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追星有感2

2022-08-26 00:01 作者:茜嘉儿  | 我要投稿

今天因为和朋友聊了追星相关话题,趁此机会把自己的想法整理一下。


①追星的起点

因为个人现实情况,这1年多时间里,我需要一个足够分心、占用大量时间精力的事物,一开始是养成系的游戏,然后渐渐过度到日娱圈的2.5次元企划。然后,我遇见了少歌,虽然相见恨晚,圈子5年积累的东西足够我好好消化一番了。其实,本质上无所谓对象是什么,少歌也好、游戏也好。但是总之,我十分感谢某个契机让我遇见了她们。

于是,我这样一个二次元边缘人,开始了人生第一次追星。真人推的种种让我觉得新奇不已,不可否认她们是一群非常有趣的人,真的印证了小偶像们说的那句话“是给人带来快乐的职业”。所以,追星的初心是为了自己开心。追星是自己情感的一种投射,我觉得这句话大多数人是赞同的。因此追星行为是相当个人化的东西,产生的一切情感和认知和我推的真实情况是否是一致的,这一点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的情感有了释放的窗口,自己可以比追星前更加快乐一些。


②同好和矛盾

不可避免的,追着追着,遇到了小圈子里的同好。当与外界产生了联系,和他人产生了互动,追星已经不是完完全全的个人行为了,你说出去的话、做的事情,多多少少是会引起一些反应的,圈子里的每个人都在塑造着这个圈子本身。对这些同好们呢,我直到今天一直有着心理上的依赖的,因为是一群有共同语言的人,互相聊天、一起发疯、偶尔倾诉,重要的是可以高效寻觅我推的精彩物料,这也是我继续追星的动力。

可是好景不长,其乐融融的场面打破了,只要有人的地方,势必会有矛盾的产生。想想我追星的这短短不到一年时间,现墙头只有短短半年吧,圈子里已经吵过2次架了。因为圈子足够小,所以也不会激起外界什么波澜就是咯。


③我的反思

具体的冲突细节我也就不描述了,现在看,那些争论点都是很虚的事情。说白了大家都是网友,绝大多数都没有现实的、面对面的联系,大家争论的话题,多数是站在不同的立场,没有绝对的孰对孰错。如果很上头,其实一是事情没有了解全面,二是只是想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优越感和满足感,具体事实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完全可以随着自己心情来,黑变白、白变黑。所以复盘的时候往往觉得大家相当的双标。


④我的收获

当然这段不太愉快的经历,并不是毫无是处的。首先我打出这段话,加上我之前写的一些东西,就证明这个东西让我产生思考,或许有了一些些成长吧。

首先说明我是一个经验主义者,我认为对没有经历的事物随意发表看法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行为。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不要对不了解的事物瞎逼逼。我不追星的时候对追星群体是有相当偏见的,我不追某团对某团的认知完全是道听途说。这个道理适合几乎这天底下所有事情,有了切实体悟我可以避免很多,让自己因为大放厥词被看猴戏的情况发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陌生的事情,有基本的判断是应该的,但是,只有当你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你才可能有相对客观的判断,否则最好在争论的时候闭嘴,不要跟风。

对不同的追星人,也就是同好同担们,是要怀着包容之心的。除了追星对象本身,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想在话题上寻求普遍的共同点是很难的。有差异是常态,求同存异是优解。通过交流,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风景,就类似于我去外地读书遇见全国各地来的同学,我自己对差异是愈来愈包容的。这种差异化,只要不触及底线,都是可以消化或者无视的,他骂了我一句怎么了,或许我确实有说错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是那又如何,观点不同而已,和我继续享受快乐不冲突。但是这有个量的问题,当这种负面情绪积累过多引起质变,我可以考虑脱坑爬墙了。

上面提到的客观、理性、包容,有一个前提条件——愿意接触、乐于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常活常新,这是与客观现实最好的连接方式了。否则你永远是在如来佛手指间蹦跶的孙猴子,被信息茧房包裹自以为拥有了全世界。


⑤写在最后

我毫不否认追星带给我的宝贵回忆,和无可替代的人生体验。但是人总要回归生活的。处理好现实的亲友关系、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在专业上有所精进,这些样样都可以比追星产生更加深远和实际的影响。在可以遇见的未来,我一定会从追星这事上——用圈内的话说“毕业”的。

私の人生は日々進化中!!


追星有感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