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职场上如何训练出一套能快速解决问题的思维?

2022-08-01 17:29 作者:冷芸时尚博士  | 我要投稿



职场上如何训练出一套能快速解决问题的思维?

参与:冷芸时尚3群群友
时间:2022年7月9日
庄主:听水-杭州-3群见习副群主

▼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在职场中生存,拥有一个好的思维体系至关重要。将自己的专业、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变成一套完整的思维体系,去解决我们职场、生活中遇见的各种问题。本次讨论是以设计为专业背景,将设计思维“点线面体”抽象化成职场思维的典型案例。


|一|
设计构成要素:点、线、面、体

1.案例:《啊,设计:点线面之歌》设计启示

庄主:
作为设计师,我们对点、线、面、体在排版设计中的应用再熟悉不过了。但其实,点线面体不仅仅是一种设计手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今天的分享就是将大家用点线面的思维贯穿到我们的生活、工作中,解决实际的问题。先给大家看个3分钟小视频:日本平面设计教学——点线面之歌

芸友Cure:
挺有意思的,对于点线面这样子的理解比我理解的还要宽泛很多。

芸友白泽:
视频挺有意思,一个点就是一个,但到线再到面的变化,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生成不一样的形状和图案。起点可能一样,但过程和终点,各有各的特色。

庄主:
这个是日本做的一个设计频道,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视频名称叫做《啊,设计》。


2.点线面的元素构成与组织关系

庄主:
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点线面的属性差异、组织形式与转化关系。

点线面的元素构成与组织关系:
(1)点、线、面的属性
点有形状、大小、颜色、虚实之分;
线有长度、粗细、曲直、颜色、虚实之分;
面有形状、大小、颜色、虚实之分。
(2)点、线、面是相对的概念,而非绝对的
在一个画面中,我们是通过对比来定义谁是点,谁是面。



|二|
点线面体的组织关系对立与统一的平衡

1.重复与特异对比

庄主:
平面设计中的重复与特异对比样式有很多,元素的重复、元素属性的重复,如大小、形状、虚实,形状、骨骼的变化……通俗来讲,就是要有一个元素跟其他的不一样。

比如下图:

(图片来源:https://www.sohu.com/a/538754402_120020532)

突然知道为什么明星要拼命美白了。这就是对比的效果。

芸友白泽:
这个重复的元素是什么?大众肤色?

庄主:
重复的是黑皮肤,跟暗色背景融合到一块了,所以白肤色一眼就看到了。

芸友白泽:
李小冉的服装是黑色,这跟周围的人,对比也很大。

庄主:
是的,这些都是对比带来的效果。在内卷加剧的今天,打造自己的优势其实很重要。敢于跟别人不一样,有自己突出的能力点,是跟周围人拉开差距的小秘密。

这就好比,你是服装设计师,但同时对市场又有些了解,那相较于那些只懂服装设计的人,你会比他们更具有竞争力。对市场的了解就是你的特异功能,是你优于其他设计师的地方。如此,同样是服装设计师,你设计出的服装样式就会更满足市场需求。

芸友白泽:
不只是市场吧,我觉得更需要贴近的是你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和喜好。

庄主:
对,这也是一个点,但无论如何,都比只懂服装设计要好很多。大家还可以观察那些在职场中很厉害的人,他们厉害的地方在哪里?是哪种能力突出,是怎么跟周围人能拉开对比的?

芸友白泽:
大家是否有区别你身边同事的小特点?或者做了什么,让自己和周围人不一样?

芸友Noon:
人际沟通能力很重要。我在职场中沉默不爱说话,爱说话的就很能与他人打成一片。

庄主:
对,人际沟通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可以帮我们团结一大帮人。这样的人容易成为领导。

芸友白泽:
我最近会特别留意我的领导。刚开始是觉得她脾气好,对于下属的各种问题都耐心回复,虽然有些问题是很基础的问题。后来发现,领导虽然都回复下属的问题,但也会根据下属的行为,在心目中默默对他们做个定位。然后根据这个定位,在分配工作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倾向。

庄主:
嗯,你们领导有很强的识人眼光,清楚你们的优劣势,知人善用,这是她的优势。

芸友白泽:
相处久了,我会发现我领导不只是在应对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方面做得好,在处理工作的时候,也比较面面俱到。会在完成工作的前提下,照顾到各个方面。而且我的领导,除了管着我们组,还在做公司行政方面的工作,同时还是一位副总的秘书,真的是身兼数职。

