是自己和作家挨最近的一次了。

我们在日常中的“括号体”,已经成为年轻人线上交流的定式。


来自网络

也不知怎么的,小声bb成了我们的保护色,既能防杠(不一定有用)又能卖萌。

卑微中透着坚持,小心翼翼里藏着可爱机警。(在说我自己

《从宫本到我》

 “括号”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补充功用,而是成为了线上交流中的一个表征,它的出现能够牵引出交流者的想象,营造出一种氛围。对方是如何抖机灵甩包袱,亦或是超小声提出自己的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有人说括号里的部分是“腹语”,不加腹语,就不是完整的表达。

《回我的家》

 语言符号是在社会关系的流动中产生的。不断诞生的网络流行语,约定俗成的表达形式,背后是正在形成的社交文化,反映的是我们在线上交流中的态度,以及人与人的关系。

我们习得某种符号意指的过程,就是被这样的氛围一点点侵蚀的过程。

线上说话卑微老不好,多半是被气的。见多了乌烟瘴气让你张不开嘴的场面,也只有小小括号能帮助我们说话了。 

说到这里,倒是让我想起了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序言里写的那段话:

假设有一个领域,谦虚的人、明理的人以为它太困难、太暧昧,不肯说话,那么开口说话的就必然是浅薄之徒、狂妄之辈。这导致一种负筛选:越是傻子越敢叫唤——马上我就要说到,这些傻子也不见得真的傻,但喊出来的都是傻话。

我认识很多明理的人,但他们都在沉默中,因为他们都珍视自己的清白。但我以为,伦理问题太过重要,已经不容我顾及自身的清白。

希望咱们都能说真话敢说实话,大不了挂个狗头嘛。

来自网络


你品你细品,现代人说话的千层套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