我想过这么多工作放在我的身上,我会怎么样?结果就是不敢想。怎么游刃有余地做好多项工作或者跟进好多个项目,是我当下想从我的领导身上学习的能力。

芸友Noon:
我觉得领导和下属是完全不同的立场与思路,这样一想职场的运作模式真的与生活不同。

庄主:
角色不同,身份不同,立场也就跟着不一样。


2.强调形式

庄主:
(1)点的强调形式:
在这个页面中,一些重要的信息点,可点击的操作以红绿小点的呈现形式,一眼可见,很凸显。

(图片来源:https://dribbble.com/shots/15340373-Simpily-Smart-City-App/attachments/7099814?mode=media)

(2)线的强调形式:
以线框的形式凸显已选中的套餐内容,简明扼要。

(图片来源:https://dribbble.com/shots/4614891-Pricing-page)


(3)面的强调形式:
画面中,最重要的元素用颜色饱和度高的面性元素凸显出来,让人一眼就能瞧见。

(图片来源:https://dribbble.com/shots/10521928-Streamex-Dashboard/attachments/2338679?mode=media)


庄主:
向人学习是一方面,但也要打造自己的优势。同样都是葵花宝典,只一个人练了,他跟周围人就拉开差距啦,他就是武林高手;但一群人练了,大家都一样了,不构成明显的对比关系,高手的优势就被埋没掉了。

芸友Noon:
是的,要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芸友白泽:
这些点线面,让我想到了最近跟进项目的时候,在EXCEL进度表上用不同的字体颜色、下划线、底纹做各种意义的标记。

庄主:
对,这个也是凸显重要信息的一种形式,道理是相通的。

芸友白泽:
但是这些版面设计还要讲究美感,怎么去平衡重点的突出和美感呢?

庄主:
这个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点线面的组织、色彩的搭配都会对页面美感产生影响,但画面中想要突出的元素一定不能太多,都突出了就跟不突出没有差别了。这跟前面举的「葵花宝典」的例子是一个道理。



|三|
设计之外:点线面体

1.强调形式的应用一:重复与特异对比应用

庄主:
重复与特异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即画面中要有一个跟周围重复的元素,在特征上有明显差异的元素。映射到现实职场中,即我们要有自己的突出能力点,自身的独特优势,并把他发扬光大。

就比如白泽刚刚举的她领导的例子,这个领导到有较强的行政能力、有识人眼光,还有管理能力,这样强大的综合实力,使得她能被凸显出来,让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得以加强。

对于这种强调形式的应用,我们可以想想我们在自己,在公司或者行业这个大环境中,我们如何凸显自己的优势呢?

芸友白泽:
我觉得和前面设计师去贴近客户需求是一样的。作为职场人,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把企业或行业环境当成是自己要面对的客户,尽可能让自己的能力贴近企业和行业要求。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你们自己在职场上是怎么凸显自己优势的?

庄主:
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强一些,专注力也很够,兴趣爱好广泛,这使得我在投入到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做到心无旁骛,也能从多个角度,跨专业、跨领域地去思考问题,也让我个人的知识输出更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有一些不一样的产品。

经过时间的积累,这些特质可以帮助我成长为较优秀的个体。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在职场中不爱说话,所以,若想要成为领导者,团结一大帮人跟着我一起做事,目前来讲,是有较高的难度的。

所以,基于以上分析,我适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重逻辑、重分析的一些专业领域,比如产品经理、数据分析等,这些岗位可能相对来说更适合我,在这些领域我也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目前,我也在努力往这一方向去靠拢。未来3~5年的职业规划,也要把工作的重心从视觉向逻辑去转移。

芸友Noon:
我跟你一模一样,我太喜欢一个人待着了,可是工作必须要跟同事有交流才有信任与合作。

芸友白泽:
我前面提到过,我的领导会通过我们的个人行为给我们团队的几个成员定位,然后有倾向性地分配工作。大家遇到这样的安排,会选择一直服从安排,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么?还是想突破自己,做其他尝试?

庄主:
看是什么样的突破吧,陌生的领域也有自己擅长与不擅长,喜欢或不喜欢的区分。加强长板与补齐短板相比,所付出的时间、精力、资金成本与所产生的收益,你可以对比一下,做出取舍。当然,不要只盯着短期收益,长期收益也是要考量的。

芸友白泽:
我在工作里也有点怕和比较陌生的同事合作,生活里的人际交往也不太想麻烦其他人。最近听到一位同事和别人聊天,是他的一个朋友请他帮忙,最后跟他说不好意思,麻烦你了。同事回复,朋友就是用来麻烦的。

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人情往来就是你麻烦我我麻烦你。同事之前的合作也有点类似,大家都是互相配合完成工作,没有什么麻烦的。不过在互相配合中,你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执行能力,让同事了解你是一个靠谱的人。这样以后的合作才能顺畅。

冷芸:
既要麻烦,但也不能经常麻烦,还是我之前说的“界限感”。任何事情只要失去界限感,就会让人厌烦。比如,“从来不发言”VS “总是在发言,完全不顾及是否给其他人发言机会”。

芸友Noon:
这中间的度好难把握啊,不过又好像可以用感觉衡量。

冷芸:
对于新人来说,就是这个界限感不会把握,但也正常。所谓的人生阅历就是拿来处理这类问题的。

芸友白泽:
用感觉衡量?

芸友Noon:
我觉得人的内心是有感觉的,所以,可以选择继续还是停止。

冷芸:
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如果能靠自我感觉来及时知道界限在哪里,也很好。

庄主:
对自己来说,你能接受的限度就是你的极限,你的极限你自己把握就好;对他人而言,就要学会察言观色。

冷芸:
对,察言观色,是很多年轻人不太会,可能也不在意的事情。但这个也很正常,人年轻的时候都有那么一段无知者无畏的阶段。

芸友白泽:
人生经验,都得自己慢慢摸索和总结。

芸友Noon:
对,我总是忘记了看别人的表情,太关注自我了,应该把注意力投向外界。不过现在也开始学习观察表情,可是,有的人道行太深了看不出表情来,我想察言观色都不行,道行太浅了。

庄主:
表情是一方面,说话的口吻语气,平时的行为表现也是一方面,不是所有人都表里如一的。另外,社交能力是重要,可能你的社交能力是弱一些,但一定不要盯着自己的弱势不放,在上面投入太多的精力与时间,你一定是有自己的特异功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的,把它挖掘出来,发挥好,你也会像上述图片中凸显的小元素那样,blingbling闪闪亮。而这时候,你的缺点在别人眼中也会被缩小,成为背景墙。

芸友白泽:
我们这辈一些年轻人,学生时代的社会实践太少了,父母保护得有点多。我们家的兄弟姐妹,在人际交往方面都不擅长。我爸爸也多次跟我们说,我们几个做技术,可以发展得不错,但谈业务大概率会崩。

冷芸:
但是,也没必要把人际关系想得太复杂。有礼有节、不卑不亢、诚恳,做到这几点就好。人不用面面俱到。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把时间花费在自己更擅长的事情上。但是基本的沟通能力要有,不能影响工作沟通是最起码的。

庄主:
对,天生我材必有用,知道自己是哪块儿料,用对了地方,就是好样的。怕就怕我们不知道自己身上特异元素是什么,成为一块干净的背景墙,最容易被忽略。

冷芸:
年轻的时候,比较容易走极端,比如,要么妄自菲薄,要么又觉得自己很厉害。但这个过程也都很正常的,大家也不必过于着急成长。

芸友Noon:
是的,人要么过度乐观,要么过度悲观。


2.强调形式的应用二:点线面体

庄主:
在平面设计中,只通过点、线、面来组成元素就足够了,而在现实环境中,面临选择与判断,我们考虑的因素往往并非处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多维度的,因此还应该加上“体积”这一重要影响因素。

在职场中,我们如何借助外界环境的优势,凸显自己的价值?

梁宁老师在《产品思维30讲:机会判断》里有讲到点线面体到思考结构:梁宁老师是从企业及个人战略选择的角度来讲的。即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要看清楚自己的切入点处在什么样的线上,这条线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面上,以及这个面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体上。弄清楚自己的职业环境,做出合理判断。

比如,在公司,我们自己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承担着怎样的分工(点),这一单(点)分工处在什么样的流水线上(线)?有职业晋升路径如何(线)?是否为我们带了高价值回报?而我们的公司(面)发展前景如何?他处在什么样的产业链结构中(体)?

庄主:
先拿“点-线”的结构举个例子,我在公司的角色是设计师,处在“产品-设计-开发”这一条流水线上,考虑我个人的职业路径晋升,如果只做设计,对公司带来的价值是很低的,那么,我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向产品或者运营这些高价值的岗位上去靠拢,或者换句话说,把这条线上的东西吃透,让点的价值更大。

冷芸:
对,这个思维很重要,成长性思维。

芸友Noon:
我做过的岗位主要是运营和销售,我工作角色有分配任务和做编辑总结。我发现自己在复盘和预估工作时间,分配工作方面还是做得很好的。

芸友白泽:
这是我们群里以前讨论过的职场“螺丝钉”问题。我前面也说我的领导会通过给我们定位做有倾向性的工作分配。这也是我现在需要突破的。就是学习更多技能、提升能力,去承担不同内容的工作。

芸友Cure:
我最近在一个小公司做ppt,剪辑,视频。但是我之后打算做公司里摄影师要做的事,但这不是我的职业。

芸友白泽:
学习摄影师的技能(点),是你的职业规划(线)里的一项吗?

芸友Cure:
是的,我觉得很重要。但是谈及职业规划的话,我其实很多都想学。那社群运营和B端销售职位哪个含金量更高?

芸友白泽:
这两个职位,芸友Noon你自己是怎么分析和判断的呢?

芸友Cure:
公司里的各个岗位,价值其实都差不多,但是我想把其他的也练练。

庄主:
肯定不一样,技术总监、CEO跟普通员工的待遇差别肯定不一样的。平时没事的时候,大家都玩得开开心心,只是工资多少的不同而已。

但是真遇到了断臂求生存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我之前遇见的裁员就是一个例子。如果这个岗位(点)本身价值不高,可替代性又强,那还是很容易被淘汰的。比如哪天公司(面)资金出现问题啦,它第一个要裁掉的,肯定是那些低价值的岗位(点)甚至业务线(线)。

“线-面-体”的例子就比如我之前被裁员的经历,原因就是2019年行业寒冬的时候,整个行业都不太好(体),这时候,我们公司(面)融资出现了问题,于是只保留了公司核心业务(线),其他业务线都被砍掉了,我们部门的业务不是公司的核心业务线,也被砍了,但是项目总监(高价值的点)留下了。

这就是“体”出现问题,对其中所处的“面”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到面上的“线”和“点”的典型案例,牵一发而动整体, “体”带来的波动是最大的。

芸友Cure:
职业发展不顺利,还没有踏入正向循环,积累也没有太多了,只要被离职,一切推倒重来。

庄主:
是的,就像我之前被裁员的案例,我明明没有做错事情,但还是被裁了。选择错了,就什么都错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作为基层员工,我提供的价值不够。

冷芸:
裁员是优胜劣汰的结果,要想不被裁员就是让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变强。或者至少也是否能成为最后被裁员的人呢?

庄主:
是的,优胜劣汰,但是岗位分工不同,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收益是不一样的。比如技术总监、CEO为公司带来的价值要比基层员工大得多。

冷芸:
你还没做到这个职位。高层职位风险一样很高,高层说炒一样炒的。只是现阶段你们这个层级看不到而已,我看到太多了。结局非常清晰。做到高管40-50岁,也会被裁员,他们太贵了。

芸友Noon:
是的,人生不同方面都在优胜劣汰。那请问老师工作的最终归路还是自己创业吗?

冷芸:
不是,创业大多失败,越往上位子越少,竞争越激烈,只不过你没达到高位就看不到高位的竞争而已。不然哪来那么多中年危机和失业呢?

庄主:
是的,但不得不承认,能做到高层职位的那些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就比较强。

芸友Noon:
我感觉销售职位虽然门槛低人员流动性强,可是销售部门依然是公司的心脏啊,公司就是靠这个挣钱的,而且销售做好了后期天花板更高,我想去做其他职位反而更容易一点,而且职场要么做销售,要么做技术,销售工作做好了,可以擅长很多方面的。

冷芸:
岗位本身没有高低贵贱。重要不重要,对于不同企业并不一样。

庄主:
另外,对于“体”的选择与优化,现在各行各业都已经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大家如何保持自己在行业内的优势呢?这个感觉就像是乘电梯,电梯往下走,你想上升就会很费劲。

芸友白泽:
我在服装行业。部分人对于服装行业的印象就是传统行业,夕阳行业。

我工作以前没觉得夕阳,因为“衣食住行”,衣在第一位,但认同传统。现在行业里呆了三年,觉得夕阳针对的不是行业,而是行业内一些保守到故步自封的人。

庄主:
对,行业饱和到一定阶段,大家的行事、方法也就大差不差了,“葵花宝典”大家都练了,人人会的都是这么点东西。这时候要想出圈,得出新的“武功秘籍”。

简单来说,可以有新的风尚,新的潮流,或者对于行业链,可以想想还有哪些可优化的空间?再或者,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实在不行,等到朝阳产业机会来临的时候,也确保自己能抓住。

芸友Cure:
我觉得只要东西做得久了,然后不断跟着时代的脚步,就会做得好吧。我也觉得是把自己做好。

芸友Noon:
其实我觉得行业应该还没有饱和,而是是否做到极致的问题,所以大家都开始内卷了。

庄主:
内卷本身就是一种饱和,就是教育、岗位资源少了,人多了,供不应求。

芸友白泽:
行业内目前正在做升级,智能制造、虚拟服装、时尚元宇宙。后两者一些品牌开始尝试和探索。

庄主:
这是个很好的方向,跟现在的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都联系起来了。


3.连点成线,连线成面

庄主:
案例1:点线面体的思维模式——知识体系的构建

学习一定有方法,我们在做知识输入的时候,一般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模式在进行,即:

(图片来源:庄主自制)

芸友白泽:
这个过程,庄主觉得哪个更难?

庄主:
这个看个人吧,对我来讲,我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强一些,如果是刚进入到一个陌生的领域,知识点的收集会花点时间,然后,把收集到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在脑子里形成知识网络,不需要太久。甚至,到后面没有收集到的点,也可以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弄清楚。

但是,对于一些没有规律的学习,比如说英语单词,我是真的记不住。但有些人记忆能力好一些,可能前面知识点的收集会快一些,知识点的串联、体系的构建会慢一些,这种人适合通过记忆去学习。

芸友白泽:
我的难点是知识点的串联。但没有这个过程,就没有体系,效率相应也很低。知识体系的建立,大家的难点是什么?我们可以互相分享一下经验。

芸友Cure:
我也是我记忆一个东西,不靠联想根本记不住。我觉得难点是串联和举一反三,有时候是顿悟。

庄主:
串联和举一反三,说到底还是找联系,找到了就能举一反三,也就是顿悟。各个知识点的关系无非几种:包含、因果、递进、并列等,把关系搞清楚了,体系自然就构建起来了。或者大家平时也可以用一些脑图工具,帮助梳理思路。

芸友Noon:
万事万物中存在联系,就像你可以在工作之外找到了解决工作的方法。

芸友白泽:
有例子吗?什么知识觉得联想很难?

芸友Cure:
比如我有一个地方是地铁c口下车,但是我经常忘,那我就手掌弯曲来表达,挺简单的。主要是如果有一个东西你经常忘,就要及时考虑想个办法来解决,可能更多是在于有想解决的心和马上去做的态度吧?

芸友白泽:
地铁口这个问题容易解决,基本上都会有一些附带地图提醒各出口的通向地点,留意看一下就好。如果是工作上,有常被遗忘的点,我的经验是想到的时候,立刻记在备忘录里,或者写在便利贴上后贴在显眼的位置。也可以在正式开始这项工作之前,梳理一下流程和注意事项。

庄主:
是的,在一开始的时候学习知识点,或者说信息的收集,我们最好记在一个地方,保证后续可以拿出来反复查看,不断地加强记忆。

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例子,再比如:在职场中要发展得更好,千万不能“跛脚走路”,有3个以上比较强的能力点,拥有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能力会比只具备单一的能力点更好些。如果你会画漫画,只漫画画得好,就只能画漫画;如果你只有人际沟通很强,虽然团结一大帮人,但也很容易成为打杂者的角色,但如果除了人际沟通很强能力,你专业能力也很强,就可以胜任领导者的角色。



庄主总结

一、设计构成要素:点、线、面、体

点线面的元素构成与组织关系:
• 点、线、面的属性。
• 点、线、面是相对的概念。


二、点线面体的组织关系—对立与统一的平衡

1.重复与特异对比
职场中比较耀眼,晋升比较快的人,一定有自己突出的能力点,或者说一定有团队中其他人没有的一些优势,图中拥有如上所示的那样,将其他人反衬为背景墙的能力。那么在我们各自的小团队、小圈子中,我们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挖掘自己的优势,并不断地为之努力,我们一样可以成为优秀者中的一员。

2.强调形式
“点”的强调形式;
“线”的强调形式;
“面”的强调形式。


三、设计之外:点线面体

1.重复与特异对比应用
内卷加剧的今天,打造自己的优势很重要。跟别人不一样,是跟周围人拉开差距的小秘密,主要还是要有比较突出的能力项。

2.强调形式的应用
案例:在职场中,如何凸显自己的价值?

3.连点成线,连线成面
点线面体的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完善自己的思维体系,帮助我们做一些重要决策,构建起点线面的思维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


职场上如何训练出一套能快速解决问题的思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